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教育專家給出3點建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自控能力對於兒童良好人格品質的形成、積極同伴關係的建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積極意義。兒童的自我控制主要表現為情緒自控、言語自控、行為自控。 作為家長,如何有意識地從各個方面去要求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包括不隨便發脾氣、忍讓

經受得住批評、承受失敗與挫折

現實生活中,孩子不如意時要宣泄其不滿情緒,但孩子的宣泄有可能受阻,因為他的情緒宣泄常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寬容。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情緒的發泄可能較為頻繁,父母難以忍受,於是造成感情沖突,結果可能是父母情緒占了上風,而孩子情緒沒有發泄出來,憂鬱糾結,逐漸積累,等待下次更猛烈的爆發。

這樣下去是危險的,孩子情緒不僅得不到宣泄,反而越積越多,情緒發展有可能走向消極方面。

因此,發展兒童的情緒智力,應特別重視家庭情感氛圍的作用和影響,要在血緣親情的基礎上建立起理解、寬容、和諧的家庭氛圍,有目的地幫助孩子實現其情緒的宣泄。

此外,父母還要注意教給孩子一些自我控制情緒的方法。面對孩子的過激情緒,父母可講究一些策略,如冷處理、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等。

譬如告訴他們,當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時,就在心裡暗暗說「不能打人”或「不能摔東西”,或者在不愉快時想想愉快的事情。

不罵人、不講髒話、不插話

有的孩子很容易和別人起沖突,起了沖突之後就控制不住自己要罵人,說髒話;有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會不斷地在老師講課的時候插話,在別人說話的時候大聲地搶話。

一般,孩子的髒話沒有惡意,但是父母不可聽之任之。專家認為:如果孩子長期不受約束,會在性格發展上出現缺陷。

對於這樣的事情,父母不必過分苛責孩子,通常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說髒話,只是一種模仿行為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該由此反省一下,以後一定要格外留意,為孩子提供健康的語言環境。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不要粗暴地指責孩子,而應幫助他找到正確的說法。如果孩子以後還再使用這句話,那麼您就應該嚴肅地告訴他:「這樣說很不好,大家都會不喜歡你的。」

言語自控中,除了不罵人、不說髒話外,不隨便插話也是一項要求,特別是針對學前的孩子。當孩子打斷大人們的談話時,大人通常會生氣地說:「不要無禮,打斷別人的談話是很不禮貌的。”

但是打斷插話的人同樣也是不禮貌的。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時,不能用粗魯的方式,可能這麼說會好一點兒:「我希望能把話講完。」事後要教導他們,應在大人討論的間歇時插話,這樣,既不失禮貌,又可以讓大人傾聽,這才是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


包括規則意識、堅持性、無侵犯行為

與成人相比,兒童行為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其沖動性強,兒童在行動前常常不加思索,很少考慮行為的結果,而不像成人那樣,會在具體行動前先仔細考慮該行為的利與弊,從而相應地採取一種適宜的行為方式。

針對兒童行為的這一特點,家長要教育孩子學著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根據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或他人的經驗,想一想這麼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對自己以及周圍的人會產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控,並採取適宜的行為方式。

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自制力呢?我們建議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把握以下四條原則:

1. 以身作則

要教會孩子自控,您得向孩子展示自控,因此家長要當一個活生生的自我控制的榜樣。 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對象是父母,父母自控力的表現會影響孩子自控力的發展。比如,有位媽媽跟朋友打牌,孩子就坐在電視機旁做作業;周末您沒按時起床,孩子也趁機躺在床上看小說,放棄英語早讀……

所以,凡是沖動的、情緒不穩定的、行為缺少自制的父母,必須先教育自己增強自制力,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制力。

2. 嚴格要求,反覆訓練

孩子對人世間做人的道理還較懵懂,所以良好習慣的養成,還要靠家長的嚴格要求和反覆訓練。

首先,要有規矩。習慣在父母所設之規矩下生活的孩子,會知道生活是有很多界限的。父母需要為孩子架構環境,在這個環境裡,孩子不準做那些他無法控制的事情。在孩子未上學之前就為他設限,等於是為他一生的自制力奠下根基。

其次,讓孩子學會自己負責。在孩童時代常常使用自行負責和違者受罰的方式管教他們,這兩種糾正方式讓他們有自己的選擇。小孩子經由這些選擇,便知道哪些行為會讓自己嘗到負面的結果。

最後,有適當的懲罰。孩子若不盡責,就限制他的自主權。不過方法一定要積極,讓他仍抱有希望,可以對他說:「我們再試一次,看看你是不是已經可以好好運用這種自由了。」

等到幾天、幾星期、幾個月過去了,只要你認為時機已成熟,就可以再給自主權,並且告訴他你認為他現在已經可以運用這種自由了。一定要讓他知道他需要為這種自由負責。

孩子若不能控制自己,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因為你的態度代表了對他的期望、信賴和愛。

3. 要以理服人,巧用激勵

自控行為的多次重復就可形成良好的習慣,從而降低自控行為引起的緊張感,使自控行為容易完成和保持。

例如,要求幼兒不隨地扔垃圾,如果他每次都控制得住,以後就會形成有了垃圾不亂扔的好習慣。所以,在實際生活中訓練幼兒良好的自控行為,對他們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父母在激勵孩子時,也要講究一點兒語言的藝術。舉個例子,小陽被同學們推薦為班長,當他回家把這個喜訊告訴父母時,父親高興地說:「我兒子真棒,真有出息!」這種表揚毫無餘味,對孩子並無多大激勵作用。

如果在後面再補上一句:「當了班長,就該用一個班長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這既包含著父母的信任和期望,又給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激勵其更加努力進取。

4. 延遲滿足

要讓孩子在學習時間觀念中學會等待。

當孩子有些不能立即滿足的欲望,一段時間得到實現後,就有了這樣的體驗:想得到的東西,等些時候會有的。於是就形成了等待的習慣。

比如,孩子想得到一個他喜歡的玩具,父母並沒有立即滿足他,而是讓他克服吃手的毛病,或提一些額外條件,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做了,父母便應及時兌現自己的承諾。

資訊來源於錢志亮微信公眾號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及時刪除。


看知識視訊、下學習資料、讀教育資訊、找機構、請家教、上「學樂幫」 APP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學樂幫」即可下載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教育專家給出3點建議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