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養育男孩(ID:breedboy)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孩子越大,越難搞定。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父母無奈的聲音近乎絕望:
你能不能不要天天玩手機遊戲?
你能不能好好吃飯,不要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
你能不能不要總是在外邊打架?
可以少吃一點零食嗎?
可以不要買這麼多個玩具嗎?
……
最後還會加一句:你帶了耳朵嗎?上次你不是答應得好好的嗎?
可是,我們自己做得怎麼樣呢?
我們曾經答應過孩子的事,都能做到嗎?
有人說那些不守承諾的父母是「撒謊式」育兒。
是什麼樣的呢?
在知乎上,有一位父親的求助上了熱搜。
原貼是這樣的:孩子五年級,以前成績穩定班級十名左右,我和媽媽一直不是特別滿意。
孩子特別愛網路遊戲,期末復習時提出考進班級前三給遊戲充588行不,想著鼓勵他進步就答應了,也沒想能考到。
可是今天出成績真的考了個第三名,我和孩子媽媽很高興,但是給11歲孩子遊戲里充500多塊錢我覺得是害了他啊,後悔當初允諾的太乾脆了,怎麼辦。
不是心疼錢,去遊樂場,買書,花多少都沒事,這充值遊戲真是不情願啊?
您遇到過類似情況嗎,怎樣做更好更對,歡迎給建議,謝謝。
可以看到這位爸爸的糾結,可能很多父母能感同身受。
有時我們為了讓孩子做到某一件事,急匆匆地去許諾。
結果發現不合適,就想著反悔。
如果你是這位爸爸,又會怎麼做?
平時,又是怎麼做的呢?
我曾見過一個非常讓父母頭疼的孩子。
她和周邊的小朋友都很難相處。
因為只要見到想要的東西,必須馬上拿到手,哪怕是別人的玩具,哪怕大人承諾說買一個給她,說什麼都不會松手。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她的爺爺奶奶奶奶經常哄騙她。
比如為了讓她回家,而她又不想回去,想繼續玩。
這時候她奶奶就會抱起她說「你媽媽回來了,給你買了好多好玩的,快點回去。」
剛開始我發現她很樂意回去。
當然她媽媽在外邊上班,根本就沒回去。
還有很多的版本,比如「我們先回去,等一會就來」
結果從來沒有馬上就來這回事。
大人以哄騙為樂,孩子已然分不清哪句話是真的?
後來,我發現這個奶奶無論說什麼,孩子都不聽。
結果就是被強行抱走,非整聽話不可。
幾乎所有說不通的孩子,都有過被大人無數次哄騙的經歷。
只是小小的他們不能講述內心的感受而已。
有媽媽說,有時候是我忘記了兌現承諾。
而且後來也給孩子道歉了。
千萬不要以為道歉能解決問題啊!
父母如果沒有從基本的態度上進行反思,並且去改變的話。
最後孩子將不再信任你。
你給的零食他恨不得一口氣吃完。
你打開電視機,他不相信吃完飯給他看的承諾,所以你關機他就哭。
因為失望過的孩子,更不願意等待。
因為他們覺得即時滿足才是實實在在的,等待只會被忽視。
長期如此,會養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假如父母自己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還記得有一次,我在書房看一部很早就想看的電影。
兒子就跟奶奶在客廳里看動畫片。
平常是規定了電視時間的,如果孩子沒有遵守,我會提醒,那天我自己在看就忘了。
結果當我過去提醒他超時了,要兒子關電視機時。
沒想到小家夥直接來一句「爸爸,你不是也看了很久嗎,為什麼我就不行?」
我也是一時語噎。
我知道孩子總是在看著我們,學著父母的行為。
特別是男孩子,喜歡模仿父親的一舉一動。
而且你會發現,自己說的話,有時候忘得幹乾淨淨,可孩子卻記得很清楚。
比如有時答應帶孩子一起看一部電影,或者一起去河邊上騎車。
自己一忙就忘掉了,可孩子卻一直記得呢。
父母覺得是隨便說說,可孩子卻覺得這是一種承諾。
別讓孩子總是等待你那個幾乎從沒來到過的「下次」。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需求,父母習慣性地回復「下次吧」
剛開始,孩子會期待下次的到來,所以不會鬧。
「媽媽,我想去坐摩天輪。」
「下次吧!媽媽太忙了。」
過了一周,孩子又問。
「媽媽。你上次說帶我去坐摩天輪的。」
「唉,最近爸爸也沒時間開車載我們去,你知道有那麼遠。」
「我們可以坐車去。」
「但那要很久的時間,好麻煩,要不下次,下次媽媽一定帶你去。」
有時,孩子期待跟爸爸去外邊玩一場。
也是經常遇到這樣的對話。
這樣的承諾太多,孩子就會從充滿期待到質疑(爸媽是不是愛我的,他們的工作不是更重要嗎),最後又從質疑到失望(看來我的想法是對的,爸媽沒有那麼愛我)。
而對小小的孩子來說,沒有人開導的話,性格會變得消沉,或者叛逆。
如果父母還沒有發現這樣的變化,就會愈演愈烈。
你也許覺得孩子沒有那麼在乎你的話。
因為他們看上去好像更喜歡跟自己的玩具說話。
更暢想著自己的未來。
可是,孩子內心卻一直會不斷確認父母之愛。
思想家羅素在幸福之路里寫道:
(父母喜歡孩子)這種愛對於孩子的幸福至關重要,但他並不看重它。孩子更想像著大千世界,想像著他的歷程中的冒險,想著他長大後將碰上的奇遇。不過,總有這麼一種感覺存在於所有這些對外界關注的背後,這種感覺是:一旦災難臨頭,父母就會盡其愛心來保護他。
不管出於何種原因,一個缺乏父母之愛的孩子,很可能膽小怯弱,不愛冒險,他總感到懼怕,不敢再以歡快的心情去探究外部世界。這樣的孩子可能在令人吃驚的小小年紀里就開始了對生與死、人類的命運等問題沉思默想。他變得性格內向,鬱鬱寡歡。
所以你會看到那些常常失望的孩子,都慢慢變成了這個樣子。
看上去讓他們失望的是一次次的承諾,實際上是一次次發現自己不被重視,不被愛。
其實父母真正的付出,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最怕的就是有的父母明明不願改變,但是卻跟孩子說我愛你。
假如你的愛總是虛妄的口頭承諾,出爾反爾。
孩子會不再信任你。
這時候,你的承諾變得一文不值。
你的管教變得毫無用處,甚至充滿了諷刺意味。
我們常常會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東西上。
比如自己喜歡的物件,只要你喜歡就會細心保管,呵護,幾年後還是新的一樣。
我們種植花木,喜歡的話也會常常澆水施肥。
對於孩子,更要花費更多的心血去陪伴。
而不輕易許諾,不違背許諾,應該是父母送給孩子的一份心靈禮物。
作者簡介: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係建造知識,新書《剛剛好的養育,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熱售中,歡迎關注。
–end–
想省心養娃?
快戳原文跟兒科醫生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