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他者」是一個在哲學中極為複雜的主題,實質在於探討人的存在與他人和自我的關係。在薩特看來,存在問題是哲學最基本的問題,只有提出「他者」問題,才能全面說明自為存在和為他存在的關係。薩特的「他者」理論依然從笛卡爾的我思出發,但是與胡塞爾、黑格爾以及海德格爾對於他者的觀點不同,他更注重從存在論出發,探究和自我相衝突的他者。
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對於諸多概念注入了新的解讀,各式因素在他者理論中得到了繼承和發展。薩特的他者理論不僅有對笛卡爾哲學中「我思」概念的繼承,消除存在與意識的對立從而建立現象學的一元論,還有對胡塞爾、黑格爾、海德格爾等人的哲學主題的糅合,展開了新的視域。薩特的「他人」理論雖與「他者」理論並不完全等同,但確是其最集中的體現,從不同角度論證他人的存在,也是從更廣闊的視角論證他者的存在。
一、對前人理論的批判改造
薩特深入剖析了前人對於「他者」這一哲學概念的闡釋,並在此基礎上批判性地構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他人哲學。《存在於虛無》是薩特對人的存在進行的探索,而笛卡爾的「我思」作為這一問題展開的邏輯起點,被薩特批評為只是一種認識性的我思。在薩特看來,笛卡爾將意識放在時間和世界之外,從而導致了意識和存在之間的二元對立,陷入了唯心主義。
薩特改造「我思」,同時也受到胡塞爾的影響,他認為胡塞爾的意向性概念指出了意識和事物之間的區別,從世界之中解放出了意識,讓意識獲得自由。但是,胡塞爾雖然避免了實體本體論的錯誤,卻仍然在「我思」之內,未能超出對其的功能描述,陷入了純粹的內在論。薩特對於意識有一種根本訴求,就是在「我思」的存在中進行探討,也就是所說的「反思前的我思」。它有別於胡塞爾的超驗的自我,因為它回到意識的反思之前的自我在場,在這個地方,意識本身就是虛無,是變化,是與存在相聯繫的。意識不是容納觀念、印象和意向的容器,意向中的客體也不是由意識構成而依賴於意識存在的。
薩特的他者理論也有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吸納,在黑格爾的觀點下,「意識」是對他物的意識,「自我意識」是對自身的認識,從「意識」到「自我意識」的發展是從我與物的關係向我與他人的關係的發展過程,有三個階段:欲望階段、主奴關係階段和普遍自我意識階段。欲望階段是「自我意識」最開始的一個階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未被揭示,人為自己的存在去消滅別人的存在權。然而意識經過發展,發現殺死別人不能做到自己,於是發展出「獨立的意識」和「依賴的意識」,前者為主,後者為奴,從而進入了主奴關係。主奴關係進一步發展,由於支配權的改變和置換,致使自我意識意圖超越主奴關係,從而上升到普遍自我意識階段。薩特認為盡管黑格爾的理論有豐富和深刻的意蘊,但是缺陷仍然存在,他沒有清楚地區分認識和存在。黑格爾依然在唯心主義的限制之下關注著他人如何成為我的對象的問題,沒有把為他的存在還原為對象的存在。由此,薩特總結了我和他人的關係首先從根本上來說是存在與存在的關係,而不是認識與認識的關係。
存在問題也是海德格爾所關注的問題,通過對於「此在」的存在者的把握,海德格爾揭示了其本體結構,也就是共在,共在說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存在與存在之間的關係。突破了胡塞爾、黑格爾所確立的存在結構。但是海德格爾的共在並非是一種相互的認識關係和衝突,而是人的實在性的表現,是本體論的相互關係,所以薩特認為對共在的強調忽視了人的對抗性,而薩特就是要將這樣的對抗性提到人的存在本性之上。
二、對「他者」問題的揭示
根據胡塞爾的現象學觀點,意識不是關於某物的意識,而是具有構造的功能,總是構造這它的對象,但是這里的構造已經從構造一個「客體」轉變為構造「主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他者」。先驗自我首先作為一個軀體而被感知到,接著內在的感覺材料被整合成一個超越的對象,經過這個過程後,他人的「軀體」就變成了他人的「身體」,也就是具備了自我性和精神性。
在薩特這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者」理論的幾個特徵,首先他試圖解釋我與他人之間的聯繫,但是認識論意義上的他人無法被給予我,因此薩特要維護的就是超越性,是確立他人作為一個主體而存在。其次,意識被給予自身,而未經反思的意識無法成為自身的主體,我的對象性的維度被隱藏,能夠使我成為存在的是他人,他人可以解釋我的對象性維度,所以我與他人的聯繫是一種存在意義上的聯繫。最後,在薩特那里,作為主體的他人對我而言,使我意識到自己被對象化,遭遇他人的經驗實際上是體驗到我的在場,也就是他人在場的本質在於我的意識,從而確立了我與他人之間的聯繫也存在於意識層面。
真正要建立有關他人存在的理論,薩特有其獨特的視角,有關他人的理論要在我的存在中進行拷問,要說明存在的基礎。他人存在的唯一可能出發點是笛卡爾的「我思」,只有在他人存在的必然基礎上才能確立我們的存在,從而將他人和自我都揭示出來。同樣,「我思」向我們揭示的不是作為對象的他人,而是在我們的人為性的經驗具體地涉及我們的存在。和笛卡爾不同的是,薩特的理論要求一種「否定」,一種「內在的否定」,也就是兩項能動的綜合的聯繫。由此,薩特從「註視」開始,展開他對於他人存在的證明。
三、「註視」對存在的確立
薩特認為不能將他人問題等同於對他人心靈的知覺問題,而是應該在關係中來定義他人。對於存在的確立應該放置於存在的遭遇之中,並且通過具體且明確的現在來給定。我們雖然不能直接知覺到他人的心靈,但是我們可以有對他人的經驗,諸多日常經驗已經表明了他人的存在以及他人與我之間的關係。所以薩特從最平常的「看」的行為,也就是「註視」,來探究人的存在問題。在薩特看來,「看」不是一種簡單的物的行為,而是確證了主體的存在,是對象之間的關係的關鍵所在。
所以,薩特對他人顯現的理解,可以從他對於「註視」的把握來探究。當薩特對「他人在我的知覺場中的日常的顯現」進行考察的時候,他所要陳述的就是他人的在場的本質在於我的意識,而不只是他人的物理在場。我正是由於意識到了自己處於他人的註視之下,才展開了我作為一個對象的存在。他人的出現使我成為為他的存在,是對我的否定,對我自由的剝奪,我的自為的超越性轉變為了被超越的超越性,我的為他的存在不具有本體論結構,我成了一個被註視的對象。在他者的註視之下,我成為了自在的存在,實際上是接受了他者賦予我的存在,因此我感到痛苦和不安。薩特表示,「通過註視,我具體地體驗到他人是自由和有意識的主體,他在自己向自己的可能性時間化時使得有了一個世界」。
意識到被他人註視首先是一種意識的活動,可以從兩種意識結構進行分析,即面對自我的在場和他人在場的情況。我在獨處時所擁有的是未被反思的意識,而未被反思的意識有著雙重結構,一是對世界的意識,二是意識返回其自身。對於未被反思的意識來說,我出於某目的而朝向某對象,不會形成我對於自身的任何觀念,但是一旦他人在場,就會呈現另一種情況。他人是另一個主體,他人的注意使得我這個主體被對象化,也就是說,出現了「為他的存在」,而這個「為他的存在」是一個隱藏的維度,暗含了一個視角的轉變。「我看見自己,是因為人看見我」,因此我與他人的關係就在此處展開,它是一種意識間的統一,也是一種存在的統一。於是在他人的註視下,我的「超越性」開始轉變為「被超越的超越,」我成了敞開的,被異化的主體,他人成了這種境況的自由主體。
由此,人和人的存在關係變成不斷在註視物和被註視物之間轉換的關係,在這樣的循環往復之中,每一個自我都因另一個自我毀滅而復活,隨後又坍縮,最終形成人際關係的不穩定性,這樣的衝突這也正是為他存在的意義。
>薩特說「他人即地獄」,那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他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