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里救曹破延的焦遂,在歷史上是大人物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唐朝平民焦遂,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不多,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喝酒,而且以能喝酒、好喝酒聞名於世,他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等人為酒友,並稱「飲中八仙」。當然歷史上能喝酒的太多了,為什麼焦遂能被後世傳知呢?主要源於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

《長安十二時辰》里救曹破延的焦遂,在歷史上是大人物嗎? 戲劇 第1張

  

  天寶五年,也就是公元746年,35歲的杜甫初到長安,志得意滿,富有才氣,與詩人李白、賀知章等飲酒作詩,寫下了《飲中八仙歌 》。詩中提到了所謂的「飲中八仙」。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鬥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長安十二時辰》里救曹破延的焦遂,在歷史上是大人物嗎? 戲劇 第2張

  

  詩中提到的這八個人都不是一般人,他們都屬於達官顯貴,其中:

  知章即賀知章,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官至秘書監。汝陽即汝王李璡,唐玄宗的侄子。左相指左丞相李適之,天寶元年(742年)八月為左丞相,天寶五年(746年)四月,為李林甫排擠罷相。宗之即崔宗之,吏部尚書崔日用之子,襲父封為齊國公,官至侍禦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蘇晉是開元進士,曾為戶部和吏部侍郎。李白以豪飲聞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詩興。張旭是唐代著名書法家,善草書,時人稱為「草聖」。據說張旭每當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筆揮灑,甚至以頭濡墨而書。醒後自視手跡,以為神異,不可復得,世稱「張顛」。焦遂則是布衣之士,以嗜酒聞名。

《長安十二時辰》里救曹破延的焦遂,在歷史上是大人物嗎? 戲劇 第3張

  

  這樣說來,焦遂的身份也低不到哪里去,要麼有才,有麼有地位,不然怎麼能夠結交這些達官顯貴,整日與他們飲酒作樂。雖然在史書上沒有記載他的事情,但是據此推斷應該也建樹不小。

  焦遂算不算大人物,那得分跟誰比。與那些帝王將相比,不算大人物。因為在《舊唐書》中對焦遂支字未提。在《新唐書》「李白傳」中只提了一次,李白與賀知章、李適之、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也作飲中八仙。

  杜甫有《飲中八仙歌》形容:「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焦遂喝酒五鬥後方有醉意,善於雄辯,語出驚人。相傳焦遂口吃,醉酒後說話才利索。

  唐代袁郊撰《甘澤謠》,記載陶潛的後人陶峴,浪跡天下三十餘年,交遊甚廣。其中就焦遂,稱為布衣焦遂。看來焦遂是一介平民,但在文化圈中應是比較有名。

  宋代張擴有詩曰:「翰林劇飲賦千首,焦遂高談驚四筵。」

  宋代李彌遜有詩曰:「不須五斛稱焦遂,一酌高談駭四筵。」

  元代元好問有詩曰:「山公倒載群兒笑,焦遂高談四座驚。」

  都是學杜甫,焦遂基本是因為杜甫,才留下薄名。

  《長安十二時辰》里救曹破延的焦遂,在古代上是真實存在的,至於被曹破延害死,就有可能是虛構了。在歷史上他的確是賀知章的好友,不只是賀知章,與李白,李適之,李進,蘇晉,崔宗之,張旭等人都是酒友。不過他是唐朝的平民。與剛才提到的人並稱「飲中八仙」

>《長安十二時辰》里救曹破延的焦遂,在歷史上是大人物嗎?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