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今年上半年一部《我們與惡的距離》刷爆全網,帶領著台劇又一次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俗女養成記》是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台劇的又一力作。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1張

  這部劇,其實我也養了很久才開始看,因為一開始這個名字就沒有很吸引我,再加上之前《我們與惡的距離》,我以為這又是一部以陰暗壓抑為基調才出圈的劇,所以要不是實在沒有劇看了,我也不會把這部劇翻出來。

  可是當我看了第一集的時候,我就被吸引了,相對於《我們與惡的距離》聚焦於社會陰暗面和殘酷現實,這是一部聚焦於新時代獨立女性的輕鬆詼諧的家庭倫理劇?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2張

  女主陳嘉玲是一個在台北打拼的台南人,年近四十,沒房沒車沒男人,仿佛什麼都沒有,但又什麼都得到過。

  跟媽寶男友快要結婚,卻因為男友媽媽的過度關心,導致兩人各奔東西,失戀失業、出軌分手,同齡人的焦慮她都有,同齡人沒有的孤獨她也默默承受。

  相比起殘酷的現在,陳嘉玲的小時候,可以說十分治愈,愛她的家人,沒什麼憂愁的童年,陳嘉玲在家人的呵護下無憂無慮的長大,一家人的相處溫馨又有趣。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3張

  對於39歲的陳嘉玲所面臨的焦慮,我可能還沒什麼太深的共鳴,但是小時候的陳嘉玲一家,真實得讓我覺得好像他們窺探了我的生活。

  永遠覺得飯菜壞了點還可以吃的媽媽和奶奶,老實、好說話的爸爸,在一起生活總是時不時有點矛盾的婆媳關係,親戚來串門時不得不變得謙讓而委屈的孩子和攀比的長輩,八卦、沒品的鄰居大嬸,這些事情在我們的小時候甚至現在也是家常便飯,好像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這樣慢慢過來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4張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5張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6張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7張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8張

  在台北受到挫折的陳嘉玲,也是回到台南的家里才能感受到心靈的慰藉。

  小時候渴望大城市的我們,現在做到了自己夢想,在我們被工作和孤獨壓得喘不過氣時,家永遠是我們可以徹底放空和休憩的港灣,這時就連媽媽的碎碎念都變得無比悅耳和溫暖。在外面可以獨當一面的我們,在回到家的那一刻,我們永遠是爸爸媽媽眼里長不大的孩子。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9張

  相比起那些霸道總裁愛上我之類的虛無縹緲的瑪麗蘇神劇,我更喜歡看《小歡喜》、《俗女養成記》這樣真實而又有溫度的電視劇。

  劇中陳嘉玲參加前任婚禮喝醉酒,撫摸新娘說想跟她做朋友的那段,簡直是笑吐了。《王子變青蛙》中葉天喻媽媽的客串,還有《終極一班》教導主任所扮演的陳嘉玲的阿公,都勾起了我以前看台灣偶像劇的回憶,中二又可愛。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10張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戲劇 第11張

  就是閩南語聽起來有點費力,必須要一直盯著字幕才可以,貫穿全劇的閩南語讓我有一種在看《再見阿郎》、《又見阿郎》的錯覺。

  劇荒的朋友可以看一看這部劇,強烈安利給你們!

>《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台劇又一神作《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1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