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1張

SONY的入耳式耳機一直保持技術上的跟進,在動鐵入耳不斷普及的時候,SONY就跟進,將高端入耳的單元確定在動鐵而不再是單一的動圈上,並且開發了自家的單元,而不是用市場上常見的樓氏單元。自從MDR-EX1000之後,就沒有更新過高端純動圈的入耳耳機,而轉向一門心思研究動鐵和混合式的圈鐵耳機。

不過SONY在動鐵耳機上的路,是布滿荊棘的。作為一個XBA-40一路走來的SONY動鐵信者,筆者也可以說是見證了SONY在動鐵耳機技術上的成長與艱辛。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2張

說到SONY的動鐵耳機,筆者第一款體驗的的已經是SONY的第二代多單元動鐵XBA-40。XBA-40在SONY第一代多單元動鐵XBA-4的前提下進行了一些改進,讓一個單元成為了「重低音單元」,沒有電子分頻器,利用物理的分頻特質完成分頻,聲音的立體感強,解析出色,但也有很多問題,中音相對凹陷,低音雖然做到了清晰的層次和量感、彈性兼備,但中音高音的表現卻讓XBA40的整體音色相當不自然,細節表現呈現出了老動鐵的那種過分突出細節的風格。

之後幾年,高端入耳式耳機已經開始從多單元動鐵轉向了圈鐵混合單元的結構,可能廠家發現,動鐵要做出飽滿真實的低音,簡單來說,需要堆單元,單元堆多了,調音、分頻的難度直線上升,用圈鐵可以相對簡單的解決低音質感量感的問題,但是圈鐵也帶來了新的麻煩,動圈和動鐵音色的不一致,導致最後的聲音完成度還是難以提高。

展開全文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3張

SONY也跟進了圈鐵,第一款XBA-H3,當年售價高達4300人民幣,1年多跳水到1800左右,筆者果斷入坑弄來一條,整體完成度,個人認為比XBA-40強不少,更加大眾化的調音,更加飽滿自然的低音和人聲,讓XBA-H3可以聽更多類型的音樂。而XBA-40個人覺得只適合大編制的樂曲,流行歌曲只能說氛圍感不錯,但人聲難以接受,有金屬質感。

但XBA-H3比起當時流行的圈鐵,從現在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優勢,真正完成度更高的產品,是之後推出的XBA-Z5。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4張

XBA-Z5的腔體要比XBA-H3要小不少,佩戴雖然依然被吐槽「隨身碟塞耳」,但依然比H3撐得耳朵滿滿的感覺要好不少。XBA-Z5在高音、中音上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然而低音卻是Z5的雙刃劍。Z5的低音非常厚實,下潛也很猛,問題出在總體的速度感偏慢和量感太大上,量感大的低音量,也是雙刃的,同時帶來很好的氛圍感,這種氛圍感,明確是EX1000所沒有的,但也帶來了相對臃腫的聽感,所以XBA-Z5很多玩家覺得,平衡和換線是必不可少的,有條件的話還要用EQ調節低音的量感,Z5就是一個非常棒的聽感型塞子,並且素質也很高,尤其是那種鬆弛柔和的高音,非常中毒。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5張

XBA-A3,當時定位是Z5的下位產品,但個人覺得素質聽感都比Z5更加均衡,更適合人聲流行,也是一枚好塞子。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6張

之後,SONY在推出MDR-EX650之後,又整合了一些技術,推出了新技術整合下的XBA-300AP,確實令人沒有想到。XBA-300AP個人覺得是一個流行向調音的女聲塞,但作為女聲塞,有的時候聽感又太過刺激,不太好伺候。XBA-300的聲音有些老動鐵的感覺,不過整體風格還是更加自然的,只是調音偏刺激。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7張

XBA-N3應該是SONY結合了新開發的單元的技術,讓自家研發的單元小型化之後推出的一個面向大眾的型號,個人覺得做到了A3的全方位升級(包括佩戴等)。就均衡性來說,N3個人認為是超越Z5的。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8張

之後,由SONY的某個獨立部門主導的JUST EAR作為SONY的第一款專業定制耳機系列,由EX1000的開發者松尾伴大親自監制,每一只JUST EAR都可以做到量身定制,定制喜歡的聲音,不過筆者還是沒有機會一聽這款定制機型。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9張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10張

再之後,SONY推出了新的監聽系列IER-M9和下位型號的M7,和音樂欣賞走向的旗艦IER-Z1R,IER這是一個全新的系列,可能SONY會放棄原先的MDR-EX系列的監聽耳機,或者等待時機製作超越EX1000的旗艦動圈。

筆者是M9的用戶,它採用5單元純動鐵,作為一個XBA-40一路走來的SONY動鐵信者,筆者也可以說是M9真的得到了極大的認可,這一次筆者可以打足底氣說,M9真是一耳朵超越EX1000的水平,可惜,就音色和調音走向來說,還是沒法完全代替EX1000,也許JUST EAR的監聽型號,更適合超越EX1000的定位。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11張

IER-M9作為監聽定位的產品,一改Z5那種濃鬱的調音,聲音乾淨利落,高音上有著一定的顆粒感,極高音柔和,解析力不錯但不會顯得不自然,中音是最秒殺EX1000的地方,飽滿而有力,人聲位置近,人聲帶著一絲顆粒感,這種顆粒感效果是兩面的,會讓一些人聲聽起來更加有質感,比如男聲更加滄桑,女聲更加有感情,這種感覺是平滑無比的,油潤的人聲做不到的……但也並不是所有的人聲,都適合這種顆粒感。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12張

M9的低音做到了松軟的聽感,下潛不錯,氛圍感是沒有Z5出色,但是更加準確,確實是符合它監聽的定位。M9的低音速度偏慢,但不會顯得拖沓,彈性和那種隆隆感,沒有圈鐵來的棒,喜歡泛響餘韻充足的低音,M9並不能做到,但會讓絕大多數的歌曲滿意。

M9比起EX1000,聽感是偏向中下盤的,整個下盤明顯的紮實,又不會像Z5那樣臃腫,整體保持著線條感不錯的聽感,紮實穩重,卻不會缺乏解析感。M9不突出高音,因此不突出整體的透明感,高音做到了柔和不刺,聽感甚佳。

M9的立體感明顯超越EX1000,屬於聽多M9,一下子就回不去的那種水平,符合實際成交價格6000檔次的定位。

M9的動態表現不錯,但不適合大動態的音樂,聲場並不是特別特別大的那種,但絕對沒有擁擠感,在這個價位來說,顯得有些平庸,但不會令人失望。聽大編制的樂器還是差點意思,個人認為適合小編制的樂器和流行歌曲。

M9人聲靠前,量感多,感情控制適中,人聲不毒,但是飽滿度和不錯的解析力,讓它部分歌曲很好聽。M9整體在通透感、解析力,氛圍感上作出了權衡,並且取得了平衡,泛用性很不錯,男聲女聲,樂器都好聽,但不會過多強調它的音色,確實是一只非常合格的監聽耳機。

厚積薄發的突破,侃談Sony動鐵耳機的發展,細說不再Sony味的M9 遊戲 第13張

筆者見證了XBA40奇怪的音色,到如今M9全面超越EX1000的素質,盡管音色上已經沒有EX1000這麼迷人,但是作為一個監聽耳機,確實做到了中正,自然,平衡的聽感,並且在濃鬱的調音方面還留了Z1R這個塞子,可以說SONY確實已經將自家開發的動鐵耳機和圈鐵耳機,做到了一個符合自己高價格的水平,這之間的進步,又有多少玩家知道呢……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