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到底什麼是好人,
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
這是由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延伸出的幾個家庭間,不同立場、不同參與者的故事…….
▪ 因孩子罹難瀕臨破碎的_受害者家庭
▪ 兒子殺人於是避逃人群的_加害者家庭
▪ 幫死刑犯辯護而受盡譴責的_法扶律師
▪ 弟弟患病帶給姐姐人生課題的_家庭
這是一個,可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當事件發生,我們會選擇如何面對?
(內容簡介來自網路)
最近突然火遍全網的台劇賺足觀眾視線,由林君陽執導,賈靜雯、吳慷仁等主演的電視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即紅,令人感嘆台劇水平重回高峰。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劇中通過對人性的點面揭示,讓人不得不感嘆,我們與惡的距離就在一念之間。
近幾年,台灣幾起無差別殺人案的發生,引起社會的嚴重反思,究竟將這其中症結歸結於誰身上,成為了每個人都在思索的問題,電視劇以媒體電視平台為基礎,從加害者,加害者的家人,受害者,司法,媒體多個角度,剖析其中的社會意義。
司法公正
王赦(吳慷仁飾)在劇中是一位刑事辯護律師。因為給這個十惡不赦的兇手辯護,他被公眾遷怒,被受害人家屬當眾潑糞。
不光旁人不能理解他,說他是惡的幫兇,甚至是他的家人也質疑他工作的合理性,但他依舊為自己所信仰的司法公正所付出努力,不僅是為了法律,更是為了能從根本上杜絕這種報復社會的事發生。
媒體
網路平台的不斷興起,人性的防線隨時被擊潰在鍵盤下。輿論的壓力從來都是引導人性走向的至關重要的一環。守在在信息傳播的第一線,頂著收視的壓力,誇大事實,吸引眼球這不僅是劇中的事實反映 更是當今許多媒體的現狀。
例如劇中某個情節:整個電視台在為了一則緊急的泰國地震新聞忙的不可開交,但新聞剛播出就被告知這是一則假新聞,所有媒體人的努力瞬間隨謠言更新速度那樣快般散去,這顯示了這個時代信息傳播的代價越來越低,當今媒體為了爭取新聞的頭條也不斷在喪失作為傳播媒體本身的歷史職責。
受害者及其家人
在沒有任何緣由的情況下失去生命,失去自己的親人,受害者往往是最讓人同情的,沒有緣由的他們就要接受這一切,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再多的抱歉對於已經遭到重創的受害者們來說都於事無補甚至毫無意義。所以為什麼總要有人成為受害者之後,社會問題才會引起重視與反思呢?
加害者的家人
加害者是不值得人同情的,那加害者者的家人呢?因為加害者是自己的家人,他們要道歉要自責內疚,要彌補償還。因為是他們親人的過錯,他們要用一生來還債,因為是他們親人的過錯,他們甚至要毀掉自己的一生,誰又能同情他們呢?他們又將如何生存如何立足於社會呢?
如上所述似乎每一方都沒錯,每一方的出發點都是正確的,那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多的爭議呢?事實在於這種事件中任意雙方的觀點之間都是相互矛盾的,它無法共存於所有立場中。
在這個案件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每個人都遊走在善惡的邊緣。我們與善惡都是若即若離的,什麼是好人什麼是惡人也沒有明確的界限,惡甚至只發生在一念之間。其終極問題也在於人性是不能挑戰也經不起挑戰的…….
劇中更多精彩的部分更深的立意還是需要自己觀影後才更有體會。總之,這麼有社會意義的電視劇確實是值得觀看的和深思的,觀影之後,希望大家都能對這個社會更加包容 ,希望大家都能做個善人,拉遠我們與惡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