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最近台灣播出了一部良心劇。
由賈靖雯、吳慷仁、溫升豪、周采詩、曾沛慈、陳妤等人主演的《我們與惡的距離》。
故事講述了在一件無差別殺人案件發生的兩年之後,這個案件仍然給受害者家屬、兇手家屬、媒體、社會等各方面帶來深遠的影響的故事。
目前豆瓣上兩萬多人評價,評分9.4。
這部劇的很多事件與人物,都是有原型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劇中的那些原型人物,了解一下那些我們不知道的背後的故事。
一、李曉明殺人事件的原型:
劇中,李曉明在有誠戲院里開槍掃射人群,造成9死21傷的人間悲劇。
很多網友認為,李曉明的殺人事件是以鄭捷台北地鐵殺人事件為原型的。
看鄭捷的照片,大家有沒有覺得飾演李曉明的演員相貌身形與鄭捷也有點相似?
2014年5月21日,鄭捷從捷運(在大陸稱呼地鐵)板南線龍山寺站上車後,持刀隨機殺人,一路上瘋狂砍人砍到江子翠站,造成4死24人輕重傷的慘劇。
劇中有幾點跟現實生活中雷同:
1、網友對兇手父母的爭議。
劇中,李曉明殺人之後,李曉明的父母曾經當眾下跪道歉,而媒體提的每一個問題都讓李父李母備受良心的折磨。
現實中,鄭捷被抓,鄭捷的父母也曾經當眾下跪道歉,網友的態度呈現兩極分化。
一部分網友炮轟鄭家父母,認為他們有非常大的責任。
另一部分網友則比較理性,認為鄭捷犯的錯,鄭家父母的痛不會比受害者少。
2、審判及處決。
劇中,李曉明殺人之後,審判花了兩年,後來在前面還有52個死刑犯的情況下,沒有通知家屬及律師,對李曉明執行了槍決。
現實中,也是類似這樣的情況。
鄭捷殺人之後兩年時間里,台灣檢方以殺人罪、殺人未遂罪提起公訴,法院經過一審二審,2016年4月22日,台灣最高法院做出終審裁定,以鄭捷犯4個殺人罪、22個殺人未遂罪判處死刑,褫奪公權終生。
2016年5月10日,也就是判決下來的第19天,鄭捷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當時,台灣比鄭捷早宣判的死刑犯有42個。
據媒體報導,執行槍決的法警共開3槍,分別為8時47分、49分及51分,法醫師於9時11分相驗確認死亡。
鄭捷被執行槍決前也沒有通知家屬及委任律師。
當時鄭捷的律師及台灣的人權協會對法務部的這一做法都表示不滿。
劇中也有與現實情況不同的。
劇中,李曉明的殺人動機未明。
而現實生活里,鄭捷曾在他的自白里說明了他的殺人動機:
只不過這個自白讓人不寒而栗。
據他所述:
當初選擇讀軍校,是為了要鍛煉身體殺更多人,之所以想殺人,是認為漫長的讀書、工作很苦很累,他生活壓力大,又沒交過馬子,自認是個沒有未來的人,因此他想尋求解脫,卻又認為自殺痛苦,看到死刑犯先注射麻醉劑再槍決,大幅減輕痛苦,才會以連續殺人方式求死,「多殺幾個人才會被判死刑」。
二、陳昌殺人案的原型:
劇中,精神病患者陳昌在台灣清村公園殺害了兩個幼童。
陳昌的原型被網友們認為是犯下3·28台北內湖隨機殺人案的王景玉。
2016年3月28日上午11時05分,小名「小燈泡」的4歲女童被尾隨的王景玉殺死,當時「小燈泡」的母親也在旁邊,但是因為力氣小,救援不及。
劇中,陳昌因為患有精神病,被判無期徒刑,受害者家屬義憤填膺,認為法律是保護壞人的。
不過,現實中,「小燈泡」的母親卻非常克制,她希望從根本、從教育來解決問題,希望以後不要再出現這樣的悲劇。
鄭捷被執行槍決的時候,「小燈泡」母親也發表過看法,稱得知鄭捷被執行槍決,心情很糟糕,認為政府應該把鄭捷作為研究對象,這樣以後就可以預防、改善,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律師王赦的原型:
劇中,律師王赦是一個有著理想主義的法扶律師,他認為就算李曉明、陳昌這樣的殺人犯,也是有人權的,也應該受到公平的審判。
為了幫助這些人,他沒有辦法給家里人提供好的生活條件,還讓妻子一直生活在憤怒的網友們的恐嚇威脅之中。
以至於很多網友都非常討厭他。
現實中,也確實有這樣一位律師,他不止為鄭捷辯護,也為王景玉辯護,他的名字叫黃致豪。
同樣,他這樣的行為很多網友也不理解,甚至遭到了人身威脅與網路霸凌。
和電視劇里一樣,他花了很多時間跟鄭捷溝通,將受害人的身家背景說給鄭捷聽,後來鄭捷說:「如果早一點認識你們,也許我就不會這樣做。」
黃致豪認為:「只要多一點關心,多願意傾聽,有些案件是可以避免的。」
本文由「影視小七說」原創,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請點讚、分享哦,更多的影視劇預告,請繼續關注我們哦~
《我們與惡的距離》還有兩集就結束了,不知道最後的結局會怎麼樣。
也不知道大陸什麼時候會出現這樣的精品電視劇?
喜歡「影視小七說」公眾號的朋友們,記得點擊上方「影視小七說「 —「點擊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