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From 棕櫚大道美國中學申請
微信號:palmdrive_highschool
都說「父愛如山」,但在孩子的留學路上,總是能看到媽媽們在傾盡全力,為孩子擔心受怕的也都是媽媽們,爸爸這個角色似乎總是被忽略的。
好像在中國「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下,照顧家庭、陪伴孩子是媽媽承擔的角色,爸爸的任務就是賺錢養家。而在美國,父親更像是一個年長的玩伴,父親的角色扮演得更豐富、生動,與中國式父親全然不同。今天家長君就帶大家來看看中美父親在親子關係中為何差距這麼大?
當代青少年父子關係圖鑒
在中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具體是怎樣的?
人民日報曾推出過這樣一段主題叫「男人如何用一個詞描述父親?」的視頻,視頻里不同年齡段的男性用「耐心、智慧、引導、安慰、愛、偉大」等美好的詞語形容自己的父親。
但評論卻成了大型翻車現場,網友紛紛吐槽自己的父親:脾氣大、自以為是、霸道跋扈,令人絕望、沉默……
在年輕人眼中,父親這個角色是有多麼令人失望。
「父愛如刀」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流行唱黑白臉,而通常唱黑臉的就是父親,常常扮演一個嚴肅的批評教育者的角色,久而久之,就衍變成一種「打擊式教育」。
很多中國式爸爸都有點大男子主義,會用「父權」逼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指令「我說怎麼做,就怎麼做」「你必須聽我的」。而青春期的孩子都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時可能會和爸爸的想法差距太遠,甚至給爸爸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這個時候矛盾就誕生了。
主持人馬丁曾說過:「中國式的父親,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打罵,最大的問題在三個字:不認同」。有很多傳統的中國爸爸用自己固執的想法約束孩子,在遇上他們不認可的「興趣愛好」時,常常對孩子施行打擊式的強行更改行為。這樣的爸爸,父親與子女之間的隔閡很大,父親居高臨下,孩子弱小無助。成長中要麼充滿抗爭,要麼滿是膽怯,導致的結果則更多的是逆反。
沉默的父子平日互不搭理、基本沒有交流、一旦溝通就上綱上線,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父子關係的寫照。在大多數人印象里,他們的父親嚴厲,很少笑,話不多,不容易親近,他們擅長隱瞞情緒,選擇忍耐,從不誇獎孩子,也不出口說愛,和孩子永遠有一條鴻溝。
在《一路成年》的親子綜藝里,信是五個爸爸中最年輕的一個,也是跟孩子關係最疏遠陌生的一個。在被問到和爸爸的關係時,女兒小丸子說「我們不熟,所以沒有矛盾」不禁讓人心酸。
很多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都經歷了與父親的沉默、對抗、和解,也許最後的對抗有幸能夠促成溝通而達成和解,但在這其中,孩子所經歷的痛苦、掙扎和抗爭是無法磨滅的。而且長期缺乏與父親溝通的孩子,長大會容易出現缺乏自信心、沉默寡言、衝動易怒、自律性極差、缺乏規則意識等行為表現。
兒童心理學家杜布森在《養育女兒》一書中說:「孩子的自我價值和自信,都和他與父親的關係直接相關」,而在我們的家庭中,父親的教育地位卻被忽略了。
「你現在想起來管我了?」中國式教育有一個錯誤就是:以為努力賺錢,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就是合格的父親。有項調查表明,74%的父親認為自己為了家庭忙於工作,承擔著養家的任務,教育孩子的事,由母親一人來承擔也沒什麼問題。
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參與往往比較少,而當他們意識到問題想起來要陪伴孩子的時候,卻已經錯過了孩子最好的成長期。一檔叫《女兒們的男朋友》的真人秀綜藝里,父女張潮和張曄子的關係就是這樣。因為父母離異,張曄子被父親忽視多年,被迫獨立、勇敢,自己摸索著學會處理生活和情感。
但長大後的她,因為父愛的缺失,內心仍有創傷,「你會發現心里就是會空一塊,缺失的那部分無法彌補。」
美國式父親的角色扮演與中國的「嚴父慈母」不同,在美國,陪伴是最長情的父愛,父親對於孩子更像是年長的玩伴!引導孩子的同時,更多的是陪伴孩子的成長,他們的角色不止一種:
在美國家庭里,男孩的性教育工作通常由父親負責。在我們中國性教育缺失甚至家長難以啟齒的情況下,美國的爸爸們都開始給孩子遞保險套了。
當男孩子開始約會時,他們會詢問父親的意見,比如著裝是否得到、約會的注意事項、接吻禮儀等。
在美式家庭里,你會聽到這樣的對話:兒子:「我們接吻了。」爸爸:「希望你當時很紳士、很溫柔。」實在無法想像這幅場景在中國一對父子之間是什麼樣的。
在留學路上,如何做好父親這個角色中國爸爸在子女家教育中的角色缺失和中國父親的不善表達,確實是普遍現象,但我們還是得努力做一個好父親。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Michael E. Lamb把孩子的生活中父親參與程度分為互動程度(比如通過語言、遊戲、照顧直接互動)、可及程度(孩子覺得在自己需要父親的時候,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對方的回應和支持)和盡責程度(滿足了孩子成長所需要的資源需求,不僅限於物質)三個指標。 投入時間和精力要成為一個好父親是需要付出的,要投入時間和精力,而且這種投入可能需要與你的工作去對半分、甚至更多。暢銷書《數學之美》和《浪潮之巔》的作者、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博士,在他女兒快上大學準備出國留學時,他詳細研究了美國的高校、陪同女兒走訪了美國和歐洲等多所大學。不辭勞苦,力求選出最適合孩子的那所學校,最後還著成《大學之路:陪女兒在美國選大學》這套書,盡職盡責。
搖滾歌手鄭鈞的女兒在國外留學,當聊到「陪伴」的話題,鄭鈞說雖然不能陪伴在身邊,但她的成長從未缺席過。
「我差不多每天要給她發一個微信,我們倆有空的話也會視頻聊天。但是當然,大多數時間都是我主動追著她想視頻。我處於一個追求者的位置,每次特別死乞白賴的說咱們倆視頻一下。我不想錯過她成長的任何時刻。」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信任,換個思路看孩子當決定把孩子送到大洋彼岸的那一刻起,就必須以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他,他已經不再是什麼都要你來拿主意的懵懂少年了。孩子們在適應性、判斷力等方面的成長與成熟已遠超我們的想像。如果我們還以老眼光看待他,還是不那麼信任他,那麼,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那自然是難以避免了。去表達曾有位留學生跟我們分享過他和爸爸的故事,大一出國的時候,爸媽來機場送他,媽媽捨不得直哭,而爸爸卻不為所動,還抱怨媽媽玻璃心。但後來他媽媽跟他說,爸爸在家習慣性的以為他沒走,半夜照例給他房間送水。打開門才發現房間已經空了,那一瞬間他鼻頭髮酸。父 大家,請嘗試放下固執的權威,把深藏的愛表達出來,去關心孩子的生活、關心孩子的學習,去參與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環節。放棄強硬的干涉和指責,像一個朋友一樣和孩子相處吧。
留學路上,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是富翁、都是政府官員。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背後只是這些普通父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望。送孩子出國留學不容易,這期間經歷了的猶豫和彷徨,經濟上的壓力和對未成年孩子孤身一人遠涉重洋的擔心顧慮,每個爸爸都一樣,希望每個爸爸都能走進孩子的心里,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愛陪伴下健康成長,善於表達愛,也敢於接受愛。
本文系授權發布,From 棕櫚大道美國中學申請,微信號:palmdrive_highschool,棕櫚大道:創立於史丹佛大學的高端教育咨詢機構,致力於為學生打造最具個性化的成長及申請方案。被家長和學生稱為「有溫度有情懷的機構」,是「名校錄取」+「真實成長」雙保障教育的踐行者。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家長日報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