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的這些傳統美食,很適合在佳節裡大快朵頤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民以食為天。對於許多人來說,國慶長假生活的樂趣之一,就是可以大快朵頤美食。眉毛酥、雙河涼糕、柏溪潮糕、泥溪香糕、敘府糟蛋、合什面……喜歡上宜賓,或許就是因為它們當中的「一員」。如果您看著眼饞了,可以馬上「身體力行」地去品嘗一番!

宜賓的這些傳統美食,很適合在佳節裡大快朵頤呀 美食 第1張

  橫江鎮名小吃眉毛酥。

  眉毛酥:形似眉毛美觀趣致

  眉毛酥的歷史要追溯到清朝。1862年石達的紅顏知己韓寶瑩流落橫江,為糕點匠李老幺所救。韓姑娘聽說石達開在成都被「凌遲處死」,眉頭緊鎖,憂思成疾,鬱鬱而終。李老幺感念其癡心,便為其做出眉毛狀的糕點祭上,後又將這點心取名為「眉毛酥」。

  眉毛酥的稱號除了來自它形似眉毛,美觀趣致,外皮酥香,內餡化渣,紅黃間隔,色澤鮮艷,入口酥而香脆,甜而不膩外,還在於它繁復甚至神秘的製作工藝——首先用開水將一半面粉沖成糊狀的熟芡,另一半用熟豬油將面粉和轉,然後將水發面和油發面攪拌均勻,各分出三分之一。將其中兩份與赤紅、赤綠的色紅混合,再全部混合面粉揉合,從而形成三種色彩,成條分成小團,再壓扁加餡。餡用炒熟芝麻、花生米白糖、少量熟豬油混合。之後,再用手捏成眉毛狀,下入盛有豬油的鐵鍋炸酥,起鍋即成。

宜賓的這些傳統美食,很適合在佳節裡大快朵頤呀 美食 第2張

  雙河涼糕: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長寧縣雙河鎮上的千年葡萄井水加上傳統的製作工藝,造就了葡萄井涼糕的特別。如今,打破傳統外形和口味搭配的涼糕,更是使葡萄井涼糕家喻戶曉。經過「涼糕一條街」商家的積極研發,目前,雙河涼糕可選口味已近30種,造型也豐富多樣。

  不同口味的涼糕,用的糖不同,但必須是上好的白糖、冰糖或蜂糖,不能使用甜蜜素等其它甜味東西代替。糖有了,熬制的工藝也很講究。比如,傳統的紅糖涼糕,紅糖得切細後蒸化,然後再過濾,直到能起糖絲了,方可使用……一個環節都不能走樣,才是正宗的葡萄井涼糕。

宜賓的這些傳統美食,很適合在佳節裡大快朵頤呀 美食 第3張

  紅橋豬兒粑糯軟鮮香。

  紅橋豬兒粑:糯軟鮮香享譽四方

  江安紅橋豬兒粑以自身特有的鮮美可口享譽海內外,成為宜賓傳統特色美食。

  一個個豬兒粑晶瑩剔透,溫軟如玉,好似白白胖胖的小豬;品之,油而不膩,米香、肉香濃厚,回味悠長。

  江安縣紅橋鎮肥沃的山水土壤氣候,孕育了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的獨特糯米。很早以前,當地人逢年過節就用糯米製作各種美食,款待客人,供奉祖先神靈。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即位前被王莽追殺避難到紅橋,品嘗到了做成「豬」形供祭祀的糯米粑,讚不絕口,提筆命名為「豬兒粑」。至此,「豬兒粑」遠近聞名。

  在張獻忠「剿四川」時,兵荒馬亂,百姓生活十分困難,眼看著年關將近,按習俗需敬獻神靈,祈求菩薩保佑。但沒有豬、羊貢品怎麼辦?一位善良的老媽媽別出心裁,將家中僅有一點糯米,用石碓舂成米粉,捏成小豬樣,蒸熟後當「貢品」,呈放在菩薩面前虔誠祈禱。她的一片誠心感動了天地。從此,當地群眾疾病減少了,氣候風調雨順。大家認為「豬兒粑」有靈氣,其製作方法廣為流傳,經過多年的發展,成了宜賓知名小吃。

宜賓的這些傳統美食,很適合在佳節裡大快朵頤呀 美食 第4張

  用沙河豆腐製作的豐盛菜肴。

  沙河豆腐:香脆嫩鮮酥麻辣燙

  很多沙河人喜歡做豆腐、吃豆腐,豆腐的做法有很多,但沒有形成特色菜系。上世紀70年代後期,沙河人侯永寬對沙河豆腐做了一定的改良,受到很多客商、過路的駕駛員喜愛,由此,沙河豆腐菜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廣。

  製作沙河豆腐首先是精選本地優質黃豆,再用本地山泉在木桶中浸泡黃豆4小時左右,隨後用手工石磨將黃豆進行磨漿,磨漿後立即燒漿,燒開漿後第一道工序為打渣,接著加水,等燒開後又打渣,這道工序完後用麻布提漿,接著用水瓢把黃豆漿舀到土缸里面,用稀釋後的鹵水慢慢地滴入其中,並不停攪拌。這樣攪拌四五次後,豆腐已經成形。接下來用木制的鍋蓋蓋到土缸上,約10後分鐘把鍋蓋掀開,用木瓢舀豆花放入沙木制的長方形模具中,模具內放一塊麻布,面板上蓋壓緊,這樣鮮嫩的豆腐塊就成型了。

  沙河豆腐具有皮綿肉嫩、色澤純淨的特點。可烹制近百種美味菜肴,因其香、脆、嫩、鮮、酥、麻、辣、燙等特色,享譽西南地區及浙江、北京、廣東等省(市)的大中城市,其豆腐全席久負盛名。沙河豆腐不愧為一枝獨秀的「川南名肴」。主要有鐘氏豆腐、麻婆豆腐、雞哈豆腐、肥牛豆腐、荷花豆腐、黃金豆腐排、芙蓉豆腐、豆腐實景火鍋、香香豆腐等100多個品種,因而沙河鎮又享有「豆腐之鄉」之美譽。

宜賓的這些傳統美食,很適合在佳節裡大快朵頤呀 美食 第5張

  泥溪芝麻香糕異香濃鬱綿軟可口、甜而不膩。

  泥溪芝麻香糕:唇齒留香一個世紀

  清同治年間,一名遊方僧人來到敘州區泥溪鎮「川聖宮」,講經誦佛,並用當地盛產之物製作各類特色風味、工藝精細的佛家點心供於佛像前,「芝麻糕」便是其中之一。遊方僧人將其傳之於人,芝麻糕便被流傳了下來。

  到民國年間,岷江河畔的泥溪古鎮已是西去樂山,東下宜賓的水陸重鎮,商客雲集、市場繁榮。

  1904年,泥溪鎮上一條命叫「丁字拐」的老街上創立了溢香齋廖記糖果糕點鋪,以製作經營芝麻香糕為主,自此,鎮中老幼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芝麻糕,南來北往的客商也多購買芝麻香糕饋贈親友,久而久之泥溪芝麻香糕以濃鬱的異香和綿軟可口、甜而不膩的口感而聞名遐爾,成為當地一大特產。

宜賓的這些傳統美食,很適合在佳節裡大快朵頤呀 美食 第6張

  工人晾曬合什面。(莊歌爾 攝)

  合什手工面:拉面成絲工藝精湛

  合什手工面工藝,是敘州區合什鎮小鎮傳承千年的絕技,1986年獲得了世博會銀獎。2009年,手工面製作工藝申報為縣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2012年,合什手工面獲得宜賓市政府「宜賓名優特產」稱號。

  說起「合什手工面」的製作歷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那時製作方法簡單,僅是用手工揉面,搟面杖搟出簡單形狀,再用刀切,自做自用,不作商品流通。隨著時間的推移,合什面的製作祖師們發現將揉好的面拉成絲晾曬幹後能放置較長時間,可隨時食用,生產數量才逐漸提高。而這一階段的手工面被稱為「單柱面」。到了清末,人們對合什面的製作工藝進行了許多改進,將面條拉成細絲,用竹枝晾掛起來自然風幹,再進行簡易包裝進入市場流通,在川南一代名聲漸旺。由於當時製作手工面是取合什特有的地下泉水,其獨特的水質和精湛的製作工藝都是其它地方無法比擬的,最後只有合什手工面被保留了下來。

宜賓的這些傳統美食,很適合在佳節裡大快朵頤呀 美食 第7張

  敘府糟蛋曾是國宴上第一道開胃菜。

  敘府糟蛋:特色佳肴中華一絕

  它曾是國宴上的一道開胃菜,在新中國成立時,年產量就達30萬枚,最高年產量60萬。它曾盛極一時,不僅在國內許多大城市暢銷,甚至遠銷港、澳、日本以及東南亞一帶。它就是距今已有150多年歷史的宜賓傳統名特產之一——敘府糟蛋。

  敘府糟蛋以鴨蛋、醪糟、白酒等為原料,經過選蛋、洗蛋、敲蛋、裝壇、翻壇等幾十道工序,製作時間長達一年,通常需要儲存三年。糟蛋以其風味別具一格、全國獨有而成為中華一絕。它曾與五糧液、宜賓芽菜齊名同屬宜賓三寶,因其口感細嫩、味醇甘美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在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獎,1956年在全國食品展覽會榮獲「特色佳肴,中華一絕」美稱。

  文圖來源:宜賓新聞網、宜賓日報、宜賓晚報

  本期編輯:劉佳

  本期責編:張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