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只能妥協?家長沒有原則,孩子怎麼可能懂規矩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

昨晚閨蜜跟我吐槽,養孩子太難了,我知道她又遇到不爽的事情了。

昨晚臨睡覺,她那個兩歲不到的兒子又「作妖」了。一切收拾完畢,閨蜜正準備哄孩子睡覺,兒子卻突然來了精神,指著電視非要看動畫片。

閨蜜當然不能妥協,果斷的拒絕了兒子的要求,孩子開始哇哇大哭。期間閨蜜想了很多辦法哄轉移兒子的注意力,但絲毫不起作用。

連婆婆都被吵醒了,看著孫子哭的撕心裂肺,忍不住要打開電視,但還是讓閨蜜阻止了。最後孩子哭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哭累了,也就睡著了。

閨蜜跟我說,「當時看兒子哭那個樣子,真是心疼的不得了,但一想他「作妖」那個狀態,我這火氣又不打一處來!真是矛盾,你說好好的孩子咋就得有這樣的成長過程呢?」

是啊,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成長過程呢?面對孩子從「小天使」變成磨人的「小怪物」,家長該怎麼辦呢?

孩子「作妖」,家長該妥協嗎?

有類似經驗的寶媽絕不止閨蜜一個,包括我自己。

小錦鯉2歲左右的時候也是這樣,雖然女兒比較內向,但是「蔫吧淘」起來一樣折磨人讓頭大如鬥,比如該吃飯了非要吃零食,看我拿手機就要看動畫片等等類似的不勝枚舉。

我要不滿足她就會哭鬧,要不就跟我賭氣,那時候真不知道是怎麼堅持過來的。後來慢慢了解了相幹的知識我才明白,這其實是孩子在長大的標誌。


兒童心理專家孫瑞雪曾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闡述道:

嬰兒長到2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所以就表現得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0-6歲的兒童,幾乎將他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構中。

如果沒有這樣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嬰兒就永遠無法形成自我,最後也無法走出自我,成人後就真的以「自我為中心」了。

在這個構建自我的過程中,孩子們非常渴望能「一切自己做主」。但是相對的,他們也不會用語言表達,所以只能通過一些行為來「捍衛自己的主權」。

尤其當家長要求孩子怎麼做的時候,即便孩子原本也想這樣做,但總會下意識的反抗,不想「讓別人插手」。在家長眼中就變成了叛逆、不聽話。

實際上這正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成長過程,預示著孩子的心智在發展。家長此時如果選擇用粗暴手段強行「鎮壓」,那麼最後孩子會變的唯唯諾諾,毫無主見。

但同樣的,家長也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趁這個敏感期「尊重」孩子自身意願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建立明確的規則意識,以及明確的規則,讓孩子知道約束自己。

否則孩子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為所欲為。

一味的妥協只會害了孩子

之前我在教育機構工作的時候,就遇上過這麼一個孩子,孩子4歲,出生沒多久父母便離異了,由母親和娘家老人帶著一起生活,母親是個女強人,但卻和老人一樣寵溺孩子。

小男孩這一年走了3家幼稚園都沒人敢要,原因無他,孩子太任性太能作妖了。

在教育機構我曾「有幸」見識過小家夥的「威力」,因為上課搗亂,被我們的老師說了幾句,結果發起飆來把教室桌椅全都掀翻了,然後在地上嚎啕打滾。

跟著來上課的奶奶根本治不了外孫子,最後還是給家裡打電話,孩子的姥爺親自出馬才把孩子「降服」帶走了。

第二天孩子母親過來道歉,還賠償了一些損失。但對教育孩子的事隻字未提。顯然對此已經司空見慣了。

現在想來,正是家長的一味縱容與妥協才造成了孩子今天這個狀態,當他們習慣了用「撒潑打滾」、「嚎啕大哭」等手段來逼著家長妥協的時候,他們也不可能學會守規則、尊重別人。

到最後、只能成為人們口中「熊孩子」。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3歲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但當他20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

所以,家長們應該明白,3歲前一定要給孩子建立「規則秩序」,不能一味地妥協。

愛孩子的前提是讓他們明白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

很多家長都懂的這個道理,尤其是很多父親,更是把這句話奉為圭臬,認為這是育兒的最基本原則。

但是同樣的,他們也忽略了不光要讓孩子懂規矩,還要愛孩子,或者說愛孩子和教孩子懂規矩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有的家長確實不會像孩子妥協,也不溺愛孩子,只是當孩子因為沒有而哭鬧時,他們往往用粗暴極端的手段直接打壓孩子。

比如發火,或者嚇唬孩子,再不就是冷暴力處理。

之前和朋友遇到過這樣一件事,在一個車流不多的單行道,一輛BMW往前緩行,後面跟著個七八歲的男孩一邊嚎啕大哭一邊追車跑,手裡拎著的書包也敞開了,課本散落一地。

我和朋友驚住了,連忙上前攔住了汽車,之後司機下來了,是個大我五六歲的姐姐,情緒很不穩定。

我和朋友連哄帶勸才弄明白事情的經過,原來孩子考試考得太差又不去補習班,母親一怒之下決定不管兒子了讓他自己回家。

最後我們好言相勸,孩子母親也冷靜了,把兒子「塞」進車(沒錯,就是塞),向我們道謝後開車走了。

這件事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也讓我時刻警醒,教育孩子一定要「張弛有度」。

《規矩和愛》一書的作者曾說:在做規矩的過程中能把愛體現出來,不僅需要有極大的愛心,還需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

家長在樹立規矩、堅守原則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感受到愛和「被尊重」。對他們的需求表示尊重,並且接納他們的情緒。

好萊塢明星賈斯汀· 巴爾多尼對待女兒哭鬧的方式就非常值得稱道。有一次她的女兒因為自己目的沒有達成,結果在公共場合開始情緒失控。

孩子先是大吼大叫,然後開始嚎啕大哭,這時候賈斯汀和孩子的爺爺做法卻很有意思,二人只是靜靜看著孩子哭鬧,沒有動作,但同時也並不是冷漠一言不發,而是眼含愛意註目孩子。

二人沒有因為孩子的行為感到憤怒或者羞愧,但確實實在在的心疼孩子,可同時也知道不能因此就壞了規矩。

後來賈斯汀說,「她擁有我們無條件的愛,我們願意為她付出所有,但是,她得自己面對自己的情緒。」

小時候,我爸總會讓我自己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從不對我大發雷霆:「不要哭了!你真是太丟人了!」這樣的情緒教養態度對我的情緒人格發展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所以,我也要給我那哭鬧的女兒同樣的寬容,讓她知道可以表達情緒,只是她得學會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家長們,當孩子真的因為什麼事情哭鬧不止的時候,先不要去急著制止,更不要視而不見,你應該蹲下來安慰孩子,讓他好好的發泄,之後告訴他「爸媽在呢」。

愛孩子不代表一味的寵溺和放任,教育孩子也不是簡單粗暴的制止,相反,只有兩相結合,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愛同時也能明白守規矩的意義,這樣才會讓孩子形成獨立自我的同時亦能自律。最後才不會成長為熊孩子。

而作為家長,在堅守原則的同時更要學會共情,去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才是愛孩子的真正體現,最後才能收獲一個守規矩、高情商的孩子。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註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孩子哭鬧只能妥協?家長沒有原則,孩子怎麼可能懂規矩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