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篇丨家境雖然清貧,家庭卻能成為成功的底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作者丨冬平

來源丨新東方家庭教育

今年10月10日,是林語堂先生誕辰124周年紀念日。

作為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翻譯家,以及首位以英文書寫享譽國際的中國人,林語堂先生的人生智慧和處世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也得到英語世界的青睞。


「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是林語堂先生的人生寫照。

他學貫中西,自如地穿梭在中西方文化之間,成功地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

林語堂先生曾說,幸福無非四件事:

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

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

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

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仔細思量,這四件事都是跟家連在一起的,可見在他的心目中,家,才是永遠值得依托的港灣;家,才是世間一切幸福的源泉。

正如他在回憶錄中所寫:「在造成今日的我的各種感染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為最大。」

他把自己的成績主要歸功於快樂的童年,慈愛的父母,溫暖、歡快的家庭氛圍,以及那永生難忘的故鄉山水。

父母什麼樣子

孩子就是什麼樣子

林語堂的父親林至誠是一個鄉村牧師,他沒留下什麼財產,卻給了孩子熱愛生活的性格,成為林語堂及其兄弟姐妹的啟蒙老師、朋友和引路人。

林至誠出身貧窮,但頭腦靈活,在青少年時期曾做過小販,賣過糖果、米和竹筍。

由於常年扁擔不離肩,他的肩上磨出了贅瘤,但他不覺得這有什麼丟臉的,而是很自豪地把當小販的經歷編成好玩的故事講給林語堂聽。

父親告訴林語堂,人只要有輕松、寬容的態度,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由於家貧,林至誠念不起書,但他通過自學,學會了認字和讀書,並在24歲時迎來了人生的機遇,進入神學院學習,成為一名牧師。

林至誠生活簡樸,說話平易爽快,生動有趣,經常講笑話,很受當地百姓的歡迎和愛戴。

林語堂曾說自己的父親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派,敏銳而熱心,富於想像,幽默詼諧。」

成為牧師之後,林至誠喜歡和鄉民聊天,總是熱心幫鄉民解決實際問題。

他富有正義感,同情弱者,喜歡打抱不屈。

年逾花甲之年,有一次林至誠差點和收稅的人打起來。

一個老漢花三天砍了一擔柴,走了20裡路,在集市上賣了200銅錢,稅吏卻要強行征收120銅錢。

林至誠仗義執言,為老漢抱不屈,和稅吏吵了起來。稅吏差點動手,但圍觀大眾都支持林至誠,稅吏最終不得不減少稅銀。

林至誠愛笑,也教孩子們要多笑,兄弟姐妹之間不能吵架。

雖然有八個子女,但這個大家庭團結一致、和諧愉悅,為孩子們留下歡樂的童年記憶。

父親的理想主義和樂觀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林語堂。

他曾幽默地說: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未來沒有來臨之前,怎麼知道現在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

人要向前看,向前看。

林語堂是文學大師,也被稱為幽默大師。他是最早把英文的humor翻譯成「幽默」一詞的人,曾發表《論幽默》一文,並創辦了《論語》,中國第一個提倡幽默的半月刊,成為當時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刊物。

林語堂生前曾四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但始終與諾獎無緣,面對遺憾,他說:對待生活,我們必須有這樣一種態度–不能期待太多,也不能太少。

林語堂的母親平易近人,對孩子慈祥,對他人友善。

林語堂曾在文章中說,母親「不知道擺架子是怎麼一回事。常常同農人和樵夫們極開心地談話。」

父母常常邀請農夫和樵夫到家裡喝茶,或者吃中午飯。

父母親對人平等、友愛的態度,熱心、助人的行為,林語堂都看在眼裡,對他後來的性格和寫作都產生了長遠的影響。

他在散文中有許多題材都與生活小事有關,注重描摹發生在人們身邊的細枝末節,平實易懂,又深刻犀利,透露出對平常百姓的關註和關懷。

愛和期待

點燃孩子學習的動力

林語堂小時候很調皮,但卻是父親最疼愛的小兒子。

每次父親從外面布道回家,他母親會專門給父親做一碗豬肝面補身子,可是父親總是吃不上幾口,就全都留給林語堂。而林語堂也心疼父親,他吃幾口,又讓給父親。

就這樣,一碗面都涼了,父子倆還讓來讓去。

在林語堂的記憶裡,那碗豬肝面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有一次林語堂太調皮搗蛋了,父親很生氣,拿起棍子作勢要打,可一看見林語堂嚇得面無血色,就忍不住一笑了之。

在林語堂的印象中,父親一向和藹可親,也常常和孩子們開玩笑。而且對母親非常平等友愛,有時候會把一個特別的菜放到母親面前。

林語堂曾說:「一個小孩子需要家庭的愛,而我所擁有的多很多。我深識父親的愛、母親的愛、兄弟的愛和姐妹的愛。」

母親養育著八個孩子,白天常常忙於做繁重的家務,一到晚上就累得筋疲力盡,但母親卻沒有任何抱怨,而是很享受跟孩子們在一起玩樂。

林語堂和他的二姐常常聯合編故事講給母親聽,想逗母親樂,而憨厚的母親總是後來才發現姐弟倆在逗弄她,恍然大悟地喊道:「根本沒有這種事。你們說來逗我樂的。」

作為大家庭的一員,家裡每個人都要分配一份家務,男孩子掃地,挑水澆園子,女孩子洗衣、做飯。

童年時期的這些勞力在林語堂看來有一種別樣的樂趣,以至於後來他在文章中這樣讚揚勞力的價值:

我不相信,一個女人看到自己種的胡蘿蔔一天天長大,她此時的快樂會比不上一名畫家或者作家;前者欣賞著自己創作的一幅繪畫,後者經過辛勤的筆耕書稿終於完成。毫無疑問,在精神醫院的病人中間,永遠也不會找到一位成功的胡蘿蔔種植者。

假期的時候,家就變成學校。

當男孩擦好地板,女孩洗完早餐的碗碟後,鈴聲一響,孩子們就爬上圍著餐桌的位子,聽父親講解儒家經典《詩經》。

父親對學習的熱愛和重視,家庭中濃厚的學習氛圍,讓林語堂在輕松愉快中就接受了最早的國學啟蒙。

雖然父親自己沒有上過學,但是他對兒子有著很高的期望,決心讓兒子們進入全中國最著名的英語大學——聖約翰大學。

為了供給林語堂的哥哥在聖約翰大學讀書,父親甚至變賣了在漳州的最後一座小房子。

林語堂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及他的二姐。

二姐是一個聰慧的女子,很想上大學,但因為經濟原因沒有達成。

在林語堂上大學前,她對林語堂說:

「和樂(林語堂的原名),你要去上大學了。不要糟蹋了這個好機會。要做個好人,做個有用的人,做個有名氣的人。這是姐姐對你的願望。」

背負著父親的熱望和姐姐的期待,林語堂走進了聖約翰大學,在這裡他燃起了學習英語的熱情,接連四次領到學校的三種獎章,轟動全校,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子,並最終以第二名的優異成就大學畢業。

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林語堂到清華大學任教。

他覺得之前忽略了中文,所以認真在中文上下功夫,常常去琉璃廠買古典文學舊書,猛讀孔孟老莊,博覽《人間詞話》、《四庫全集》等國學文集。

後來他終成一代國學大師,翻譯了全本的《道德經》,用英文寫老莊思想、寫蘇東坡、寫陶淵明,成為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文化的使者。

1976年,林語堂去世時,《紐約時報》這樣評價:林語堂向西方介紹中國人的習俗、夢想、所思、所懼,當世無出其右者。

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成為一生心靈的滋養

林語堂於1895年出生在山清水秀的閩南山村,在美麗的自然環境中長大,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他童年時期常常在河邊撿拾石子,和兄弟姐妹走到禾田或河岸邊,欣賞壯美的落日,在西溪船上陶醉於美麗的山景、禾田、竹葉。

那些青山綠水,宛如一幅幅美妙的圖畫,給他留下了永久的記憶。

他曾寫道:

童年時這種與自然接近的經驗,足為我一生知識的和道德的強有力的後盾。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得之於閩南坂仔秀美的山陵。如果我會愛真、愛美,那就是因為我愛那些青山的緣故了。如果我讀中國詩歌而得有本能的感應,又如果我憎惡各種形式的騙子,而相信簡樸的生活與高尚的思想,總是因為那些青山。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給了他熱愛生活的真性情,給了他向往真善美的心靈,也為他後來追求閒逸快樂的生活做了最初的鋪墊。

林語堂四十歲生日時,曾寫了一首自壽詩,結尾語是:「一點童心猶未滅,半絲白鬢尚且無。」

他說:「我仍是一個孩子,睜圓眼睛,註目這極奇異的世界。」

做學問對他來說就是一場探險的旅程,沒有預定的目的地,沒有預定的遊程,他喜歡自由自在地遊蕩其中,喜歡自己發現好東西,自得其樂,就像他自由地遊覽在青山之間一樣。

童年時期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成為他一生心靈自由的無窮的滋養。

林語堂先生曾經寫過:「對我自己而言,順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他的一生,演繹了中國現代文人的至情至性,也體現了傳統文人的才情和風骨。

在我看來,這份保持終生的好奇心和對生活的熱情隨性,一半得益於那同樣對一切新事物感到新奇的家庭,一半得益於那印刻在記憶深處的青山綠水。

溫暖的家庭,滋養出幸福的孩子;

與大自然的交融,培育出開闊的心靈。

家庭是孩子最初成長的地方,是孩子向世界出發的起始點,為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奠定了底色。

伴隨著家庭所賦予的愛和力量,一個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最終成為學貫中西的文化大師。

正如林語堂先生在《生活的藝術》中所說,理想的人並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個令人喜愛而通情達理的人,而他也不過盡力做那樣的一個人罷了。

>育兒篇丨家境雖然清貧,家庭卻能成為成功的底色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