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今年1-4月江淮汽車累計產量為16.77萬輛,同比下滑13.55%,其中4月下降19.65%。2012年,江淮汽車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91.17億元、4.95億元。
今年1-4月江淮汽車累計產量為16.77萬輛,同比下滑13.55%,其中4月下降19.65%;1-4月份累計銷量16.43萬輛,同比下滑12.93%,其中4月下降24.72%。
這樣的下滑已經持續多年。2016年,江淮汽車銷量達到64.33萬輛輛,同比增長9.4%。但是到了2017年,江淮汽車銷量只有51.09萬輛,同比下滑20.58%。公司淨利潤比2016年減少6.77億元,同比減少58%左右。
2018年汽車產量下降到46.41萬輛,同比下降6.81%;2018年汽車銷量為46.24萬輛,同比下滑9.48%。2018年營收達501.61億元,同比增長1.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7.86億元,同比下降282%;扣非淨利潤為虧損18.77億元。
2019年一季度,江淮汽車營收為146.33億元,同比增長13.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6463.6萬元,同比下降69.13%;扣非淨利潤為虧損3413.3萬元。江淮汽車在公告中解釋稱,淨利潤下滑主要受宏觀經濟下行、汽車行業增長多年來首次轉負等原因影響。
最近,媒體報導: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擬對江淮汽車涉嫌對污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等行為進行重大處罰舉行聽證。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的問題,去年7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對江淮汽車的環保一致性進行抽查,發現有3輛京五狀態載貨汽車產品疑似存在問題。
此前,在2014年,江淮旗下重卡通過修改車輛合格證上發動機的型號和編碼,以國三冒充國四的問題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江淮汽車方面對該事進行了澄清,稱央視曝光的「排放造假」行為系經銷商所為,將嚴格管理銷售管道。但《焦點訪談》調查表示,這種排放造假沒有廠商的配合是做不成的。
底盤故事:難以續寫
1968年4月,巢湖汽車配件廠生產的第一台2.5噸載貨汽車誕生,這款車以當年南汽「躍進卡車」為模板,是2.5噸級別的平頭卡車。從此正式走上了整車製造的道路,改名安徽巢湖汽車製造廠。
直到90年代之前,江淮汽車都是一個低調的存在,「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株無人知道的小草。」直到左延安執掌江淮。
左延安1968年3月參加工作,1990年出任江淮汽車廠廠長。左延安發現,當時輕中型客車非常受歡迎,但是沒有專用的底盤,客車企業都拿輕卡的底盤改裝,1991年,江淮制定”重點發展客車專用底盤,適時發展整車”的發展戰略,利用五十鈴NPR 系列產品的技術,開發了專用的客車底盤。
兩年後,江淮開發出了國內第一台後置發動機底盤HFC6702KY,當時江淮生產的HFC6702KY、HFC6601KY以及HFC6782等客車專用底盤幾乎代表了大陸國內6-8米客車底盤的最高水平,而這三款底盤也基本壟斷了當時的國內中型客車市場。
1994年4月,江淮汽車製造廠在HFC6700系列客車底盤的基礎上,升級開發出了HFC6703KAY型底盤、HFC6605系列底盤及HFC6750KAY型底盤,成為當時國內客車市場上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1995年便登頂了國內客車底盤銷量冠軍,1996年全年銷售客車底盤突破了1萬輛大關。
到1995年,江淮的客車專用底盤銷量名列全國第一,1997年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左延安任董事長。1999年9月30日,由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新加坡金獅亞太有限公司、安徽省科技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機械設備總公司以及武漢天喻信息產業有限公司這五家股東發起的重組計劃實施,江淮汽車製造廠正式改制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江淮汽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3年10月28日,第一輛格爾發重型卡車下線,江淮旗下輕、中、重型卡系列商用車產品線已經形成。
2004年,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韓國現代已達成初步意向,同意將雙方原來的技術合作方式擴大至資本合作方式,並按50%對50%的股份比例組建合資公司,投資總額暫定為7.83億美元。雙方將以重型卡車為起步產品,通過不斷引進和開發新產品,爭取在2010年達到10萬輛的生產目標。
但是一年之後,韓國現代卻與廣汽集團閃電簽署了《廣州現代商用車項目合作基礎協議》。項目總體規模為年產各類商用車20萬輛,是江淮公告所稱的兩倍,預計總投資也增長到了12.4億美元。
從2004年9月起,現代汽車就主動找到廣汽集團下屬駿威客車公司進行合資合作談判,希望合作內容覆蓋輕卡、小型客車、中卡、中巴、重卡、大卡、大巴等全部商用車。至2005年4月,雙方共進行4輪談判,並在引進何種產品、工業布局上進行深入探討。
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在當時的簽約儀式上更是表示,現代還將引進汽配廠,與本地優秀的汽車零配件廠一起,加快廣汽現代商用車的國產化率,把廣州汽車現代商用車合資公司建成中國有代表性的商用汽車公司。2006年初,廣汽現代項目順利完成工廠選址工作。但是這一年的4月,因為鄭夢九「賄賂門」事件,現代汽車一系列的全球投資計劃幾乎全面中止。與廣汽的商用車合資項目自然也被擱置。
江淮汽車有關人員表示,江淮與現代的分歧主要是品牌問題。江淮汽車一直重視自主研發和自主品牌,江淮汽車希望能夠引進資金和技術,但不能希望影響自主研發。
瑞風是一個小故事
安進說:「2000年,去韓國考察,現代用他們投產不久的H1 送我們到機場。我對這款車非常感興趣,不顧穿著西裝就直接鑽到車下看,發現這款車看上去像子彈頭,但實際上是有底盤的,我們有能力幹好。所以我就話峰一轉,希望和他們商談 H1 項目。」
經過反復談判,韓國現代同意把H1 的技術轉讓給江淮,但不轉讓發動機、變速器和後橋技術。按國家當時的政策,在沒有國產化計劃的前提下,不批進口動力總成和傳動系統的配額,逼得江淮不得不自己開發三大動力總成,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把產品開發出來了(後來現代轉讓了整條發動機生產線)。
2002年3月18日,第一輛瑞風的商務車正式下線,江淮開始進軍多功能商務車,當年銷售4508輛,占國內大MPV總銷量的62%,成為MPV市場的一匹黑馬。2003年10月18日,上市僅1年半的江淮瑞風便已經迎來了第1萬輛車的下線。自主廂式車場從普通的麵包車慢慢變成了商務MPV,江淮瑞風為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瑞風MPV不斷提高整車品質,拔高車型定位,憑借著良好的可靠性,為江淮瑞風打造了「MPV製作專家」的金字招牌。
2010年瑞風M銷量達到63232輛,頂峰是2017年的66468輛。
像瑞風這樣的大MPV,客戶主要是政府機構和商業企業,在取消一般公務車之後,政府採購急劇減少,主要市場就是商用,一般家庭不可能購買,市場規模極其有限。
江淮轎車是沒有講好的故事
2003 年江淮開始謀劃開發轎車產品。安進說:「轎車開發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也積累了很多經驗。比如造型設計方面,因為當時並不了解情況,同悅開發時,我們支付義大利某設計公司高額費用進行產品設計。後來,隨著對義大利研發企業的了解,我們發現,世界上很多車企也都是外包給義大利一些設計公司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成立自己的研發中心?說幹就幹,江淮汽車也在義大利成立了研發中心,在當地招聘大批人才,與我們的設計人員一起工作,既節省了費用,也有利於更好地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
2007年 江淮轎車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准,11月18日,江淮汽車首款轎車賓悅正式上市,最初上市的車型共有2.0L與2.4L兩個排量的六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0.77-13.17萬元。
但是,中國汽車市場的黃金十年也快要結束了。
2014年江淮轎車銷量5.28萬輛,同比減少了50%,2015年銷量不到3萬輛。同許多自主品牌企業一樣,江淮不得不把徐奧是的重點放在SUV方面。2015年江淮汽車副總經理、乘用車行銷公司總經理嚴剛曾表示,產能是有限的,生產線是柔性的,「當前用戶喜歡SUV,所以公司把轎車的產能停掉,生產SUV。」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公開表示,「江淮的SUV要保持其高速增長,MPV要鞏固其在細分領域的優勢,轎車則將立足於口碑和品牌進行長期建設。」
但是,即使是SUV,江淮也是「爆發性有餘,持續性不足。」江淮新產品上市時會銷量激增,市場看似火爆,但「新車紅利」會逐漸褪去,新車效應的周期也越來越短,當熱度減退,車企就不得不再次卷入到價格戰的漩渦之中。
2013年,江淮確定了「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的戰略方向,將未來業務重點定為商用車,在乘用車上只開發SUV、MPV。2015年,江淮憑借SUV車型大賣,做到了近35萬輛的乘用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75%,利潤達到8.58億元,被外界冠以黑馬稱號。2016年則更進一步,銷量達到64.33萬輛,利潤為11.62億元。但是2017年江淮乘用車銷量22.22萬輛為,僅僅完成目標銷量40萬輛的一半多一點。作為江淮乘用車的銷量主力,SUV版塊2017年累計銷量為12.13萬輛,占到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4.6%,但銷量同比下滑55.9%,是整個乘用車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2013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江淮汽車鋼板生銹等質量問題。剛買了一年多的江淮同悅轎車,車身上竟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很多鼓包。挑開鼓包,用戶吃驚地發現,鼓包下面的鋼板竟然已經生銹了。兩年的時間里,江淮同悅的車主們經歷過封堵縫隙、局部切割、大面積切割等維修方式,江淮4S店只是對找上門來的車主進行免費的切割維修,對於生銹的原因廠家卻始終沒有給出解釋。
過去5年後,生銹問題再次出現在江淮瑞風系列車型上。
新能源汽車與隱性虧損
江淮汽車這幾年的「盈利」,與新能源補貼緊密相關。隨著新能源補貼逐漸退出,江淮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2012年,江淮汽車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91.17億元、4.95億元。2013年,營業收入為336.20億元,淨利潤為9.17億元,淨利潤增幅達到85.25%。不過,這一年是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巔峰。2014年至2016年,營業收入依舊穩定增長,但淨利潤出現較大波動。2014年下滑至5.29億元,2015年又上升至8.58億元,2016年勁增至11.62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營業收入下降6.33%至492.03億元,淨利潤為4.32億元,降幅為62.83%。
2014年到2018年,江淮汽車累計利潤21.95億元,但這五年間,江淮汽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為29億元,其中2018年達到12.78億元。如果沒有這些巨額政府補助,江淮汽車早已深陷虧損困境。另有記者統計發現,2014年至2018年的5年間,江淮汽車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計收到各類政府補助高達87.18億元,扣除這些補助,公司主營業務實際虧超過50億元。
2018年,江淮汽車已經領到政府補助11.06億元,而在當年三季度,剔除政府補助影響已經虧損接近10億元,根據公司披露的產銷快報,銷售並無明顯好轉。這意味著,如果沒有高達11億元的政府補助,公司淨利潤數據將會十分難看。
根據江淮2019年一季度財報,營業收入146.5億元,比上年增加13.74%;淨利潤為0.65億元同比減少68.9%。
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至2020年以後退完的情況下,江淮汽車的虧損將逐步由隱性轉為顯性,那時怎麼辦?
作為商用車的老牌製造商,江淮汽車從2003年起逐漸走上「商轉乘」之路。而在乘用車方面耕耘十幾年,除了2014–2016年間瑞風S3曾有過短暫的高光表現,江淮鮮有拿得出手的車型。缺乏核心技術、沒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江淮汽車在當下這個汽車寒冬走的步履維艱。眼下,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進入了洗牌期,生存還是毀滅,江淮汽車面臨背水一戰。
聲明:本文由易車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易車網。
了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