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我們跟曼德勒園區的聯動最主要是相當於來料加工企業這塊,就比如說我做的產品,但是我是原料端我也做,打個比方吧,我是一家做紡織,非織造布的,我在工貿園區內生產布料,然後把它出口到緬甸的曼德勒園區,我在那邊去做非織造布的成品,這樣的話又可以減輕企業的發展成本,因為它的原料端是用電量大,然後用工量比較少。為解決工業發展薄弱的問題,保山從2012年開始進行了園區建設的嘗試。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貿園區成為啟動快速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方式。 中國各地區政府把經貿園區建設作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紛紛制定政策與規劃推動經貿園區的發展。雲南省也不例外。然而地處內陸,山地面積廣,鐵路運輸發展緩慢,水運輻射範圍有限,而汽車運輸成本高,交通不便成為雲南省內各類園區發展的一大阻礙。
如何利用雲南天然的延邊優勢,為園區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一線兩園的概念應運而生。
保山市位於雲南省西部,西北和南面邊界與緬甸接壤。日照充足,四季如春,是中國最大的山葵、石斛等作物的種植基地,被稱作」滇西糧倉「。
為解決工業發展薄弱的問題,保山從2012年開始進行了園區建設的嘗試。
「在2012年的時候,保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建設一個由工業和貿易為主的一個園區,也就是現在的保山工貿園區。建設這個園區初衷或者說目的,一是要拓展保山中心城市,解決中心城市擁堵和無法發展的問題。二是解決保山工業落後,對於財政的支撐貢獻不利的問題。」
——中國保山工貿園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副書記 董寶團
工貿園以輕紡產業和大數據產業為主,其中,輕紡產業已經成為中國輕紡產業轉移的試點園區。
(保山工貿園區辦公大樓)
「因為我們輕紡是看中了保山市這個勞力,它作為西南地區嘛,它這個勞力力豐富,能夠解決本地的勞力力就業,就不需要到沿海去打工,他在家門口就可以賺到錢。這個大數據,因為保山市是一個獨立的電網,所以說我們的電價比較便宜,做大數據的這些企業,它耗電量很大,他們過來主要看中電力成本的問題。」
——緬甸曼德勒保山繆達工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餘強
保山市憑借勞力力優勢,通過工貿園的建設,吸引勞力密集型產業入駐,帶動經濟和城市的發展。對於同樣具有勞力力優勢的緬甸曼德勒來說,保山市的發展似乎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理念。
曼德勒省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東岸。過去二十年,許多來自雲南省的中國移民大量湧入,增強了曼德勒與中國間的貿易,曼德勒因此被稱為華城,同時曼德勒是緬甸人口第二大城市。然而曼德勒的氣候條件並不適合農業的發展,工業發展也還處於起步階段。
2018年1月16日,開發保山市工貿園區的中國投資者在曼德勒現有的園區里,建設了一個園中園,希望調動兩地資源進行開發建設。
曼德勒園區通過現有公路可以連接到臘戍市,再通過滇緬公路,與中國保山市的園區聯繫起來,形成了一線兩園的模式。
「我們跟曼德勒園區的聯動最主要是相當於來料加工企業這塊,就比如說我做的產品,但是我是原料端我也做,打個比方吧,我是一家做紡織,非織造布的,我在工貿園區內生產布料,然後把它出口到緬甸的曼德勒園區,我在那邊去做非織造布的成品,這樣的話又可以減輕企業的發展成本,因為它的原料端是用電量大,然後用工量比較少。」
——中國保山工貿園區管委會招商局副局長 張銳
通過一線兩園的模式,企業將勞力密集型的生產環節布局到緬甸來,一方面利用緬甸的勞力力優勢,突破了企業在保山遇到的招工困境,另一方面,這樣的生產布局也能為曼德勒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避開了曼德勒電力供應不穩定、廠房供應有限等問題。
但具體操作過程中,企業碰到了不少實實在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因為緬甸首先它那個建造標準不明確,然後我們要按照國內的建造標準來做,驗收這塊我們是請國內的公司審計過去驗收。然後這樣就造成我們的建築成本比較高。」
——中國保山工貿園區管委會招商局副局長 張銳
中國園區經驗落地緬甸,
怎樣解決基礎設施不配套的問題?
企業入駐園區
該怎樣做到一線兩園優勢最大化?
中緬經濟走廊怎樣聯動仰光新城
和皎漂經濟特區帶動區域發展?
更多精彩,
請關注鳳凰衛視中文台《龍行天下》。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張晨楊、撕紙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