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嘎拉哈」抓出新年福氣——瀋陽錫伯族大眾傳承300多年民俗遊戲迎春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新華社瀋陽1月17日電(記者石慶偉、於也童)17日,正值中國北方農歷臘月二十三「小年」。歡快鑼鼓聲伴著清脆的「嘎拉哈」骨頭撞擊聲,近百名錫伯族村民相聚在瀋陽市沈北新區興隆台街道四龍灣村,舉行一場年味濃濃、傳承了300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動——「抓福迎春」錫伯族傳統「欻嘎拉哈」大賽,期盼抓出新春好福氣。

「錫伯族欻嘎拉哈」已列入遼寧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記者在現場看到,上午不到9點,身著五顏六色錫伯族傳統服飾的錫伯族村民,從附近四鄰八村趕到四龍灣村內「欻嘎拉哈非遺傳習基地」。參賽者團團圍坐在地面的氈子上,先將200個「嘎拉哈」擺開,再將一個個金屬小球拋起,迅速抓起氈子上的「嘎拉哈」。

「金屬小球叫‘碼頭’,在‘碼頭’落下並接住之前,看誰抓的‘嘎拉哈’最多。」74歲的參賽村民張慶田告訴記者。「碼頭」上下紛飛,選手們眼疾手快,摟、抓、取、拿等各類絕活兒爭相上陣,引來聲聲喝彩,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輸贏並不重要,比賽主要是圖個喜慶熱鬧,聚在一起迎新年。」張慶田說。從小就玩「嘎拉哈」的張慶田練得一手好活兒,近年已連續獲得瀋陽市少數民族運動會欻嘎拉哈比賽的三屆冠軍。

「嘎拉哈」是錫伯族對羊、豬等動物關節上的一種骨頭的稱呼,抓「嘎拉哈」的「抓」土語變音為「欻」。據民俗學家考證,「欻嘎拉哈」遊戲是古代漁獵生活的產物,錫伯族先民捕到動物後,取出動物腿關節上的‘嘎拉哈’保存下來,在北方漫長寒冷的冬季,在熱炕頭「欻嘎拉哈」,給錫伯族群眾帶來了樂趣,成為一種特色民俗文化。

瀋陽市沈北新區是全國最大的錫伯族聚居區之一。「沈北完整保存了‘欻嘎拉哈’、剪紙、射箭等特有民俗,群眾基礎非常廣泛。」沈北新區錫伯族嘎拉哈協會會長關忠占說。

沈北新區加大錫伯族民俗文化挖掘、傳承、保護力度,建成各類非遺傳習基地十餘個,推進非遺文化項目「進校園、進農村、進家庭」,豐富群眾節日生活。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