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一大人經常用「窩裡橫」形容在家比較霸道,出門卻秒變綿羊,別人問話也不說的寶寶。其實這並不完全是性格問題,還有可能是寶寶的社交能力有限,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有的寶寶的社交能力強,有的寶寶社交能力弱?
其實這與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有的寶寶本來聰明可愛,可是從小就被父母攔在家裡,沒有去過遊樂場,也從來不和小區內的同齡寶寶玩耍,原因是遊樂場太臟,怕被小朋友傳染生病。就這樣,孩子的社交之門硬生生被關閉了,也造就了一些不合群,社交能力弱的寶寶。
所以父母要正確看待寶寶的社交能力,不必要求寶寶左右逢源、呼朋喚友,但是也不要影響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下面就介紹寶寶社交的特點以及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 社交冷漠期(1~2歲)
這個時期的寶寶,並沒有社交的概念,所以父母就要多帶孩子出去,增加與外界的接觸機會,讓寶寶自由選擇社交範圍與程度,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每天都帶寶寶找同齡寶寶玩。周末的時候,可以帶寶寶去遊樂場或者公園挖沙子。這些活動都能增加寶寶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有的寶寶會「自來熟」,很快就與別的寶寶玩到一起;有的寶寶剛開始可能只是站在旁邊看著,慢慢地才會融入進去。長此以往,等寶寶2歲以後,幾乎就可以與小朋友玩到一起了。
- 社交準備期(2~3歲)
一般來講,寶寶2歲以後就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所以此時父母可以幫助寶寶結交玩伴,培養交往能力。
現在家庭的孩子比較少,所以父母可以邀請同事、朋友帶孩子到家裡玩,讓孩子們一起做遊戲、聽故事、畫畫、玩玩具等,逐步培養孩子們的交往能力。還可以在周末,幾個家庭相約帶著寶寶一起去遊樂場、公園等地讓孩子們一起玩。假如孩子們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生了矛盾,大人盡量不要插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學會友好相處。
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
父母要從正面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謙虛、禮貌,養成良好的交往習慣。
不可取的做法有:寶寶喜歡別人的玩具,家長就拿過來給自家寶寶玩,這樣會讓孩子養成自傲自大、隨便搶東西的錯誤習慣;還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快把你的玩具收起來,那個誰誰誰要來搶你玩具了」,這樣的做法會把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另外,成人間不禮貌的訓斥、吵架也會傳染給寶寶,因此父母要盡量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第一任導師。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當行為,此時父母的做法很重要。比如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得友情,切不可當眾訓斥孩子,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同樣,如果發現孩子有大方的表現,一定要及時鼓勵,促使寶寶積極主動地交流。
孩子的社交能力,與後天的教育和生活環境息息相幹。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社交方式,父母在引導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孩子的交往方式,給他充分的交往自由,這樣寶寶才會有機會處理交往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獲得更多經驗。
– THE END –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讚〗
…
>社交能力寶典,輕鬆解決孩子不合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