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感覺有液體正在往羊水裡流動,熱熱的,像一股暖流,我想,一定是成功了!」手術過半,躺在臺上的二孩媽媽蘭女士,睜開了雙眼,身旁站著的是主刀醫生、浙大婦院胎兒醫學專家溫弘副主任醫師。
4月底,這場浙江省第一例在孕媽媽肚子裡進行的胎兒胸腔積液分流術,救了蘭女士還未出世的寶寶。
「2180克,男嬰!」這兩天,在浙大婦院安全產下二寶的蘭女士,領到了孩子的第一張「成就單」:胸腔積水大幅減少,腹水消失。
胎兒胸腹腔積液威脅心臟
懷孕28周收到寶寶病危通知
去年底,剛得知懷上二寶時,蘭女士欣喜若狂,那時的她沒想到,日後會面臨要不要放棄寶寶的重大抉擇。
「產檢一直挺正常,孕28周做B超,醫生突然告訴我,孩子的胸腔和腹腔裡出現了大量積液。」浙大婦院的專家們很快組織B超會診,檢查後判定孩子沒有存在其他發育異常。但此時左側胸腔大量積液導致左肺膨脹不全,加上腹腔積水,已經對寶寶的心臟產生很大的壓迫風險。
孩子能不能保,要不要保?一道難題橫在蘭女士眼前。
如果放任發展,寶寶的胸腹水持續擴散,導致心衰,胎死腹中是遲早的事;如果此時直接剖腹產,寶寶孕周太小,生存幾率很低。
只剩下一個辦法:通過宮內手術,將胎兒體內的胸腹水引到羊水中去,盡可能讓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多呆一些時間。
但穿過媽媽的子宮,為這麼小的胎兒實施胸腹腔積液手術,浙江省尚無先例,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根據文獻報導,成功率僅在60%左右。
懷孕29周時,蘭女士決定,留在浙大婦院搏一搏。
「孩子,我們是來救你的啊!」
醫生術中對胎兒溫柔喊話
「寶寶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把他當成一個‘人’來看待,必定盡全力搶救。」這是一個重要又困難的手術,蘭女士忐忑過,矛盾過,但溫弘的話給了她信心。
浙大婦院胎兒醫學專家團隊討論後,確定了穿刺手術方案。術中,醫生需要將一根細細的管子穿過媽媽肚皮,紮進寶寶嬌嫩的小身體,術前提前定制和仔細考量。
蘭女士的手術定在了孕32周,溫弘主刀,超聲專家潘嬌娥等現場配合。為了讓寶寶的預後情況更好,浙大婦院新生兒科副主任朱佳駿,也在手術室全程監測寶寶情況。
手術從中午開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術中,潘嬌娥通過超聲定位,與溫弘一起確定穿刺的位置,穿刺針要避開母親和胎兒的腹內臟器,從胎兒肋骨間隙穿刺入胸腔,並將其中的積液導流至羊水中。
為了安全起見,寶寶沒有接受麻醉,一直在媽媽的肚皮裡動來動去,這讓穿刺的難度翻了倍。
「孩子,你不要動,我們是來救你的啊!」潘嬌娥安慰著蘭女士肚子裡的寶寶。
也許是真的聽懂了醫生的話,幾次嘗試後,寶寶的狀態逐漸穩定下來,躺在手術臺上的蘭女士也放松下來。穿刺成功了,那根細小、承載生命希望的引流管,被準確放入了胎兒體內。
「因為局部麻醉,整個手術過程中我都是清醒的,醫生們很努力,真的很感恩、感動。」馬女士說,積液是有溫度的,當它流向羊水那一刻,就像一股帶著希望的暖流。
「他們為我保胎堅持到最後一刻」
降生的男嬰交出了漂亮的「成就單」
手術結束後,蘭女士在浙大婦院產六科病房住院觀察。隨後的每一次B超檢查,情況都在好轉,腹中寶寶的胸腹腔積液在減少,狀況也比較穩定。每次檢查,溫弘團隊都會陪著蘭女士一起,熬過一次次小考和大考。
住院一周,出院後,蘭女士在家休息了一周多,出現了臨產征兆。「那天半夜12點突然破水,我趕到醫院時已是凌晨4點。醫生為我準備好了床位,讓我住院觀察,盡力保胎。」
入院4天後的晚上11點多,蘭女士出現了規律宮縮,溫弘得到消息從家裡趕來,為她進行了剖腹產手術,給了孩子第一個愛的擁抱。
2180克,男嬰。經過兩個月的揪心和忐忑,「兒女雙全」的蘭女士喜極而泣。迎接她的是一個又一個好消息:寶寶出生評分良好,呼吸問題不大,送入新生兒科檢查發現,左側胸水從8公分減少至3公分,腹水也消失了。
「溫醫生態度很好,也很細心,他團隊裡的醫護都很熱心,為我保胎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內心的感激之情,蘭女士無以言表。
跨越生命禁區創造了奇跡,溫弘也感觸頗深,正是胎兒醫學的發展,才讓更多的生命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醫生的落腳點是患者的實際需求,不能為了手術而手術。一方面要確保母親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寶寶出生後的治療。」
出院時,蘭女士與溫弘團隊一一擁抱並合影,道不盡的是內心的感激。望著蘭女士離去的背影,溫弘也想說一聲謝謝:「感謝每一位願意堅持的父母,是他們的不離不棄,才讓孩子擁有屬於他們的人生,而醫學也在每一次的努力中得以踏實地進步。願更多的生命,都可以帶著祝福和愛意,來到這個世界。」
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孫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