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最近上線的《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這些愛好歷史的朋友欣喜不已,這部電視劇摒棄了以往古裝劇粗制濫造的習慣,電視劇細節極其考究,尤其是對長安城的還原,讓人欽佩不已。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1張

  唐朝長安城

  要說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點都不為過,人口在一百萬以上,準確的說玄宗時期有180萬,是同時期羅馬的五倍,君士坦丁堡的七倍。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位不言而喻,吸引了各國的市民、商戶、僧侶、使節等前來,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之都。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2張

  唐朝都城長安是在隋朝大興城的基礎陸續完善和擴建的,長安城分為三個部分組成的,核心區域位於長安的北邊正中心,這個核心區域包括北部宮殿,南部的皇城。面積最大的外郭城有36公里,是長安城的百姓生活區。宮殿中間是皇帝居所太極宮,東面東宮是太子的居所,西邊大內又稱為掖庭,是皇帝的後宮。南邊皇城是主要辦公地點,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秘書省、禦史台等都集中在這里辦公。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3張

  長安城的外城主要由街和坊組成,朱雀大街是核心的中軸街,寬度達到150米,什麼概念?雙向50車道。整個長安城方方正正,有十一條東西方向的大街,和十四條南北方向的大街,把整個除了皇宮以及和公地點外,分割成114個像圍棋盤一樣的坊。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4張

  東西有兩個市場,各占據兩個坊面積,是長安的經濟貿易中心。我們時常用語買東西,就是指在長安市場的東市和西市買物品。據史料記載,東西兩市吃穿用度,酒樓、魚市、衣行、茶樓、藥店等一應俱全,這些都與胡商功不可沒,這些胡商主要是波斯人、回鶻人以及阿拉伯人等,主力還是絲綢之路上的栗特人。

  長安的三個部分都是相對獨立和封閉的,而且居民的所有活動幾乎都在坊市里,包括商業的、文化的、娛樂的、還有文化的。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里看到,張小敬追圖格魯到懷遠坊里,坊門只要關閉,這里就是一個獨立的世界。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5張

  到了夜間,各坊市是大門緊鎖的,不允許有任何往來。據《唐六典》記載”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門、坊角有武候鋪,衛士彍騎分守。大城門百人,大鋪三十人;小城門二十人,小鋪五人。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乙夜,街使以騎卒循行呂,武官暗探;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鼓三幹撾,辨色而止。”講的是什麼呢,每當曰暮時分,擊鼓八百下,守門士兵關閉城門及坊市門,入夜後左右街使在街上巡邏,武官暗中巡查。城門和里坊角落處有武候鋪,宿衛的士兵在這里守衛。直到五更二點,承天門擊鼓,隨後街鼓響三幹下,城門及坊市門開啟,左右街使停止巡邏,宵禁結束。」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6張

  胡餅

  劇中我們隨處可以看到胡餅,而不是其他影視劇里面條或者饅頭,甚至米飯。此時中國人的飲食還主要是吃栗,尤其是北方人,南方人能夠以稻谷為食,到了北方就是稀罕物了。麥子本來是北方備荒之物,要到了災荒之年才會食用,為什麼呢?因為大家剛開始是拿著麥子煮著吃的,這個味道大家可想而知了。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7張

  直到我們《長安十二時辰》時期,才開始把小麥磨成粉,做成餅。而且這項技術也是從阿拉伯傳過來的,所以唐朝人叫它胡餅。

  此時唐朝出現了磨面的水力磨坊,一些達官貴人在長安附近的河邊修建碾坊。比如唐玄宗身邊的紅人高力士,在京城西北邊修了一個大碾,日碾三百斛收入非常可觀。而且此時栗麥兩熟,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產量,這也是長安能夠這麼富庶的一個原因,因為有更多富餘的糧食可供非農耕人民消費了。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8張

  張小敬的胡服

  我們都聽說過「胡服騎射」,戰國時期才把「胡服」引進中原,我們最早的衣服都是開檔的,褲子是保護不了襠部,只能擋腿。為了防止「春光外泄」一般外面還要再穿一層。而北方遊牧民族為了方便騎馬,早就穿起了我們現在所說的褲子,據史料考據,三千年前新疆地區就開始穿褲子。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9張

  此時的胡服也改變了中原的穿著習慣,上身緊身、窄袖不過膝蓋的短衣。我們在張小敬身上看到圓領缺胯袍,這是從唐朝開始獨有的流行搭配。另外我們從《長安十二時辰》衣服的顏色也可以看出各人的品階,三品以上全的是紫色,四品及五品是紅色,比如劇中蘆芳生飾演怕事的的姚汝能便是緋紅色,六品和七品是綠色,八九品皆為青色,也就是張小敬的身著顏色。此時女性是能夠穿著黃色的,男性是不能夠穿著黃色,這也是很多影視劇中的BUG。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10張

  生活在垃圾堆上的長安

  糞便中包含大量細菌,這些細菌如果污染了人的食物、進入人體,會造成各種各樣的疾病。短短幾年內,黑死病就造成歐洲1/3的人口死亡。但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流行病是衛生狀況太差導致的。唐朝長安被稱為「八水繞長安」,早在隋朝就有一條水渠,就是現在的洛惠渠,但是過於狹小,後期還修建了「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等,用來連接水源。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11張

  但是長安城市的水質一點都不乾淨,可以說臭氣熏天,因為這個溝渠都是明渠,如果用暗渠,長安地質疏松很容形成塌陷,所以這些排污渠都是裸露在外面的。如果到了夏季可以說苦不堪言,因為長安當時可能住有180萬人口,這些人的吃喝拉撒,污水都排在馬路兩邊。據《酉陽雜俎》記載:「常日讀敗家五卷,頗為所擾,觸睫隱字,驅不能已。」讀書的時候,滿眼都是蒼蠅,這樣的長安城,可能你是很難忍受的。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12張

  虛構的望樓

  我們在《長安十二時辰》里看到,長安城到處有望樓,成為靜安司情報監控與傳遞系統,在張小敬追逐狼衛的一場戲中,望樓不但能夠實時定位狼衛的行蹤,而且還能把信息實時上報給靖安司。望樓這種類似美劇《24小時》中的中央情報系統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唐代長安城上有望樓,是防范外敵入侵的軍事設施。但是在每個坊的坊角,街鋪等都設置的有金吾衛,根據街鋪大小配備5人-30人士兵把守,整個長安城街鋪在100多個,金吾衛有上千人。而且這些金吾衛不歸靖安司管理,他們抓住嫌疑人會交給京兆府、長安縣或者萬年縣。這個可能為了劇情需要,特意這麼設計的。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13張

  長安的鼓聲

  狼衛曹破在修面的時候,問長安城鼓聲為什麼一直響,師傅告訴他這是靖安司在抓賊,保護城里百姓安全。長安確實是鼓聲相伴的城市,但是這個鼓聲不是情報系統,而是提前告知各街鋪,坊市開門、關閉的時間。時辰快到,東西朝堂開始擊鼓,然後各個街鋪開始擊鼓傳花,整個長安城鼓聲一片,所有百姓就知道要關閉城門,坊門了。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14張

  不過《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傳遞信息的信號兵穿著是正確的,背插兩只長翎身掛鈴鐺,主要的信息還是依靠這些傳令兵來傳遞。類似摩斯密碼的望樓屏風系統,在唐長安是沒有的,古代有利用烽煙、或者信鴿傳遞的,但是這些信息傳遞都太簡單,而且不可靠。從秦朝開始,便修建了中央到地方的各種驛道,而且這個驛道是專用的,一般人是不能使用。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15張

  當然劇中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大家發現,比如為什麼平康坊一個妓院會緊挨著皇宮,張小敬腰上有九個口袋,除了武器和發信號用的,還有口袋是幹什麼用的?歡迎關注留言,答案將在下一篇中公布。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戲劇 第16張

>豆瓣8.6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讓你忽視的細節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