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格獨立完善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一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置頂兒童心理課堂,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

那些人格獨立完善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一點 親子 第1張

作者:星子

圖片:unsplash

來源:深度育兒(id:baomabaobao)

1

上個周末,同事蕾姐家過得不太開心。

蕾姐七歲的女兒梓萱為去迪士尼說了好幾次,因為同學都去過了,就她還沒去過。然而聽到這個請求,蕾姐如臨大敵。

蕾姐家是普通家庭,平時生活節省,昂貴的迪士尼從不在他們的出行計劃之內。但這次出於各種考慮,譬如女兒要富養、要帶孩子去開闊眼界等,蕾姐一咬牙,還是帶梓萱去了。

誰知去是去了,過程卻很勉強——雖然蕾姐對迪士尼的「貴」早有耳聞,但她沒想到這麼貴。一個雞腿80,一個包子40,加上吃住行各種費用,花費遠超預算。

於是蕾姐一路抱怨梓萱,「早跟你說不來,這有什麼好玩呀,又貴,你賺錢了嗎就敢這麼花?」

事後,只要問起梓萱迪士尼之旅,她怎麼也不願多說。而了解始末後,我不禁對她同情起來——雖然父母終於帶自己去了迪士尼,卻情緒反覆無常地抱怨,她不僅沒體驗到快樂,還對窘迫有了殘酷認知。

培根曾對我們諄諄教誨:「要想子女人格獨立完善,父母當隱藏情緒和煩惱,不要暴露猶豫黏連的態度。」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反覆無常的態度卻並不少見。

譬如,家長經常向孩子提出要求,但不一會兒要求就毫無預警地變了,然後責備孩子沒達到新的要求;分明答應讓孩子出去玩,沒多久卻反悔;好不容易履行了和孩子的諾言,過程卻極不耐煩,說些抱怨、掃興的話……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把家長這種反覆無常、捉摸不定的態度歸類為一種隱性虐待,並指出,擁有3-6歲孩子的中國家庭裡,67%的家長曾在感情上讓孩子受折磨。其中,將近10%的家長正是以這種隱性虐待的形式進行,他們自己卻對此毫不自知。

俞敏洪說:「如果家長反覆無常,孩子難免會產生恐懼感和逃避感,看不到自己的價值,生出稀奇古怪的脾氣。

因此作為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對每件事的態度都應盡力做到從一而終,忌用反覆無常考驗孩子。

2

父母態度變化無常,孩子人格特征模糊

如果父母總是讓孩子處於混亂不清的狀態,勢必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好萊塢明星瓊·克勞馥去世後,養女克裡斯蒂娜寫了一本書,名為《媽咪》,並在書中講述了瓊反覆無常的狀態。

一次,克裡斯蒂娜和瓊從一場宴會回到家,她按照瓊的要求,將昂貴童裝掛在了鋼絲衣架上。沒想到,瓊早已將這個的命令拋之腦後,她責備克裡斯蒂娜不該使用鋼絲衣架,而應該使用高級衣架,還將她打了一頓。

克裡斯蒂娜很委屈:「之前明明是你讓我用鋼絲衣架的。」

瓊卻反咬一口:「那你也該自己想到用高級衣架。」

除了改口變卦,瓊還經常問克裡斯蒂娜:「你怎麼都沒有朋友呢?」

但當她聽說克裡斯蒂娜要參加聚會後,又破口大罵:「你怎麼整天就想著和別人出去玩?」

瓊這種左右矛盾、不斷反悔的性格,讓克裡斯蒂娜如履薄冰,精力幾乎都用在揣測瓊的心思、應付瓊不斷變更的要求上,沒有自己的生活,覺得自己無足輕重。在這種壓抑下,成年後的她依舊極為孤僻。

而知乎上也有一個問題:父母反覆無常是種怎樣的體驗?

許多人說,「我媽一會兒一個樣,一點也不靠譜」。也有人說,只要呆在家裡,他就不敢做事,因為母親的要求反覆無常,他經常卡在服從與不服從中不知如何是好。這種不知所措的地步讓他特別自卑,也不敢表達自己。

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說,整天想著如何應付父母的孩子是可憐的,為了應對,他們只能忽視自己。

因此,心理專家周弗逸指出:「身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言行,在孩子那裡是可以預期、可以預料的。

因為如果父母總是反覆無常,態度要求一會兒一變,孩子的一言一行勢必也要先琢磨父母的意圖,處處小心謹慎。在這樣的迎合中,孩子再沒有更多的餘地來做自己,識別自己,只能徘徊在提心吊膽的促狹心理空間,人格特征發展始終是模糊一團。

3

父母通情達理,態度從一而終,

孩子的性格形成有更多空間

一位朋友就憑其果斷的性格,給孩子帶來了許多積極影響。

朋友女兒小真六歲時,他答應周末帶她去釣魚。誰知周末一到,天氣不如預料的好,天色陰陰,不知是否會下雨。

小真問:「爸爸,我們還去釣魚嗎?」

朋友說:「你來做決定,如果你想去,我們就出發。」

沒想到,小真還真選擇了去釣魚。

然而當天下午,還是下起了雨。朋友心裡煩躁,剛想說些抱怨的話,卻看到了小真懊惱的表情,就立刻把話咽了下去。他意識到,是他把決定權交給小真的,一旦抱怨,或許就會讓小真覺得父母的話信不得,以後隻懂看父母的臉色做事了。

於是朋友沒有責備,他寬慰小真:「做了選擇就不要後悔,既然我們選擇了釣魚,那刮風下雨我們都不要後悔。」

聽到這話,小真的苦瓜臉總算恢復過來。這件事對她形成豁達的性格,敢於做決定,不輕易抱怨和後悔起到了積極正向的作用。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3到12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發展的最關鍵階段,尤其在3-6歲,孩子們有了關於理想和生活方式的朦朧思考,開始從自我欣賞和接納中識別個人特征。

正因這個年齡特點,許多孩子才會不斷強調個人特點。諸如「老師,你知道我喜歡吃什麼嗎?我喜歡吃薯條,披薩,我喜歡吃容易上火的東西。」或是「老師,上周我買了一本全是公主的童話書,我最喜歡看公主的故事。」

而孩子之所以能夠自我挖掘,又與父母回應的態度息息相幹。

當父母態度穩定,要求從一而終,不反覆無常,不頻頻反悔時,孩子就能自由而安全從中探索,發現自己喜歡什麼,厭惡什麼,形成自己的行事風格,而不需要根據父母的臉色來做事。

這些對於孩子自我識別,塑造獨立完善的人格都有重要意義。

4

給孩子塑造人格的空間,家長態度很關鍵

為了給孩子足夠的人格發展空間,家長可以在態度上如此修煉:

(1)遵守和孩子的諾言時,不掃興,不抱怨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為了讓女兒在幼稚園好好吃飯,爸爸答應她化身一隻恐龍去接她放學。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女兒確實表現好了許多。於是這位父親果斷買下恐龍道具,從幼稚園入口大搖大擺地走到房子裡接女兒,一路上引發諸多側目。

不少父母說,穿得這麼花裡胡哨地去接孩子,未免有失面子。但這位父親說,遵守諾言是為了讓孩子高興,如果一邊裝扮成恐龍,一邊還擔心丟人,各種抱怨,孩子或許會覺得她的喜好不值得被尊重。

那些人格獨立完善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一點 親子 第2張

墨子曰:「口言之,身必行之。」 但對家長而言,身行之還不夠,還必須態度一致,不抱怨,不掃興,孩子才真正能從諾言中有所受益。

(2)給出明確的要求信號,切忌反覆無常

作為人類的本能反應,當我們聽到一個要求時,總會對這個要求作出反應,孩子也是如此。

當父母對孩子提出一個要求或給出一個許諾,有所期待或打算遵守就是他的反應。

這時,若是父母反覆無常,經常食言,或不按自己的計劃行事,難免讓孩子無所適從。

時間一長,孩子搞不清家長的話哪句能信,哪句不能信,哪句該服從,哪句不該,揣測家長心思就變成了孩子的第一要務,再沒有餘地發現自我。

要成為優秀的父母,我們也必須不斷修行。讓我們的狀態趨於穩定,多些耐心,少些抱怨和反覆無常,把目光投向更有利於孩子長遠發展的角度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 作者簡介:星子,教育學碩士,三級心理咨詢師,專註分享育兒知識。愛讀書,愛旅行,相信文字的力量。本文授權轉載自 深度育兒(ID: baomabaobao ),每天中午一點半,為您分享有深度,有態度的育兒知識。

那些人格獨立完善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一點 親子 第3張

歡迎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那些人格獨立完善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一點 親子 第4張

長按QRCode識別關註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