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胡運玲
來源:《品讀》2020年第5期
老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兒時的模樣,藏著未來的樣子。
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也說過:「人生的頭3年,勝過以後發展的各個階段。」等長到7歲,孩子的主要性格和習慣,該形成的已基本定型了。
所以說,7歲前幫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是多麼必要。有4個好習慣孩子能在7歲前養成,將一生受益良多。
閱讀的好習慣
女兒今年6歲半,她每天都會做的事就是隨手摸過一冊繪本或兒童雜誌,津津有味地讀一會兒。對她來說,拿起書翻看就像拿起玩具玩兒一樣自然,閱讀已然成了她的習慣。
大約6年的時間裡,我們親子共讀了一兩千冊繪本,可以說她是個用童話喂大的孩子。而閱讀的好處也在女兒身上體現出來。她能在上幼稚園的第一天,就抱著一本書給老師和同學們講故事;初上小學,她能把看圖寫話寫得生動有趣……
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曾對二百多名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兒童進行過研究,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從小就在父母的影響下養成了愛聽書、讀書的習慣。
閱讀力也是一種學習力。一個從小喜歡閱讀、親近書籍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就是不會差到哪兒去的。
如果從小就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養成閱讀習慣就會很容易。其實,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是貴在日積月累地堅持。
斯賓塞建議:具體在每天的什麼時間讀書並不重要,只要每天讓孩子堅持在同一個時間讀上15分鐘,你就會看到效果。
父母送給孩子最有益的禮物,便是送他一個書香童年,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生活自理和
心理獨立的好習慣
前不久看到一條新聞,湖北襄陽有位劉女士在朋友圈發招聘啟事,為上大一的女兒聘請保姆,照顧女兒在學校的生活起居,如洗衣做飯、收拾房間等。
劉媽媽稱女兒從小沒做過這些事,連衣服都不會洗。而他們夫妻倆工作又忙,沒辦法到學校照顧女兒,所以才想到請保姆。
此事引發了一場熱議,有人稱「真千金」,認為媽媽太嬌慣女兒。的確,媽媽擔心女兒不會照顧自己而為她請保姆,又為何不教會女兒生活自理呢?無論是父母還是保姆,都無法照顧她一輩子。這樣的孩子,恐怕在心理上也處於「非斷乳期」。
而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心理獨立能力都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7歲前,就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學著照料自己的吃穿,洗洗自己的襪子等小衣物,自己將房間收拾整齊……等到上大學時,孩子完全能獨當一面,料理好自己的生活。當然也能坦然離開父母的庇護。
散文家張曉風講過當年兒子上小學的一件事。她原本可以送兒子去上學,但最終只是在陽臺上揮手目送了兒子。
為此,她還寫過一篇《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想大聲告訴整個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給你們一個小男孩,他還不知道恐懼為何物,我卻是知道的,我把他交給馬路,匆匆的路人啊,你們能夠小心一點嗎……當我把我的孩子交出來,當他向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能給他的會是什麼呢?」
孩子總會長大,離開父母和生他養他的家;我們總要將孩子交出去,交給世界。這時候父母憑什麼放心呢?就憑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心理獨立性。
所以,請從小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獨立性。這是孩子獨自走出去,闖蕩小世界的底氣和資本。
做事堅持的好習慣
有一次,我在商場的兒童樂園看到一對母子在拼樂高玩具。小男孩約摸四五歲的樣子,他正在努力地拼一艘輪船。這對他來說有難度,期間有幾次拼錯了,他幾度憤怒地想放棄,帶著哭腔喊:「我不會拼!我拼不成……」
旁邊,男孩媽媽非常有耐心,她每次都溫柔而堅定地鼓勵他:「你可以的。看看你都拼了這麼多了,再努力一點點就大功告成了。」
就這樣,小男孩最終拼好了輪船,一臉自豪地歡呼:「媽媽!我拼成功啦!」媽媽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很多孩子都容易3分鐘熱度,一遇到困難就想退縮,想放棄。這看似是小事,其實決定著孩子將來做事是否勇於堅持。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過一個心理學概念——
「自我效能」,就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心和信念。這決定了一個人是否相信自己能夠做成某件事,達成某個目標,對於社會適應和取得社會成績有著直接影響。」
無論是玩遊戲還是做事,當孩子相信自己能完成時,就會信心百倍、全力以赴地去做,那他做成的機率就更大。從小培養孩子做事堅持、不輕易放棄的習慣,就等於在塑造孩子的「自我效能」。
父母可以這樣做——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指點和堅定的鼓勵。相信孩子能做到,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才更有信心做到。
愛丁堡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馬丁做過一項調查表明:幾乎90%在品質、意志、智力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人,在童年或少年時期都受到過來自親人的積極暗示。
所以,父母的鼓勵和積極暗示,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培養孩子懂得堅持,不輕易放棄的做事習慣。
寬容的好習慣
寬容是種品德,也是一種能力。白巖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提到了對兒子的三條期望。首要一條就是期望兒子「學會寬容」。他寫道: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選,那孩子,就先把寬容挑出吧!
無論是孩童時期還是長大成人後,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對人、遇事能夠習慣用寬容的心態面對,那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事,也沒有什麼事和什麼人能真正打垮自己。
就像白巖松說的:
「寬容能鬆弛別人,也能撫慰自己,它會讓你把愛放在首位,萬不得已才動用恨的武器;寬容會使你隨和,讓你把一些人看得很重的事情看輕;寬容還會使你不至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沖突,都不會在寬容的心裡過夜。於是每個清晨,你都會在希望中醒來。」
父母培養孩子寬容的胸懷和習慣,可以引導孩子對人對事不斤斤計較;跟同伴鬧了矛盾學會釋懷,懂得道歉也能豁達原諒;全力以赴做事,對結果坦然接受;對自己有合理的期望,對人有恰當的要求等等。
當寬容成了一種習慣,笑容便能經常在臉上浮現。
葉聖陶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7歲前,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的習慣。正所謂「家庭是習慣的學校,家長是習慣的教師」。
「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英國哲人查爾斯·裡德告訴我們,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重大而深遠!
童年期形成的壞習慣,可能終其一生都難改掉;而童年期養成的好習慣,則一定能終生受益。
作者:胡運玲
來源:《品讀》2020年第5期
原標題:《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要養成的好習慣》
作者:胡運玲
來源:《品讀》2020年第5期
原標題:《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要養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