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場飯局,同席有兩個家庭都帶上了娃。
▶ 孩子 A 比較害羞、內向。全程不跟陌生人互動,繃直的坐著,時不時揪揪桌布的一角,或者在桌布下焦躁地踢著腿。
▶ 孩子 B 則非常自來熟,能繞著餐桌滿場瘋跑。跑到哪個叔叔阿姨的椅子後面,就熟練地拉開他們的包,翻找里面的手機或口紅。
聚餐結束後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同樣是年齡相近的孩子,一個動如脫兔,一個靜若處子,為什麼氣質如此不同?
來源:網路
對號入座:什麼是高反應,什麼是低反應
哈佛發展心理學家傑羅姆·卡根(Jerome Kagan)發現,人確實天生有不同的氣質。卡根追蹤了四百多個嬰兒後發現,面對陌生環境:
▶ 有 20% 的寶寶是「高反應型」(high reactive),就是天生敏感,容易焦慮;
▶ 有 40% 的寶寶是「低反應型」(low-reactive),就是天生心大,適應力強;
▶ 剩下的大多數孩子處於這兩個極端的中間值。
卡根繼續追蹤了孩子們十幾年,發現孩子早期表現出來的氣質就像孩子性格上鍍的一層底色,會影響他們長大後的性格發展。
來源:網路
腦神經科學也證實了這種不同。高反應的孩子,大腦中用於「預警危險」的杏仁核更加活躍,控制壓力激素皮質醇合成的神經軸也更容易被喚醒。同時,他們大腦的右前額葉,也就是參與抑制性活動的腦電波有更多活動。低反應的孩子,則在左前額葉活動更強烈。
原來氣質是一種天生的性格特點,說到這里,你是不是開始琢磨:
自己或者自家娃是哪一種氣質?
我整理了高反應、低反應、和混合型娃的一些行為特徵,幫你對號入座:
👉「高反應」寶寶
提到「高反應」型寶寶最明顯的特徵,你可能會想到他們對外的反應很敏感。面對陌生人,高反應娃非常謹慎,他不容易被逗笑,不會主動提問,甚至基本不說話。他可能很少參與集體活動,最喜歡的還是獨處。
「高反應」型寶寶容易困在各種各樣的想像、假設中。平時沒事就在煩惱各種人生問題,比如思考「我搭的這個積木能不能成功?要是不能塌了怎麼辦?」周圍有人的時候更是無法停止焦慮。
他可能表面面無表情,內心戲卻特別多:「這個大人對我說話了,我該回應什麼?我剛才跟這個姐姐說話之後,她的表情好奇怪。我是不是做錯了?剛才媽媽叫我收拾玩具,我沒有說話,媽媽是不是生氣了?」
來源:giphy
很多父母將高反應娃的表現概念化為孩子容易「害羞」或「社交能力差」。其實,不只對別人,影響高反應娃更多的是對內的反應。
高反應娃對所有他不熟悉、不確定的事情都有更敏感的反應。你可能覺得他比較守舊,當聽到陌生的聲音,聞到點兒新味道的食物,甚至是玩到沒見過的玩具,他都容易產生不舒服的反應。
日常生活如果有什麼輕微變化了,比如要穿一雙新鞋,要適應一條新的上學路,學校來了一個新老師,也可能觸發他的焦慮。
「高反應」型寶寶會更容易感到緊張,焦慮,而且一旦觸發情緒表現也比較激烈。遇到新刺激時,他就是比其他人心跳更快,血壓更高,壓力激素水平更高……在外人看來,可能覺得他比較神經質,容易發脾氣。
來源:giphy
「高反應」型寶寶容易鑽牛角尖或產生偏見。比如做事容易有畏難情緒,一陷入「萬一事態惡化」的想像里就畏縮抗拒。畫畫的時候,高反應的孩子一筆畫不好可能會大哭大鬧,而不是繼續畫下去。
👉「低反應」寶寶
你會發現「低反應」型寶寶總是睡得很香,而且能在各種場合睡著。面對環境的刺激,比如巨大的聲音,奇怪的味道,他們的反應很淡定。屬於容易照管的寶寶。
你會發現低反應娃是個話癆,他們融入新鮮環境融入得最快,能主動跟別人打招呼甚至引導話題,在團體里面很快就能夠跟陌生小夥伴打成一片,結交新朋友。
來源:pexels
「低反應」型寶寶喜歡冒險,遇到新體驗,新挑戰會饒有興趣的嘗試。新風格的服裝、沒嘗試過的食物,對低反應娃來說都不算個事。攀爬一個較高的爬架,從一個地方跳到另外一個地方,這種風險較高的活動也比較莽撞,試了再說。
面對挫折他也是一筆帶過,並且能克服過去的錯誤。走路碰到台階摔倒了,膝蓋撞了一個包,拍拍塵土站起來繼續玩,下次碰到台階還知道不讓自己撞到了。
👉混合型寶寶
混合型的孩子就是介於高反應和低反應之間的孩子,可能在一些方面表現得比較低反應,在另外一個方向則高反應。他可能很容易適應新口味的食物,但是不容易適應新的地方。他可能很快融入到新的同齡人群體中,但是對陌生的成年人保持謹慎的態度。他可能渴望探險,但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變化或新情況。
面對突然跳出盒子的彈射玩具,高反應的孩子被嚇哭了,低反應的孩子被逗樂很興奮,但是處於中間的孩子可能會淡定的接受,並且試圖去安慰哭泣的孩子:那是假的,是布做的。
圖源:giphy
寶寶們的逆襲路
看到這里,你可能覺得高反應的寶寶最難帶,最需要花費大人的耐心和精力,像傳說中的魔鬼寶寶。
其實高反應寶寶雖然難帶,但如果環境的引導正確,發揮高反應娃對環境知覺敏銳的長處,他們可以逆襲成為穩重、細心、有責任感、善於自省而且具有成長心態的優秀大人。
另一方面呢,低反應寶寶雖然好帶,但是行為比較莽撞,覺察不到環境中的危險信號,所以也需要家長特別加強他們的安全教育。
所以,覺察出孩子天生的氣質特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長能理解孩子的氣質類型,給正確的支持和回應。
圖源:pexels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一個低反應的家長生了一個高反應的娃,他們之間的鴻溝有多大。
高反應的孩子能夠注意到,甚至是放大環境中更多的信息。當轟隆隆的雷聲響起,高反應的孩子聽到呼嘯的風聲,看到黑壓壓的烏雲,耳邊是閃電雷鳴。
他們自然會心跳加速,壓力激素也隨之飆升。而低反應的媽媽自然的過濾掉了這些信息,反而覺得孩子行為誇張:不就是打雷嘛?這孩子太敏感太zuo。
一個高反應的家長生了一個低反應的娃呢?家長神經過載,處處謹小慎微,希望給孩子 360 度無微不至的照看,但是往往招來低反應娃的強烈反抗。
怎麼給不同氣質的孩子對症下藥?我也列了一個清單:
如果你家娃是高反應的孩子:
▶ 首先理解、接納孩子敏感的特點。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理解孩子的這種對細微之處的敏感,幫助孩子降低他由此產生的不適感受,最後跟孩子討論事情的解決方法。
比如孩子覺得打雷聲音很恐怖,你可以讓孩子描述一下,他覺得雷聲有多大啊,雨聲有多大啊。然後跟孩子解釋雖然雷聲很大,但是在家里很安全。
總之,敏銳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鼓勵跟孩子討論他的情緒,然後做接納、做積極回應。
▶ 高反應孩子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不過,高反應的孩子往往被太多的信息迷惑,在感知到別人情緒後不知道要如何妥善處理。而且,他太在乎所有人的想法,常常會忽視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像上課一樣,明確的告訴孩子,遇到具體的什麼情況應該怎麼做。
比如遇到別人主動打招呼,別人就會開心。但是你沒必要所有人都開心。遇到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你可以說不,不用一味的照顧別人的感受。你可以以你自己為例子,告訴孩子面對社交場合的時候,你是怎麼處理問題的。
▶ 高反應孩子在新環境或挑戰中特別謹慎害怕。有的父母可能就會對這類孩子過度保護。其實,應該逐漸把高反應的孩子暴露在這些新環境中,這樣才可以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害怕。你可以給孩子使用熟悉的物體來緩解過渡期間的焦慮。
比如出去聚餐的時候,給孩子帶上一個睡覺時候常用的毛巾、玩具。你還可以給孩子指出新環境跟舊環境相似的地方,讓孩子安心。比如都有桌子,上菜的盤子跟自己家的盤子很像等等。
圖源:pexels
▶ 高反應孩子情緒容易過度喚起。所以也要教會孩子情緒調節的一些技巧。
比如跟孩子解釋理智腦和情緒腦的關係,討論如何防止被情緒腦控制了自己,討論如果被情緒腦控制了可以怎麼辦。用假裝遊戲的方法預演一下各種場景也是很好的。總之,提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
同時呢,由於孩子情緒比較容易被喚起,在環境上也盡量給孩子準備喚起度沒那麼高的活動,比如少給孩子準備那種競技性強,壓力比較大的活動。多給孩子安排比較輕鬆,比較需要專注的活動,比如閱讀、畫畫、慢跑、爬山等等。
如果你家娃是低反應的孩子:
▶ 低反應的孩子擁抱新環境新體驗。你可以給孩子提供各種新體驗。比如去一個新公園,參觀不同的圖書館,見各種各樣的人。同時,在去新地方或遇到新朋友之前,可以提前跟孩子討論一下這個地方或人的情況,低反應的孩子會很喜歡這種話題。
圖源:pexels
▶ 低反應孩子比較盲目自信,往往對事物沒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估。父母就可以充當信息補充員的角色,時不時給孩子提個醒。比如低反應孩子可能比較沒有時間觀念,那麼每次活動前父母可以提前跟孩子確認好時間,然後結束前五分鐘再提醒一次。
▶ 低反應孩子往往比較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捕捉得到別人的情緒和想法。所以也需要父母多跟孩子討論,引導孩子去觀察別人的表情,推測別人的想法,理解別人的需求。
▶ 低反應孩子喚起程度低,做事情比較容易無聊,不夠專注。遇到難題難以堅持。這需要父母適當提高孩子的興趣程度,比如用更有趣的方法給孩子講題,並且排除環境中易干擾的地方。
▶ 低反應孩子不容易覺察環境中的危險信號。他們比較愛冒險,需要特別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
如果你家娃處於中間類型
混合類型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現,需要家長結合低反應和高反應孩子的建議綜合判斷。
總結
低反應的孩子大膽但是莽撞,高反應的孩子謹慎但是害羞。兩種類型如此不同,又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當兩類孩子相遇時,家長很容易看到兩者的差異,產生比較的心態,可能還會當面批評孩子。
其實,要改變的是我們看待孩子的方式,改變我們自己的教養方式。
圖源:pexels
希望今天的話題能幫助你更好的了解孩子和自己,找到專屬你的更好的育兒方式。
讀到這里,你是不是已經分得出來孩子是偏高反應還是偏低反應還是兩者都有了呢?
如果還沒分出來,跟著下面的測試做一下:
小 愛說
為了讓你更了解孩子的氣質類型,小愛還準備了一份測試指南 ——《你的孩子高度敏感嗎?》
這份指南來自依蓮艾倫博士的暢銷書《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可以更細致地辨別孩子氣質類型,有需要的寶爸寶媽歡迎在微信對話框回復「氣質」獲取哦!
更多精彩文章請戳:
👉孩子的生日怎麼過更有意義?這 4 招給娃成長加分
👉暴脾氣小孩的委屈你懂嗎?
👉左撇子,是異端還是天才?科學研究這樣說
◆◆◆ ◆◆
在愛貝睿科學早教計劃 —— 未來腦計劃,與更多名校專家相遇。愛貝睿家長教練團,83% 擁有博士學位,70% 海外定居可能有海歸背景,立即加入未來腦計劃VIP,聽聽他們如何科學培養寶寶吧!
點個在看,與優秀家長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