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被人欺?讓孩子的善良帶點鋒芒,避免「道德綁架」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愛默生說:「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就等於零」。

很多人的善良只是做好自己,而沒有去幫助需要的人,哪怕那些困難的人向我們求助。

在孩子們的眼中也是如此,他們隻知道那些困難的人是需要幫助,但是多數孩子們的善良是有了,卻缺少善良的「鋒芒」,也就導致他們的善良暗淡無光。


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位寶媽分享有關她兒子的一個小故事。

以前帶孩子出門坐公車車的時候,孩子不懂得讓座,寶媽總會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讓座,孩子久了之後,確實也會學會讓座,當遇到車上有需要幫助的人時,孩子都會主動把座位讓出來,自己站著。

後來孩子自己做公車車,寶媽在車站等孩子下車,那天孩子下車之後,抱著寶媽就哭了,孩子說車上有人罵自己沒有道德,還說孩子沒有教養,就因為孩子行李多,不方便讓座。

這次道德綁架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孩子很長一段時間乘公車車回家都是站著的,不管自己身上的行李有多重,也不管車上有沒有座位。

寶媽很後悔也很鬱悶,後悔不應該教孩子過度善良,也鬱悶孩子的善良有錯嗎?

寶媽沒錯,孩子更沒錯,其實這是一些內心險惡的人對孩子的道德綁架。給你讓座是情分,不給你讓座是本分,而且孩子也是弱勢群體,這些座位也是孩子應該坐的地方,讓不讓座是孩子的權利。

但這其實只是一小部分人會有這樣的覺悟和道德,現在多數的孩子「道德弱化」十分嚴重,不僅是一些老人倚老賣老,一些孩子也以自己的年幼,而「肆無顧忌」,更不懂得去幫助別人。

一、為什麼很多孩子「道德弱化」嚴重?

一些家長給孩子的家庭教育是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讓孩子管好自己,自己優秀就夠了。

這些家長可能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加關心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不要過多的去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又或是家長們擔心孩子因為善良而受到委屈……但是家長們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會讓孩子的「道德弱化」更加嚴重。

家長的攀比心理也會誤導孩子,讓孩子變得自私,喜歡攀比的人是自私的,看不得別人好,更不會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攀比心理很容易導致孩子缺少道德意識。

二、真正的善良,是有原則的善良

我們接受用道德來約束孩子,幫助孩子成長,但是我們拒絕道德綁架。

家長們要引導孩子,讓孩子形成真正的善良,而不是沒有底線的吃虧受委屈,很多心懷叵測的人,就是看中孩子們的善良,而去陷害孩子。

善良也有原則,善良更是我們主觀的意願,而不是被迫的去給與。

三、家長如何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善良教育

1. 對於孩子的「善舉」給予獎勵和鼓勵。

孩子需要有更多的鼓勵,家長們的肯定和支持是孩子們最大的動力,家長們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誇獎和表揚。

對於孩子的「善舉」,家長們要給與獎勵與支持,哪怕只是孩子一個「善良的想法」,家長們都應該去誇獎孩子。

而對於孩子沒有能力去完成的「善舉」,家長們也可以去幫助孩子完成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們的支持。

2. 讓孩子學會感同身受,鼓勵孩子樂於助人。

家長們要引導孩子學會感同身受,讓孩子學會「共情」,讓孩子感受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的感受。

同樣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感同身受,也能讓孩子懂的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父母。

家長們也要鼓勵孩子樂於助人,積極的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 家長們更應該做好榜樣。

家長們的行為方式和觀念,往往會成為孩子最初的行為觀念,影響著孩子的將來的發展。家長們要做好表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給孩子一個方向,讓孩子知道善良應該怎麼做。


家長們要鼓勵孩子的善良,也要引導孩子適度善良,善良不是無底線的謙讓和犧牲,善舉也不是無條件的付出和幫助。

善良的人應該得到尊重和關心,而不是善良的人就應該被挖掘殆盡,也變成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願我們心存善良,也被溫柔以待。

(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註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人善被人欺?讓孩子的善良帶點鋒芒,避免「道德綁架」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