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我們不能是朋友》是由馮凱導演,劉以豪和郭雪芙等演員主演的愛情都市劇。該劇播出後熱度一般,但是引來的爭議卻十分深刻。
近來討論聲量漸次攀升的《我們不能是朋友》開宗明義被定位成「台灣偶像劇」(媒體報導、賣相包裝等好像也走的是這個宣傳路數),然而眼見為實,這出戲卻做到了二十幾年來偶像劇不敢做或做不到的嶄新嘗試,不論從創作或觀賞的角度,都可喜地進行了一場隱性的「革命」,沒有自我標榜的硝煙味,沒有嘩眾取寵的脂粉味,只有讓人越發感到舒服、通透的人味與戲味,渾然天成地把偶像劇帶進了一個「成人的世界」。
所以觀眾目瞪口呆地看著兩個漂亮閨蜜一邊替對方除毛一邊開門見山在聊「泡天菜,應該是誰付錢給誰?」,看著郭雪芙邋遢地下樓倒垃圾在垃圾車旁跟劉以豪對吼「陪一夜,八百萬」等有趣場景(終於可以不必再忍受男一動不動被扯落浴巾、女一動不動摔倒跟他親在一起的芭樂橋段),更值得一提的是敘事視野的耳目一新。
《我們不能是朋友》的劇本精彩,對白耀眼(幾乎沒有絲毫冗拍、贅拍),不論人設形塑、情節鋪陳都一股腦地甩脫既定印象的制約與顧慮,全劇自然呈現了對傳統價值的檢測與質疑,以及對於原始本能(不能情、欲、自我的未來追求)的核心忠誠,戲里頻繁出現了出軌、劈腿、情感交易、聯誼派對等這些有違善良(保守)風俗的元素,袁艾菲、陳慕每一見面都上床,劉以豪、郭雪芙連烤個肉擦個汗拍法都讓人臉紅心跳。
該劇播出時回響熱烈,被評論批了一筆「毀三觀」;毀人三觀,不但理直氣壯,還一臉無邪,就在於創作的出發點不是為了解放而解放(比方說《格雷的五十道陰影》),而是將原本就現實存在,以往卻被藏著掖著的人心人性掀去了犬儒迂腐的面紗,以坦蕩無偽的書寫(筆觸還靈動、高明)還原了一個落實於現實社會的,琳瑯生動並且言之有物的兩性攻防,堪稱偶像劇進化沿革道路上相當具有標誌作用的重要傑作。
《欲望城市》風靡全球已經是21年前的事,在日本,一代玉女巨星山口百惠在19歲就拍了《人們稱之為醜聞》,另一位玉女上戶彩2014年的連續劇《晝顏》叫好叫座(豆瓣評分8.6),這些把通俗劇從安全、唯美、浪漫的保護傘跨越出去的作品,之所以值得留下印記絕對不在於情欲元素的比重,而是成功把戲劇情節對接到具體人生中其他更存在進一步去理解和探索的層面。
《我們不能是朋友》也不乏偶像劇的慣用套路(無巧不成書,幾個主軸角色兜兜轉轉湊到了一起),但之後在橫向、深度的展開上卻難能可貴地做到了足夠直指人心甚或發人深省的刻畫,舉凡劉以豪追著郭雪芙問「人生哪里是能夠這麼按照計劃的?如果你早死了呢?」,以幾乎沉痛的口吻嘶喊「你憑什麼以你的犧牲來控制別人的未來?」都熱辣地打了傳統理念里有關兩性角色扮演的理智、良善幾個耳光,處理得水到渠成,陳述得擲地有聲。《我們不能是朋友》戲里沒有一個角色不存在明顯的缺陷,而這些瑕疵,卻正是讓這齣戲顯得更具共鳴也更有溫度的關鍵。
另外,尤其讓人必須一提的是馮凱導演的《多產而質精》,幾乎是重疊著出現在台灣觀眾面前的有三齣電視劇一部電影:除了《我們不能是朋友》,監制的《我的青春都是你》,為台式青春電影在氣息上的原汁原味做了最精確的把關;《天之驕子》看似通俗、言情,卻超乎預期地承載了更具文學質感和人文視野的光芒,將民國50年代台灣一步一腳印打造出金澄澄黃燦燦「香蕉王國」的「年代紀錄」講述得深情又浩瀚。
三觀既是指: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不是朋友》這部劇不僅大膽露骨的描述了一些少兒不宜的男女場面,而且還灌輸了一些不正確的交往觀,容易改變一些青年觀眾的認知,從而摧毀他們原本正確的三觀,這樣的劇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看待呢?
>《我們不能是朋友》毀了三觀,還一臉無邪,這樣的劇該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