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人類與遊戲
昨天寫字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需要遊戲?從直覺上,遊戲似乎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沒什麼必然的聯繫,但就現實來看,遊戲幾乎與人類密不可分,如今的遊戲產業龐大想像,從嬰兒的搖搖鈴、到各種各樣的電子遊戲,從體育賽事到形形色色的娛樂項目,幾乎所有人都深陷其中,而且樂此不疲,曾有一種人類滅絕可能性的說法,說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你正在螢幕前打遊戲時,突然螢幕上彈出一行字幕,由於你忙於遊戲,世界上最後一名異姓已經死亡,因此······固然是種玩笑,但也說明遊戲對人類深刻地影響。雖然也有人對此憂心忡忡,但換個角度看,人們能將大量的時間精力花費在遊戲娛樂上,不正是現代工業文明帶給人類相對豐富的物質,生產力的提高也讓人們擁有了更多的閒暇,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不正是一種幸福嗎?再稍做思考,似乎人類和遊戲並非如此簡單,因為遊戲並不是近現代才出現的事物,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商周時期,就已經有弈棋的記載,古埃及的壁畫上有擲骰子的圖像,而現代奧運會眾所周知起源於2000年前的古希臘。
更早的雖沒有文字記載,但在我國6、7千年的文化遺址中,許多都出土過陶式的陀螺,在國外的許多地方也出土了許多投擲玩的小石球,被作為是可能最古老的兒童玩具。
似乎在人類誕生之初,便已經離不開遊戲,在環境惡劣、生存困難的原始場景下,人類為什麼還要制作哪些遊戲玩具?只能有一種客觀推測,遊戲是和他們生存發展息息相幹一件事。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發現對這一問題關註研究的人還不少,而且許多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古希臘的柏拉圖就提出藝術來源於遊戲,康德、席勒、弗洛伊德、皮亞傑、包括我國的王國維等等都曾探討過人類與遊戲的關係,而且形成了哲學、心理學、生物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成果,看到這些名字,頓時不敢再胡思亂想,只能將這些成果簡單說明下。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低級物種一旦出生,僅需依賴天生的本能便基本能獨立生存,但越高級其需要的技能就越多越龐雜,就需要後天的學習培養,而人類作為最高級的動物,這一點尤為明顯,大部分動物出生不久就會行走奔跑,但人類光學會走就需近一年的時間,而要成人需要近二十年的時間,在這一相對漫長的模仿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各種各樣遊戲,說,遊戲就是對成人客觀世界的模擬,小男孩喜歡玩弓箭,而小女孩都會過家家,似乎很能說明這一點。心理學家則多從欲望角度分析,遊戲就是過剩精力的一種釋放或發泄,從而獲得愉悅滿足某種欲望。哲學說法自然就更形而上,遊戲是對自由的追求,是審美的開始,是人類區別於動物標誌,沒想到遊戲竟然有如此高大上的作用。社會學則多從合作、對抗等群體關係的角度對遊戲進行分析,甚而提出遊戲化社會正在來臨,而社會也將呈現遊戲化的發展趨向,是在說網紅和川普嗎?
盡信書不如無書,看的越多似乎越不清楚自己想說什麼,按王國維的說法文學本就是遊戲的一種,是自由的伸張,不知所雲也該是一種自由吧。
人生最高、最完美的境界就是遊戲,只有當人遊戲時,他才是完整的人。——席勒語。
>人類為什麼離不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