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文字裁縫鐵馬馬
昨天剛說過了優衣庫與KAWS合作的聯名產品熱度不下,在線下各門店遭到人們的瘋搶。
有財友就提問關於服裝類的問題,最最近本首富已經易主,優衣庫的掌門人柳井正取代了孫正義,這做服裝怎麼就這麼賺錢呢?
經營男裝的壕老板們
之前我們討論過《看完了世界首富、日本首富和寧波首富後,我發現了這樣一條定律…》,有人說這服裝業的富豪還真挺多的,要說這個做服裝的有多壕呢?
江蘇無錫江陰有一個叫新橋的小鎮子里,一個老板喜歡馬,所以修了一個關於馬文化的博物館,里面展出的你沒看錯,是真馬:
鐵馬尋思著,這馬的「髮型」可比比發廊Tony老師給我做的好看多了,這馬的「頭髮」也保養的好,比我的頭髮多很多啊(捂臉)。
他當時嫁女兒的時候,幾乎全鎮的人都來給他道賀!
噢對了,這個老板擁有的品牌大家肯定都聽過,是一個男裝,叫做海瀾之家:
還有前一陣子福建晉江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你看看這排場,這陣勢,這現場的鮮花都趕上一個植物園了。
這個給兒子壕娶媳婦的老板的品牌我猜你們肯定也都聽過,也是一個男裝,叫做九牧王。
對了,今年四月,芬蘭著名運動品牌始祖鳥的老板想要把企業賣了,這時候一個中國老板出現了。
中國老板尋思著,光收購一個始祖鳥這胃口太小啊,不如芬蘭老板你開個價吧,你這企業我包圓了,我廠子里還有個新收FILA呢,剛好兩個合起來做。
這個老板的品牌我覺得你還是聽過,叫做安踏。
你還別說,這做服裝是真賺錢啊,特別是做男裝老板,出手還真是壕!所以今天鐵馬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大陸男裝產業的故事…
目前,大陸休閒男裝已經形成4大陣營:
財經早餐制圖
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原先在中國男裝產業浙江、福建、廣東三強鼎立的局面下,中檔休閒裝助力江浙滬及福建板塊整體發力,後來居上,目前國產男裝已經成為了浙派和閩派雙龍爭霸的局面。
閩派男裝往事
在晉江,石獅,泉州作為福建紡織服裝業的發源地,甚至有"有街無處不經商,鋪天蓋地萬式裝"的語句來形容當地經營服裝生意的火熱。
福建服裝市場最早起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的"估衣攤"。
當時,在香港、台灣、東南亞等地有不少祖籍福建泉州的僑胞,這些人經常回家探親的名義幫把"洋服裝"帶回家鄉,贈與親戚朋友們。
但是在當時想要通過嚴格的海關檢查,想把衣服運回內地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當時的人們回鄉時經常身穿好幾套服裝,等過了海關再將衣服交給早早在關口等候的親屬們。
親屬們有些人會將衣服偷偷擺攤的形式在路邊出售,形成了最初的低級服裝市場——"估衣攤"。
當然了,出售這種衣服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說嚴重點這叫「走私」,所以"估衣攤"在夾縫中幾乎消亡。
改革開放後,有著豐富"服裝行業經驗"的經營頭腦的福建人,很快走完了從賣"洋服"到模仿"洋服"大批量的生產,大規模銷售,再到創牌的過程,逐漸形成了福建的服裝產業,其中又以男裝為主。
到了現在,福建石獅被譽為亞洲最大服裝市場,早在十年前,晉江就被稱為世界茄克之都。
當時的數據顯示,中國每100個成年男性所穿茄克有41件產自晉江,全球每100個成年男性所穿茄克有12件產自晉江,例如晉江著名品牌七匹狼,就是靠著茄克起家的。
另外,主打商務休閒風格的閩派服裝的興起,其實還要感謝20世紀70年代在矽谷「996」的工程師們。
據說當年,IBM要求職工上班都是要打領帶的,這群忙碌工作中的工程師們覺得穿西服打領帶不太舒服,希望穿著相對更為舒服的服裝來工作。
後來便出現了"星期五便裝日",矽谷的企業們也取消了職工上班必須打領帶的規定,推崇POLO衫、水洗牛仔褲代替西裝革履的著裝方式,這種舒適的休閒商務裝替代傳統的商務正裝逐漸成為主流,擴展到全世界。
古老的浙派男裝
而浙派男裝的起源,那可就要追溯到明朝了。
明朝朱棣遷都北京,帶去了大批江南富商和能工巧匠,其中有一批拿著剪刀的手藝人相互抱團,被稱為「慈幫裁縫」,他們的老家就是寧波慈溪。
幾百年後,越來越多寧波人到北京開店,而且都在王府井大街、東單、西單等鬧市區,在上世紀20年代,北京的70多家西服店有67家是寧波人所開。
到1940年成立北京西服同業公會時,15位董事有13人是寧波的,選址就在寧波會館,可見當時的,寧波派裁縫的江湖地位基本上就是盟主。
後來寧波人逐漸演變成後來名揚天下的「紅幫裁縫」(在老上海,「紅幫」指的是西式的服務業或修造業)。
在中國服裝史上,「紅幫裁縫」創立了五個第一:中國第一套西裝,第一套中山裝,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論專著,第一家西服工藝學校。
第一部西服理論專著 1933年顧天雲編制的《西服裁剪指南》
這個西服工藝學校也不簡單,它的二期學員中有個人叫做「戴祖貽」,就是現在品牌「培羅蒙」的繼承人。
戴祖貽剪裁的西裝深受日本大臣、韓國財閥和球王影星的喜歡,李嘉誠、包玉剛、董浩雲都是它的顧客。
而戴祖貽的師傅許達昌,即培羅蒙的創始人則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全球八大著名傑出裁剪大師」之一,全亞洲僅此一人。
「培羅蒙」創始人許達昌與大弟子戴祖貽
另外,培羅蒙門下還誕生了不少紅幫頂級技師,其中就有業內人稱「一代名剪」的陸成法,他根據中國人的身材和穿衣習慣,開創了海派西服。
20世紀80年代,有個來自寧波的只有初中文化的婦女來到了上海的陸成法家中,說她自己是陸成法老家江陸村的媳婦,帶著村里的婦女辦西服廠,想請大師給予技術上的幫助。
陸成法一開始不肯,這個女人就留下來給他家當起保姆,還常常提著紅膏熗蟹上門,大打「鄉情牌」,最終得以請動出山。
這個女人叫做史利英,後來創辦了培羅成,以及寧波人熟悉的「羅蒙」。
「傳奇女甬商」史利英
其實這兩家衣服並不是模仿和山寨「培羅蒙」,史利英給企業命名時堅持採用”培羅成”,要加入陸成法名字的一個”成”字,而”培羅”則宣示企業出身”培羅蒙”。
到這里,是不是寧波派「培羅」系的關係可以串上啦?
還有一則關於浙派男裝的趣事,上世紀90年代,史利英有次坐輪船去上海,看到一個小夥子因天氣冷,和衣蜷伏睡在甲板上,但穿的竟是培羅成西服。
史利英就托關係,替他買了鋪位票,把他叫到有被子蓋的三等艙休息。小夥子不解地問史利英,為什麼對他這麼好?
原來,那個小夥子穿著培羅成西服睡覺,讓史利英很肉痛,因為西服皺過就沒樣子了,衣服也是需要人呵護的啊。
亟待破局的男裝產業
進入了電商時代後,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男裝產業面對著著線上衝擊、海外品牌競爭等不小的困難。
在前文的男裝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除了「浙派」以外,大陸男裝市場與國外男裝市場相比發展較晚。
截止到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陸還沒有相對成熟的男裝品牌。
而在國際男裝市場上,大部分男裝品牌都起源於北美和歐洲國家,這些國家的男裝行業起步較早,所以在服裝設計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力。例如在全球十大男裝品牌中,義大利占據了6席。
而且由於服裝行業進入門檻低,目前市場上存在眾多小企業、小工廠,導致國內男裝行業仍然較為分散,行業集中度很低。
所以啊,對於國產男裝來說,要達到領頭羊優衣庫的高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