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長安十二時辰》的主線故事是,主角團隊齊心協力、抽絲剝繭、力排眾難化解恐怖襲擊,保衛家園長安。背後輔線打得卻是太子保衛戰。
劇中這個年齡不大、白皙乾淨的太子李璵,就是唐玄宗的兒子李亨。眾所周知,李亨與父親的關係極為微妙,唐玄宗既想培養他,讓他頂天立地,同時又很忌諱他,怕他搶班奪權。
畢竟,唐朝的禁軍自玄武門那一戰,似乎有了多動症,養成了要把皇帝拉下馬的習慣,皇室里誰來隨便吼一嗓子,他們馬上舉旗響應,演了無數出宮廷政變。
所以,即使穩坐宮中,皇帝也總要把心提起來過日子。於是,唐玄宗幾乎默許了外界一切對太子的傷害,雖然他不一定有換太子的心思,但默許別人總這麼敲打敲打太子,讓他疲於應付,抽不出手幹其他事總是好的。
有這樣的老爸,太子李亨上哪兒說理去?(目前,劇中的聖人唐玄宗還沒有出場,等出場了,請彈幕伺候之。)
對太子發起攻擊的以李林甫為首,劇中叫林九郎。在宰相李林甫、番將安祿山等人的無數次暴擊下,太子地位晃得比地震頻率還高,日子也過得心驚膽戰,永遠不知道橫禍和明天哪一個先來。畢竟,前面唐玄宗還有一天殺三子的操作,因此,謹小慎微的李亨在高壓下甚至嚇出了毛病——未老先衰。
在這種長期陰霾籠罩、日復一日的膽戰心驚下,李亨鬢角日益更新,逐漸成了黑白相間的潮酷發色。可見內心有多苦。
所以,對於劇中這個少年太子來說,他的苦難還長著呢。
以往,李林甫對所有政敵和潛在敵人都能一發擊中,只要他出手,別人一定要下台。但和太子拉鋸戰的這麼多年,盡管每次都把太子搞得瑟瑟發抖,卻從沒能把他拽下來。究其原因,一來有唐玄宗的保護之功,(唐玄宗的初衷只是想讓宰相和太子在鬥爭中互相制衡),二來,太子背後的勢力也不小。
劇中首先就介紹了,時任銀青光祿大夫的賀知章,就是太子的擁躉者。智囊靖安司司丞李泌、陜郡太守韋堅(李亨大舅哥)、太子宮右衛率姚汝能等,也都是站在太子一條戰線,為東宮服務的人。
但其實,太子的勢力遠不止於此。
在古代,東宮的儲備就是一個模擬小朝廷,有著朝廷一樣的官員系統,享受朝廷官階。太子在其間當見習皇帝,學習處理事務。這些都是皇帝為培養、輔佐太子所配備的。
以唐朝為例。
從一品、從二品:朝廷有「三師」「三公」,東宮也設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他們比朝廷的「三師」低一級,是從一品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從二品官。
正三品:下面的太子賓客,設4人。在唐朝,正三品前面的都是榮譽虛銜,正三品才是實際幹活的宰輔之臣。東宮的三師、三公、太子賓客等官職一般都是朝廷大官兼職,他們都只是給太子站台的,實際工作還是朝廷職務為主。比如,唐初李世民的兒子發生儲位之爭,李世民為了表達立場,就找魏征當太子太師,為李承乾站台,做個場面而已。對太子的實際幫助極小。
後面,東宮的三師、三公更變成了權力變更的一種模式,通常來說,誰要是宰相當得好好的,忽然去掉原職升為太子太師,那就意味著他遭貶了。從炙手可熱到被掛起來,哪有心思管太子?所以,太子賓客對於太子的工作任務,只是「掌侍從規諫,讚相禮儀,宴會則上齒」,教育規諫太子禮儀。
從三品:太子賓客再下面是太子詹事,前面兩級撂挑子,所以唐代太子詹事才是太子府實際管行政事務的。太子詹事就像朝廷里的尚書省,管理東宮「三寺十率府」。
從四品:三寺是:太子家令寺、太子率更寺、太子仆寺。
太子家令管太子的飲膳和倉庫存儲,不能讓太子府庫空虛吃不上好東西了;太子率更令管太子府的宗族次序、禮樂、刑罰,以及幫他報時,提醒這會兒幾點了;太子仆管太子出行的車輿、騎的馬和儀仗該打什麼旗,有多少人陪護等等。另外東宮如果有人去世,喪葬一條龍服務也歸太子仆寺管。
正四品上:十率府是:太子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候開府、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左右率府、左右司禦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監門率府、左右千牛率府。
▲劇中把右衛率派出來了,還有一個左衛率應該跟在太子身邊
這些屬於太子武官護衛,比如左右衛率屬於正四品官,是太子的衛隊,也管太子出行的儀仗,所以,姚汝能的官職比李泌還大;太子左右監門率府,主要給太子府進進出出的人做登記,遇到可疑人員不讓進等,類似於現在的門衛。不過,人家是太子東宮的門衛,屬於正四品官,在他門口往來的,也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正四品:官太子詹事下面還有少詹事,是詹事的副手。
正六品上階、從七品上階、正九品下階:詹事府內辦事的,還有丞,就像靖安司有司丞李泌。詹事府丞一般有2個人。另有主簿1人,從七品上階;錄事2人,正九品下階;司直1人,正七品上,這是個專門告狀的官,誰要是做得不好,他就可以上書彈劾。算是太子東宮的紀委。
和朝廷里的中書、門下省職能差不多的,是太子左、右春坊里的左、右庶子。
正四品上、正四品下:左、右庶子是太子主要智囊團,給太子出謀劃策。平時太子要上書啟奏的時候,右庶子幫忙寫上書稿子,左庶子負責批駁稿子,寫得不好、對太子不利的,就駁回去重新改。所以,右庶子比左庶子低一點,一個正四品上階官,一個正四品下階,各有2個人。他們手下又各自有副官叫中允、中舍人,屬正五品下。
在皇帝出行、太子監國的時期,左右庶子幾乎代勞了太子所有文書工作。說到這里,《長安十二時辰》中太子緊張的問題就來了,以往皇帝出行,都交由太子監國主政,但唐玄宗想帶著楊貴妃去驪山玩,卻只想把權力全部交給李林甫管,這把太子置於何地?而李林甫當權了,太子的災難也就會雪片一樣,三兩天來一個了。太子怎麼能允許這種極其不利的事發生?
正六品上階:東宮左春坊下還有司議郎4人,東宮要是發生了什麼祥瑞和人員鞠躬盡瘁這類的消息,由他寫稿子上報。文事方面幾乎一應俱全。
正四品下:文職管還有左、右諭德,分別隸屬左、右春坊。主要工作內容是當面指出太子的不對,勸太子要有德行。場景還原一下,大概就類似於「太子你這樣不對」「太子你錯了,不應該這樣」「太子別玩了,回去寫作業」……這類官一般都要膽子比較大,他們屬於正四品下,級別等同於朝廷里的中書、門下省底下的侍郎。
唐朝的高級學校有「六學二館」,六學是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二館是崇文館和弘文館。其中崇文館隸屬於東宮左春坊,等於說,東宮也具備培養人才的職能。學士和直學士在里面教授,學生除了太子也都是高幹子弟,一學期只招收20個人。這些學生學成了,也可以參加考試進入正式官職。
從五品下:對培養太子,皇帝是認真的。所以,除了那麼多老師,太子府又有司經局,內設太子洗馬,專門教授太子們政事和當君王的大道理。魏征就曾做過唐初太子李建成的洗馬,給李建成指點了不少迷津,後來甚至還勸他先下手為強宰了秦王李世民。
正六品上:除了學習如何繼承人,皇帝也關注太子的生活層面,所以太子府又有典膳局,前面說有人掌管太子的膳食,那只是管食材,典膳局的典膳郎、主食和典食(具體炒菜的大師傅)則負責把食材做熟,送給太子吃之前,自己先嘗一下試毒。典膳郎3人,典食200人。
萬一較弱的太子吃壞了肚子,或不小心吹風感冒了怎麼辦?不用著急大喊請禦醫,太子府有藥藏局,藥藏郎和典膳郎一樣屬於正六品上階,底下還有侍醫典藥9個,藥童18個,負責看病配藥。
吃上面沒有問題了,還有穿、行,內直局和典設局負責太子的穿著、手里的傘扇,洗澡、灑掃、鋪棉被等事宜。
從六品下:然後,有個管鑰匙的,叫宮門郎。漏刻過了時間,太子宮內外宮門就要下鑰,晚上再不能出去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堆管筆墨紙硯的,管床上用品的,管首飾洗浴品的,管衣服破了縫縫補補的,管燈台蠟燭怎麼擺放的,搭理果蔬菜園子的,等等,加起來沒有100也有80個官階。各官階下的名額配置就更不用說有多少了。
這就是一個微型朝廷。
除了近身服侍的對太子的前途起不到什麼幫助,其他正式官員,基本都算太子的助手。盡管他們都屬於皇帝任免,實際上也是朝廷官員,但只要太子和皇帝相處融洽,他們就都是太子東宮僚屬。
正常情況下,保衛太子安全的,陪太子讀書的,在太子順利升級為皇帝後,都要跟著雞犬升天,成為新一朝的大紅人。比如唐順宗永貞革新重用的「二王」,就都是曾經的太子伴讀。
如果太子和皇帝發生矛盾,要二選一的時候,朝廷官員和東宮官署都要自行睜大眼睛選隊伍,就無所謂朝廷分屬了。
所以,太子有多大勢力,要看太子多有魅力,多得人心,完全不止於這些東宮官署。這不,《長安十二時辰》里,連唐玄宗最信任的宦官高力士、在西域的邊將皇甫惟明等不就是堅定的太子黨麼?
盡管李林甫依然會不斷放出排山倒海,太子一派還沒有出場的一眾官員也不是屍位素餐的,且看即將更新的劇集中,還會有什麼精彩激烈的鬥爭吧。
>《長安十二時辰》里,太子的勢力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