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侄兒樂樂和童童是倆親兄弟,相差兩歲,別看是親兄弟,但倆孩子間經常發生衝突,拌嘴或打架,媽媽要花很多時間去處理倆孩子之間的事情。
這不,他們有打起來了,因為樂樂笑童童。因為童童在吃東西的時候,弄得滿臉都是,就像一個大花貓。童童說不喜歡被別人笑話,不準笑。而樂樂就說:「我不是別人啊,我是你哥哥啊!」
這更刺激了童童了,就認為樂樂是故意的,所以就打了樂樂,樂樂也不讓人,也動起手來了。媽媽就讓他們倆面壁思過,想讓他們倆知道錯誤。
但在面壁思過的過程中,又拌起嘴來了,樂樂總是要去逗童童,而童童也不甘願被欺負,嘴上贏不了樂樂,就動起手來了。
在平常生活中,孩子間或者和其他小朋友間玩耍時都容易發生衝突,那也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過:童年是經歷各種自發體驗的過程,既有溫暖的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衝突,嬉笑怒罵構成童年百態。
孩子之間玩耍、相處的時候,往往會分工合作,你做什麼,我做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大部分時間他們相處都很愉快,只在某些時候,有思想上的不統一時,才會發生衝突。很容易就吵架了,可能是因為一個積木擺放的方式或是用了東西沒放回原處。
有人說,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容易發生衝突,為了避免繼續有衝突發生,只要阻止他們在一起玩耍就好了。那如果那樣就能解決問題的話,那想樂樂和童童是倆親兄弟的怎麼辦?他們親兄弟之間不也經常發生衝突嗎?
所以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發生衝突並不是完全的壞事,而是成長的關鍵經歷。如果孩子之間發生了衝突,我們大人要給正確的引導,幫助找到接近問題的辦法,才能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以及社交有好處。
如果不正確引導,那多半會影響孩子社交,甚至沒有自信,更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
展開全文
在育兒的日常中,孩子遇到衝突時,有不少家長有很多錯誤:
1、教自己孩子大度,去遷就別人,而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感受
在廣場上,我剛好看到兩個小孩子在一起玩,但不一會兒一個孩子被另一個孩子打了一下,看上去打得有點重,看上去要哭了,他就想要還手,用礦泉水瓶去打,這個動作被媽媽看到了,就立馬阻止,並且說要大度一點,不要去計較。最後孩子在悶悶不樂的情況下,被媽媽強制帶走了。
孩子與孩子玩耍,發生矛盾必不可免,因為都是站在自己立場上看待事情的,達不到一致的時候,就容易出現矛盾,發生衝突。即使發生了,其實他們自己也會溝通,即使是打架,但在打架的過程中,也會了解到對方的脾氣,那麼在下次的玩耍,就會相互的避開容易發生衝突的動作。家長強行阻止孩子溝通,他心里會不舒服,尤其是「敗」的一方。而「勝」的一方,會因為上次自己站了上風,得了便宜,下次他還會繼續上次的動作,以達到自己是「老大」的目的。
很顯然,強行的讓自己的孩子忍讓,讓自己孩子大度,其實是在讓他受不該受的委屈,長此以往,他內心會變得脆弱,感到害怕,甚至性格也會變得內向起來。表面看孩子是很聽話的樣子,其實你看到的,那不是孩子真正的自己。
2、家長替孩子處理所發生的矛盾
在小區散步的時候,聽到有爭吵聲,走進一看,發現是兩個孩子發生了矛盾,兩個男孩開始玩得挺好的,在那里蕩秋千,後來因為一個孩子坐著就不想下來,好不容易下來,結果就被推了一下。
旁邊的奶奶看著自己的孫子被「打」了,那怎麼受得了,上前就把那個小孩推了一下,說話很兇的樣子,說不該打他孫子,甚至還揚手去打那個孩子。而那個小孩子,說小也不小了,看上去六七歲的樣子。
除了說自己就要玩,就沒有說其他的話,也不說為什麼,或者好好解釋一下。好在最後被勸開了,事情沒有進一步惡化。當他們走了的時候,旁邊的家長就說,那個奶奶特別不講理,孩子經常給別人搶東西,都不敢讓自己孩子跟她孫子玩耍了。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家長代為解決,但家長並不知道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的真正原因,而無法做到公平,那麼很容造成一方受到不公平對待。因為孩子沒有通過自己的方式,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處理事情。如果是孩子自己處理,那麼她們會想辦法為自己開脫,或者是解釋為什麼,也可能會道歉,家長要做的就是看孩子的態度,對好的處理方式給予肯定,對不好的處理方式,像推卸責任、逃避責任等就要制止,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和勇於承認自己不足之處。
所有在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一些小的矛盾就要孩子自己去處理,不管處理得好不好,都是孩子接受後果,如果處理得好,自己心情不會太差,如果處理不好,也許自己就會受「委屈」,那都不要緊,那都是孩子成長中必須有的,那也是一種磨練,對孩子有好處。
3、家長家人到孩子的衝突中,容易偏袒
朋友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是老大,相差雖然不大,但還是經常的產生矛盾。不管是吃的還是玩的,男孩總是想要第一個或者是最大的、最好的,自己要有優先權,不然就要哭,這一哭,可就苦了女兒了。
媽媽剛買了一個西瓜回來,男孩看見了,就立馬上去要吃,媽媽也馬不停蹄的放下就去切西瓜,他說他要最大的,最甜的一塊,女孩說我也要最大一塊。
就這樣,男孩就著急了,就去打姐姐,姐姐沒有防備,被弟弟用玩具車給打到了,姐姐也還手了推了一下,弟弟那哭得可帶勁了。媽媽從廚房出來,簡單問了一下情況,就直接的說,姐姐要讓著弟弟,要保護弟弟。女孩本來沒有哭的,結果被媽媽這麼一說,眼淚都掉下來了。
家長有偏心心里,肯定有一個孩子會受到委屈,尤其是那種長期受到委屈的,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而且也讓孩子之間的相處很不友善。
被偏袒的那一方會因為得到「保護」而會故意去「惹事」,而不被偏心的那個一個孩子,會慢慢把自己封閉起來,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願意給別人解釋,不願意和別人交往。
孩子與孩子之間沒有自己的處理方式,他們不會很好的相處,如果是兄弟姐妹的關係,那麼他們以後更多的只會記得被欺負,受到不友好對待的情節,那與自己生兩個孩子是為了他們有個伴背道而馳了,你願意看到兄弟姐妹之間不和睦嗎?
當孩子之間發生了衝突時,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合適的呢?
1、多觀察孩子,看他們發生矛盾時,會有什麼動作
孩子與孩子之間會發生矛盾,但大多數時候,不去理他們,他們很快就玩到一起了,而且並沒有因為剛才的矛盾而影響心情。他們能表達自己的立場,也能表達自己的情緒,該笑的笑,該哭的哭,就是一種天真爛漫的感覺。
因為在矛盾中,我們會了解彼此,只要有一個孩子做出了一點退讓,就能很好的把矛盾平息下來。所以不要在乎孩子之間的小矛盾,給他們時間,給他們幾機會,讓他們自己解決,那才是最合適的方式,這樣會一直給他們自己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2、聽孩子述說,給孩子機會表達
孩子發生了衝突,當然要知道其中的原因,那麼知道呢,多半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敘述,才能大致了解問題的所在。聽他們述說,也是給他們表達和解釋的機會,而不是以大人自己的心情去判斷孩子的對錯。
在孩子的述說中,別的孩子也會知道,也會做出相應的回答,表明了自己的心意,相互退讓一點點,他們依然是最好的夥伴。在以後的相處中,他們會懂得用語言表達,讓別人聽到自己的心聲,那麼事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以至於以後都不再發生矛盾。
3、引導孩子向積極的一面看齊
在孩子發生矛盾時,不乏一些孩子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免於受罰而扭曲事實,這個時候,家長不是要去責怪孩子沒做好。而是要給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委,分析孩子的做法的利弊,對於孩子推卸責任,扭曲事實比較嚴重的,可以把弊端適當誇張一點。
讓孩子知道那是很不好的行為。只要家長引導得當,孩子即使表現不好,也會因為家長好的榜樣而改變孩子的態度,從而走向美好的明天。
找到以上問題所在,做了如何去引導孩子,孩子之間再發生矛盾時,他們會自己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對自己正確的做法會堅持。能傾聽別人的想法,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那更是減少了摩擦。
別看孩子小,其實他們懂得很多,只是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會處理,認為孩子會吃虧,所以不願放手孩子,結果導致了羨慕別人孩子優秀,嫌棄自己孩子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做不好,其實家長應該多反思自己,多放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