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誘導未成年人遊戲”氪金”,家長投訴未果,社會責任感安在?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烈日炎炎,孩子們的暑假開始了。而讓家長最鬧心的就是,孩子們過度沉迷遊戲,甚至偷偷充錢打遊戲。

最近,在新浪黑貓投訴及21CN聚投訴上,有大量家長反饋自己的小孩通過vivo應用商店下載遊戲,為遊戲充錢。在被家長得知後,家長與vivo手機客服聯繫要求退款,vivo客服拒絕退款。

vivo誘導未成年人遊戲

vivo誘導未成年人遊戲

「防未成年人遊戲沉迷」監管刻不容緩

根據MobData公布的《2018未成年人玩家調查》,大陸未成年人玩家數量目前占據了整個玩家群體組成規模的11.8%。

早在2014年,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調研時就發現,未成年人接觸網路遊戲的比例是66.3%。2018年6月對外公布的《未成年人涉網刑事案件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在未成年犯中,「沉迷網路」的占85%。

vivo誘導未成年人遊戲

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成癮逐漸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何推進遊戲行業針對未成年人保護刻不容緩。

手遊在發展過程中,主要誕生了四種盈利模式,分別是:下載收費模式、遊戲內購消費模式、內置廣告推廣模式和遊戲衍生品周邊模式。

其中遊戲內購消費模式因為成本低、利潤高,成為目前手遊行業中最主流的盈利模式。所以遊戲開發商在遊戲製作上會極盡所能的在遊戲內設置「付費點」。而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很有可能落入遊戲商家的「陷阱」,引發糾紛。

從家長的投訴材料中,一些小孩付費頻率非常高,也進一步說明,這些遊戲設置的「付費點」多,遊戲開發商用盡手段讓玩家「氪金」,這對於沒有辨別能力的未成年人來說,非常容易「上當」。

vivo誘導未成年人遊戲

遊戲中多設置「付費點」是遊戲研發商之過,但是vivo輔助用戶繞過遊戲研發商設置的實名認證就能充值,卻是vivo之過。

從法律上來講,八歲以上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未成年人出現大額充值,則認為該行為超出了未成年人年齡和智力狀況,如果沒有經過法定代理人同意,這種充值的行為是無效的,所以這個錢是可以退的。

從多個家長投訴vivo的情況來看,vivo態度堅決,且以已經消費為理由拒不退款,可謂是「店大欺客」。

所以,針對家長投訴無果的情況,建議家長走法律途徑。早在2016年,就有未成年人起訴遊戲公司的案件發生,且起訴對象還是業內巨頭騰訊公司,此案當時被稱為「未成年人起訴遊戲公司第一案」。後案件影響大,最終騰訊公司和當事人達成和解,退還全部充值費用。

但是從實踐情況來看,由於管轄權爭議等問題,討回未成年人私自在網路遊戲中的大額花費並非輕而易舉。

未成年人擅自為網路遊戲充值而產生的糾紛時有發生,有能力、有精力願意通過法律途徑尋求幫助的家長畢竟是少數。

但是其案件引發的呼聲及輿論也開始引發遊戲開發商的注意,倒逼遊戲開發商改進。

比如,2018年騰訊遊戲官方推出了「未成年人遊戲消費提醒」業務。官方表示,用戶使用QQ登陸的帳號在騰訊遊戲中30日內消費累計達到500元或以上,該業務主打聯繫相關支付帳戶的所有人進行確認以及提醒。

據騰訊負責人介紹,騰訊在推出限定500元的「未成年人遊戲消費提醒」功能一個月後,受平台保護的未成年人,相比為保護前一個月平均遊戲時長下降25%,充值額度最高下降37%。

此前有媒體在調查未成年人遊戲「氪金」問題時,針對未成年人衝動消費,多家遊戲企業的回復普遍是「家長投訴就退款」,並給出了官方客服的投訴途徑。

而面對那麼多家長投訴,vivo作為遊戲發行推廣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卻對投訴置之不理,社會責任心何在?

在針對未成年人防沉迷管理上,家長、社會、企業都有義務做好監管。家長有義務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建立正確的消費觀;社會應該監督行業規範化發展;遊戲發行環節中的每個企業都應做好防沉迷機制,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枉顧社會效益。

2016年,2017年年度十大科技自媒體優秀作者。互聯網風雲榜已入駐百度百家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雪球、搜狐IT、天天快報、新浪看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UC大魚號、天極自媒體、創業家、億邦號、金評媒、艾瑞網、驅動中國、品途商業評論等專欄作者,各大專欄平台粉絲覆蓋量超100萬。文章轉載商務合作,加微信:jiangyahui033

vivo誘導未成年人遊戲

vivo誘導未成年人遊戲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