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了解更多請關注 西安城記
文=胡小刀
前言 | Preface
很多老西安人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西安曾爆發了最嚴重的「水荒」,一座城市在「喊渴」!
城記在《萬字長文說西安:幾十年來,西安為何一直「城運不濟」》一文中提到:現代城市,只有強大的製造業才是發展的根本。因為「八水繞長安」,西安成為「天府之國」;也因為缺水無力發展工業,為後來的西安發展帶上枷鎖。
如今,西安人喝著來自秦嶺堪稱「全國最乾淨的水」。2020年後,「引漢濟渭」將徹底解決水源問題。那麼,誰能為西安把握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
歷史 | 水是如何制約西安發展
比起成渝等西南城市來說,西安的一個弱點就是缺水。今天,很多新生代的西安人不知道,西安早就是中國極度缺水城市之一。
曾經的西安,八百里秦川,八水繞長安,水資源豐富。但是到了近代,很多河流皆已乾枯。1980-2005年,西安水資源總量23.4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234立方米,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2098立方米)的11.6%。陜西省人均水量還要1133立方米,西安低於全省水平。
興慶宮公園曾是西北最大的水景公園◎西大街遊民
國際公認,維持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需的人均水資源1000立方米臨界值。西安在2005年以前的水資源,低於國際正常生活臨界值。
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西安遭遇過多次水荒:工廠停產減產,高校被迫放假,人畜飲水困難,地下水遭瘋狂采掘,可以說盲目開采地下水,是導致大雁塔傾斜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種缺水,讓西安在改開以後,全國各地大力發展工業的時候,西安無力發展工業,因為缺水!
建國初期,西安曾經有一次歷史機遇發展大規模現代工業。當時,蘇聯決定派專家援建年產3萬輛吉斯150型載重汽車的工廠,時任重工業部長的陳雲建議,選址西安。
時任重工業部長的陳雲◎NEWS
但是,後來與各方專家商討後發現,「如果這個汽車廠全年的產量是3萬輛,電力就需要2.4萬千瓦,而西安只有9千千瓦,光建電站就需要幾年時間。另外,一年要二十幾萬噸鋼材,而石景山鋼鐵廠生產這麼多鋼鐵,要在5年或者6年以後。木材要用2萬立方米;而在西北砍木頭,山都要砍光。
還有運輸問題,每年的運輸量是100萬噸,而西安到潼關鐵路的運輸量不超過200萬噸,光汽車廠的原材料就夠它運的了。」於是後來選址長春,也就是現在的一汽。至此,西安錯失發展現代大工業的機會。
回顧 | 當年西安缺水的嚴重性
1969年夏,西安出現過第一次水荒,85%的自來水上不了樓,40%的地區定時供水。到1994年,西安缺水近50萬噸。
據統計,西安市境內年河川徑流總量約為24.87億立方米,豐水期徑流量占全年總量45%-56%,枯水期徑流量僅為全年總量的2%,且時有斷流現象,西安地下水資源量也僅有16.95億立方米。為了解決用水問題,西安市先後建成四期供水工程,形成以地下水為主,地面水為輔的全市供水水源。
1952年10月1日,西安市第一座自來水廠投產,日供水能力2000噸,使3.6萬人喝上了自來水。此後,又開辟了滻灞河、灃河、渭河、灃渭交匯處四個水源地,修建淨水廠5個。先後開發近郊和滻、灞、灃、渭4條河沿岸地下水,打深機井200多眼。此外,工廠、機關、學校的自備井竟有1000多眼。
排隊等候接水◎資料圖
即便如此, 1995年西安還是爆發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水荒。1995年夏季,西安數十家工廠因無水而停產,多所高校因水荒而提前放假,數十萬居民在缺水中度日,古都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水荒危機。
人們半夜起來排隊接水,職工上班回家帶水做飯,高價水沿街叫賣,一車水賣到280元。大學給學生發冰棍解渴,甚至不得不提前放暑假緩解水荒……曾經擔任過水利部部長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英來西安視察,發出了「搶救西安」的呼聲。
由於長期單一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 灃、灞由上世紀50年代的年均斷流30天左右分別增加到斷流113天和255天,水源井取水量以2%的速度衰減;水位下降引發地面沉降,最大水位下降達80米。
從鐘樓眺望報話大樓◎NEWS
位於市中軸處的鐘樓,平均年沉降率從1960年的6毫米,增加到1987年的32.2毫米。尤其是東郊一帶地面裂縫有11條之多,總長達70餘公里。
同時西安自身污水處理設施的不足,大部分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除了灞河,市屬的14條河流中下遊全部被污染,地下水4項指標超標,並且西安市的污水排放量還在一直增加。可以說,「搶救西安」絕非誇大之詞。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西安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水資源的解決史。只有解決水荒問題,才能保證西安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
方案 | 西安水荒的緩解
在現代社會,水同電、氣一樣作為城市的三大動力能源,是一座城市存在和發展的生命線,為解決缺水,西安上馬眾多引水工程。
1980年,西安開始用大峪水庫為護城河供水,用石砭峪水庫向城市供水。1986年,國家計委批復了《黑河工程引水計劃書》,1987年黑河引水工程破土動工。
石砭峪水庫實景航拍◎攝影/劉強(城記版權)
199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佩成教授遞交了《群峪協井兩水並用——關於完滿解決西安供水水荒問題的建議》,提出在保證農業和當地用水的情況下,每年只要從用秦嶺的石砭峪等峪水引水2.6億立方米,再加上境外引石頭河水9000萬立方,形成相當規模的「群峪引水系統」。
每年共得地面水3.5億立方米,日均96萬立方米,約為當時西安自來水日供水量的1.5倍,可以極大緩解西安水荒。
2001年西安黑河水利樞紐主體工程竣工投入運行,西安「水荒」自此得到緩解。另外,由於黑河引水工程的建成,也減少了西安城市對地下水的開采量,,從而減少了西安市地質災害的發生。
為徹底告別「水荒」,陜西啟動了第一個穿越秦嶺的南水北調工程——引乾(乾佑河)濟石(石砭峪)調水工程,完工後每年乾佑河可向石砭峪水庫供水3000萬至5000萬立方米,再加上石砭峪流域每年5000萬立方米的供水能力,每年可向西安供水一億立方米,約占西安市用水量的1/3。
▲大雁塔不同年份傾斜情況,2008年以後才回正。
2020年,引漢濟渭工程(從陜南漢江調水到渭河)一期將完工,屆時大西安發展將擁全面的水保障。
引漢濟渭工程又被稱為陜西南水北調工程項目,是陜西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水利工程。它不僅是陜西水利史上的最大工程,也將成為大西安發展的「水動脈」,堪比鄭國渠對於大秦帝國的作用一樣,將為大西安的生活工業、工業用水提供重要保障。
引漢濟渭工程建成後,總調水規模15億立方米,相當於100多個西湖的水量,受益人口1400多萬人,將為解決關中、陜北長期缺水問題提供工程基礎。
根據官方數據,工程建成後將惠及兩千多萬人口的生活及工業用水,同時將歸還原被大量擠占的300-500萬畝耕地農用水。此外,可有效改變關中超采地下水、擠占生態水的狀況。那麼,這一次誰將能把握西安的發展機遇?
『城記大講堂○城記圓桌』
基於專業、深度角度,『城記』形成十多年城市研究報告——《西安城變》專題。2019年,聚焦城市、行業、建築等領域,『城記大講堂&城記圓桌』陸續開啟。請關注『城記』下期獨家專題:《發現西安水源地:石砭峪水庫親歷者採訪!》
▶萬字長文說西安系列:
上篇:近幾十年來,西安城為何一直「城運不濟」
中篇:王永康的「經濟遺產」:這兩年的西安之變
下篇:寫給未來西安「一把手」:西安的七個挑戰
文=陜小刀
©內容聲明:部分圖片來自公開信息,轉載請註明
投稿及聯繫:150 336879(微信)
與西安城記一起,見證西安新未來
這個「世紀工程」,它將給大大西安帶來什麼根賦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