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
上周三,開學第三天,一大早,我吼了孩子。
早上時間本來就緊張,而她刷牙磨蹭,洗臉磨蹭,臨出門,又對昨天挑好的鞋子不滿意,吭吭唧唧要換昨天那雙。而昨天那雙,還濕淋淋放在陽台!
「還有完沒完!再不走趕不上校車了!」我終於沒忍住,高分貝爆發了。
我媽則在一旁兇我:一大早吼孩子,對你有好處,還是對她有好處?
我也知道吼叫沒好處,可那一刻,不吼出來,我感覺我會憋死。
圖源:soogif
這是閨蜜向我發來的求救,她希望我能給出一個不吼不叫的教養秘籍。
而我卻殘忍地告訴她:完全杜絕吼叫是不現實的,甚至是有問題的。
2
再次聲明,吼叫不是一件好事。那為什麼說完全杜絕吼叫不現實呢?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暴怒吼叫是由我們體內的生物機制主導的。我們的祖先需要通過吼叫來保命,來維護自己的領地、配偶和幼崽。神經科學家道格拉斯·費爾茲稱之為「進化留在人體內的神經紀念品」。
這種當年用於救命的神經回路,通過幾百萬年適者生存的鬥爭,被「編碼」進了我們 DNA 的攻擊回路,就像一只情緒的怪獸,潛伏在你的下丘腦,隨時準備來一場暴動。
圖源:《金剛》金剛捶胸咆哮示威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從心理學、腦科學的角度來看,人腦是一個統一的高度關聯的複雜系統。憤怒並不是由某一特定腦區全權負責產生,認知任務越複雜,參與的腦區就越多。
要理解我們為什麼會暴怒,需要了解一個重要的概念——意識。
意識,是源於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活動。
而憤怒,則涉及大腦深處結構(如杏仁核和邊緣系統)的無意識信息處理。然後,再將信息處理結果傳輸到大腦皮層。
說白了,意識,依賴於無意識的綜合處理結果(有點上級需要廣泛收集基層信息的感覺)。當出現意識,其實大腦已經完成信息的處理,就像電腦,處理完了信息,結果才會呈現在螢幕上。
沒吃早餐,大姨媽駕到,任務到了死線,你的身體狀態和外界環境都在無意識中影響著你的情緒(情緒怪獸悄悄醞釀暴動,準備伺機而動)。
憤怒的爆發往往「毫無預兆」,因為理智還來不及檢視你承受的慢性壓力,情緒怪獸就已經瘋跑出來了。
圖源:《頭腦特工隊》每次怒怒一出場,場面就一片混亂
雖然,作為媽媽,我們都願意相信,我們能控制住自己,可以不對孩子吼叫。但事實上,當你意識到自己失控了,你的大腦前額葉皮層主動對憤怒反應踩剎車時,往往已經來不及了。
《超越理智》一書認為,「理性方法是無法有效切斷憤怒反應回路的」。「情緒管理的建議作用有限,在你發怒的瞬間,很多建議是排不上用場的」。
一位全職媽媽也說:如果你帶孩子的時間屈指可數,那發火可以是個概率事件;你陪伴孩子的時間越多,發火就越容易成為一個必然事件。
正如積極心理之父馬丁·塞里格曼所說,在情緒面前,有志者不一定事竟成。
3
市面上很多專家都主張不吼不叫,我為什麼說不吼不叫有問題呢?
很簡單,父母是人,不是機器。是人就會有情緒,就會發火。
台灣學者許皓宜在其著作《與父母和解》中,提到了一種「永不漏電,冷凍力絕佳」的「冰箱型」母親——她們習慣隱藏情緒,時刻壓抑自己不對孩子發火。
孩子攤上這樣的媽媽是不是很幸福?
未必。
作者發現,孩子不容易察覺媽媽的情緒,總得花上許多心力,去解讀母親的臉色,判斷此時此刻的母親是否在生氣?甚至討厭自己?
孩子會不斷試探母親的邊界,因為總要[惹到]母親臉上出現表情,他們內心才會感到安全。
圖源:網路-「靜止臉實驗」媽媽面無表情,孩子會做各種嘗試希望媽媽回應
這類孩子長大後大都很會看別人臉色,也會練就一身[討好別人]的絕活。
這樣的媽媽,顯然不是好媽媽。
孩子需要的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人格化父母,而非壓抑自己,成全孩子(況且也無法成全),把自己憋出內傷的父母。
生氣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有情緒,會沖孩子發脾氣的媽媽,雖然不是完美媽媽,但卻能給孩子健全的人格。
這麼說,並不是鼓勵吼孩子。《與父母和解》中還提到了情緒化的「氣象台媽媽」——她們的情緒像天氣一樣多變,發脾氣成了像早起刷牙,日常刷手機那樣的習慣和常態。
這類媽媽更需要警惕。
大多數媽媽都是處於這二者之間的,有情緒,偶爾會炸毛,但更多的時候對孩子有耐心,有溫度。這才是孩子需要的,活生生的媽媽。
4
無法避免吼叫,那吼完了如何「災後重建」,才能降低傷害?
吼完孩子,媽媽至少要過「三道關」。
第一關:自責關
市面上的育兒觀都在控訴「吼孩子毀一生」「生氣毀三代」,似乎當媽的發次火就成了千古罪人。
難道一次吼叫,就注定給孩子留下無法彌補的心理創傷?
其實,你和孩子之間是有一個隱形的親情帳戶的。你平時給他的親吻、擁抱,以及各種關愛,都讓帳戶餘額充足。
偶爾發次火,就像過年放個炮仗一樣,並不會透支親情餘額。
圖源:pixabay平時多存儲關愛,保證親情帳戶餘額充足吧~
我們要學會原諒自己,而不是深陷自責。這不是為自己犯錯找借口,而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放過那個吼叫過的自己。
設想,如果有朋友吼了孩子,痛苦地向你傾訴,你會揪著她的錯誤不放嗎?
不會。你知道,她雖然做法不妥,但仍然是個好媽媽。
你會給她一個擁抱,並遞上一杯熱茶。
那何不也這樣善待自己?
吼叫,並不代表你素質不高,修養不夠,甚至不愛孩子。無需打著聚光燈苛責自己。
誰都無法做到永遠不發脾氣,永遠讓孩子高興。不吼叫的完美媽媽,只存在螢幕上。
能察覺到自己的情緒,並打算彌補,你的覺悟已經超過 99% 的家長。
第二關:自省關
憤怒,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情緒,它有很強的破壞力,同時也能給人以力量。
當你用盡了所有的耐心和語言,惱羞成怒之下,吼叫這種原始的本能就會脫口而出。
你需要借由這種力量,來撫平自己心中的無力感、失控感。
也就是說,吼叫的時候,正是你最無力的時候。
只不過,吼叫的結果是讓孩子替你背了情緒的黑鍋。
表面上看,吼叫是孩子觸發的。而事實上,吼叫的原因如同冰山,向內探求,你會發現,有時候真不是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你自己不在狀態。
狀態好,孩子怎麼做都沒問題,什麼辦法你都願意嘗試;
狀態不佳,孩子怎麼做都是錯,方法只剩下吼叫。
說白了,不是孩子在「找事」,而是你心里有其他事。
但凡你情緒好一些,孩子就算再皮一點,再多磨蹭一會兒,你也不會發脾氣的。
圖源:soogif我不管了!養育中,你有多少次想撂挑子?
要發火時,我通常會甩鍋給隊友。——閨女我管不住了,你去管管吧!
求助隊友,輪換替班,你的壓力會小一些。而且,爸爸剛上陣,還有很多耐心儲備,陪玩的質量也會更高。
塞里格曼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一書中說:
有些事情是我們能夠改變的,有些則是不能改變的,也有一些事要歷經千難萬險才能有一點點改變。暴怒之後,當務之急是要明確,什麼能改變,什麼變不了。
大量的研究表明,發脾氣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提高發脾氣的閾值。
常用的情緒管理技巧,比如深呼吸,使用意象,做一些舒緩的運動,雖然無法杜絕發火,但卻可以讓人心態平和,少發脾氣。
第三關:修復關
可參照這個萬能公式:道歉+為什麼+怎麼辦。
❶ 一定要道歉
孩子是很容易原諒父母的,你前腳吼完他,他後腳就會哭著說:我愛媽媽。
越是這樣,越要跟孩子道歉。
你可以抱住他,或者握住他的手,告訴他:寶貝,是媽媽不對,有點失控了,不該那麼大聲吼你。
切記,要像對待大人那樣,誠懇地給孩子道歉。
圖源:《小歡喜》媽媽給方一凡道歉,很暖心,很感動~
❷ 談談心,讓孩子更了解你
道完歉,跟孩子談談心,讓他知道,他的行為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6 歲之前的孩子比較自我為中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通常都意識不到他怎麼就惹媽媽發火了。
圖源:《爸爸去哪兒5》陳小春已經發火了,Jasper 還在納悶:爸爸怎麼了?
你還可以跟他聊聊發火的原因:
我們早上的時間很緊,你一拖延,咱們就趕不上校車。
趕不上校車,媽媽開車送你,媽媽上班就會遲到。
媽媽最近工作比較忙,早上遲到了,晚上下班就會更晚。
晚上沒時間陪你讀書,我們的計劃就全打亂了。
計劃亂了,媽媽就會很著急。
人在著急的時候就容易失控發脾氣。
媽媽吼你,並不代表不愛你,只是真的太著急了。
孩子明白了原因,發現自己也有責任,就會跟你共同面對問題,而不再獨自委屈。
圖源:《爸爸去哪兒5》陳小春給 Jasper 道歉:白天對你發火,我很抱歉~
❸ 總結經驗,讓孩子知道下次怎麼辦
一位媽媽發現,她常常被晚上遲遲不睡的兒子搞到炸毛,深層原因其實是孩子晚睡打亂了她的節奏。
於是,她告訴孩子:媽媽也需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只要不打擾媽媽,你可以晚睡半小時,但媽媽希望你能自己玩,或者安安靜靜地看會兒書。
你也可以回到事情的原點,就事論事,問問孩子:你希望媽媽下次怎麼辦?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辦?
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會很樂意跟你一起出主意。而且,孩子自己想的法子,他也會更願意執行。
5. 小結
跟孩子和好之後,別忘了謝謝孩子的原諒。
你可以跟孩子拉拉勾,約定以後互相監督,彼此都不再隨便以傷害他人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圖源:《爸爸去哪兒5》Jasper 與爸爸和解:我也永遠愛你,爸爸~
最後,還有一點小提醒:彌補不是討好,物質補償要不得。
有媽媽為了補償孩子,會買貴重的禮物來「討好」孩子。
其實,心病還需心藥醫。給孩子一個狀態更好的媽媽,或許才是最好的彌補。
小 愛說
關於情緒怪獸,你有什麼制服它的秘訣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為了幫你更好地認識和掌控情緒,小愛今天準備一份來自斯坦佛大學的心理公開課——《我們真的能控制情緒嗎?》
主講人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格羅斯博士。詹姆斯教授以研究情感管理著稱,在與菲利普·津巴多共同參與心理學一號項目,還獲得了史丹佛大學最高的教師榮譽。他的課值得期待~
大家可根據以下步驟獲取觀看地址: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愛貝睿」公眾號,在微信對話框回復關鍵詞「Z」,即可獲取觀看地址。
更多精彩文章請戳:
👉孩子入園哭鬧,是正式告別,還是悄悄走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總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心疼、內疚?救你的來了
👉不是娃難養,是我們養娃用錯了方法
參考資料
馬丁·塞里格曼,《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萬卷出版公司,2010
道格拉斯·費爾茲,《超越理智》,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許皓宜,與父母和解,九州出版社、木晷文化,2017
未來腦計劃VIP年卡特惠季來啦~
如何跟寶寶科學早教?愛貝睿科學團隊經十萬篇以上科學文獻調研、訪談、實驗等研究手段後,為你制定了一個圍繞五腦體系的科學前沿科學早教計劃 —— 未來腦計劃。
每周有科學家設計的每周有科學團隊設計的互動觀察小任務,結合寶寶個性表現和年齡段發展特點,智能為你推送專屬的大腦訓練遊戲!
現在加入,成為未來腦計劃 3 年會員,平日價 1464 元,今日搶購到手價 1118 元,還能獲贈 12 期大咖講座基礎上,再享 4 期大咖講座、價值 129 元的精品課程和價值 108 元的愛貝睿認知啟蒙盒子《動物王國》!
掃描圖片二維碼詳細了解優惠方案!▼ ▼ ▼
▼ 點這里,了解年卡特惠季活動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