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說到育兒,浮現在你腦海裡的第一個詞是什麼?幼升小、小升初、早教班、興趣班、學區房……不久前,一名33歲的媽媽因為陪孩子寫作業,氣到腦梗;深夜鄰居家傳來陪娃做作業的咆哮;「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諸如此類的家庭「鬧劇」層出不窮,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焦慮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也正日漸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
2017年5月,在UC大數據發布的《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裡,在十大家庭焦慮因素中,「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超過夫妻關係,位列前兩位,連「婆媳關係」、「贍養老人」這類之前被熱烈關註的熱點話題,都排到第四位的「小孩人身安全」之後。目之所及,育兒焦慮指數飆升造成的身不由已,極大地傷害了親子關係,使父母和孩子都痛苦不已。
…
《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的出現,是解救廣大父母育兒焦慮綜合症的一劑良方。俗語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傳統的教育觀念,在學校裡責任在老師,在家庭裡責任在父母,孩子只是被動接受的一方,全部重心都放在「孩子要聽大人的話」上。《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倡導正面的教育觀,將孩子放在關係平等的位置上,強調「與孩子合作」,共同達成教育目標。充分發揮孩子主觀能動性的這個過程是理性的,也是相對自由的,不是焦慮痛苦的,甚至是輕松愉悅的。作者還認為,育兒如同育己,這是當前大部分父母都忽略的基本觀念,當管教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只是父母本身育己的不到位。
…
《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是真心媽媽高志宏和真心爸爸徐智明的第二本育兒手記。作者夫婦都畢業於北京大學,育有二子天真和開心。兩人悉心研究家庭教育和父母成長,堅持親自帶小孩,第一本育兒手記《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松做爸媽》出版後穩居當當網親子家教類圖書榜前列,入選豆瓣2017年童書教育類的TOP5;他們的育兒家教心得和音頻課程都廣受好評。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真心媽媽和真心爸爸再次將成長過程中的點滴教育心得集結成書,就有了這本《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
每個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在摸索著育兒的路上,有許多相互沖突的觀點,令人困惑。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呢?今天將從育兒如育己、讓孩子作主這兩個方面來分析,最終目的是達成育兒路上雙方和諧的合作關係。這本書的第一到第五章的中心是「育兒如育己」,在接下來的第六到第十章的中心內容是「讓孩子作主」。最後我們再來談談給父母帶來的思索。
一、育兒如育己
為人父母,育兒先育己。一切從父母自身行為出發,從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和態度中去找原因。這裡主要講解了與孩子合作時,爸爸媽媽需要遵循的五個具體守則,分別是多施愛,少失控;多支持,少控制;多滿足,少拒絕;多賦能,少施壓。我們來重點講講「多支持,少控制」。
曾經發生過多起觸目驚心的青少年殺人案件,12歲的小學六年級男生在家中持刀殺害親生母親,原因是母親懷疑他在家裡抽煙,用皮帶抽打他,他不滿母親管教,直接沖到廚房拿出菜刀砍死了母親;17歲少年用斧頭砍死母親並將其屍體埋在院子雞圈裡,原因竟是母親平日逼他學習……慘案背後的原因不得不催人深思,父母那麼愛孩子,為什麼那麼多孩子會恨自己的父母?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作者的觀點是,「有一部分父母,帶孩子太焦慮、太著急了,給了孩子令人窒息的愛。」要麼總是嘮叨孩子這樣那樣;要麼打著「我這都是為你好」的燈號控制孩子的一切;要麼總是嫌孩子不夠好,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要麼對孩子簡單粗暴。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平和的愛,只有不滿天天在累積,量變變成質變的時候,就是悲劇發生的時刻。對於這一點,作者認為父母應該做到「多支持,少控制」。從小孩剛出生開始,有些父母就開始管理嬰兒拉臭臭,把他們培養成為如同條件反射的小狗,定時拉臭臭。這是個最典型的控制孩子的例子,孩子連什麼時候想拉臭臭的自由都沒有,作為大人能設身處地這種心情嗎?
要做到多支持、少控制,第一步要先承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然後帶著關心去守護孩子,在平等的地位上去體會他(她)的感受,把指揮變成善意的指導,用正確方式去陪玩。所謂的正確,是指尊重孩子,讓他們玩自己想玩的,隻幫不教,大人服從孩子的「命令」,不在玩耍過程中逼他學習,引導孩子在玩耍中建設而不是破壞。過度控制孩子會種下惡果,撒謊就是其中一種,產生的原因不是父母的過度管束就是過度獎懲。平常不過度控制,不施壓,支持和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孩子自然就沒有撒謊的必要性。
二、讓孩子作主
這一部分在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幾個方向上,介紹了與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它們包括合作建立有效親子溝通、合作培養孩子好脾氣好性格、合作培養孩子好習慣和與叛逆和青春期的孩子合作。我們來重點講講如何合作建立有效的親子溝通。
溝通的重要性不問可知,但當前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反映了和孩子之間溝通困難的問題。最常見不過的場景是,孩子因為想要一個東西,爸媽認為不合適沒給,孩子就哇哇大哭大吵大鬧。爸媽說:「要不這樣?」孩子大叫:「我不!」爸媽又再退一步說「要不那樣?」孩子還是不依不饒:「我不要!我就不!」最後場面往往難以收拾。在成人的世界裡這種情況也並不少見,在大街上,在公車上這些公共場合裡,常常看見有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這裡習慣沉浸在情緒中一味發泄、無法進行理性思考的大人和孩子,都缺乏具備理性和建設性看待問題的能力。如何做到理性正面表達需求,建立有效的親子溝通呢?下面就來看看真心爸媽教的幾條錦囊妙計。
首先是平時就孩子有商有量。和孩子有關的事情,父母都跟孩子商量著來,征求孩子的意見,不強迫孩子言聽計從。比方說想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都先問問孩子的意見,合理的就滿足,這樣大人孩子都愉快,自然不會有孩子故意尷尬刁難的情況出現了。接著是學會跟孩子愉快地聊天。這裡說的愉快聊天,是指跟孩子有共同話題的雙方溝通,而不是追問、責問或者是其他孩子不喜歡的方式,由孩子來主導話題,父母配合,不潑冷水;遇到父母不懂的話題還要去趕緊補補課,好跟上孩子的節奏,虛心向孩子請教,偶爾引導孩子但不說教,等等。還有就是同時注意避免拒絕型溝通,拒絕型溝通包括沒反應、教訓、比較和批判等,這不僅不能促進溝通反而會推開孩子,傷害關係。美國專門從事溝通研究的學者羅納德·B·阿德勒在暢銷40年的《溝通的藝術》中提到,家庭溝通模式根據「談話取向」和「遵從取向」兩個維度,被劃分為一致型家庭、多元型家庭、保護型家庭和放任型家庭,具體如圖:
…
其中保護型家庭正是令父母覺得操碎了心但孩子卻特別「叛逆」的模式。對照一下,孩子出問題,正是因為雙方的溝通模式出了問題,孩子被剝奪了自主的權利所導致的惡果。家長越是重復命令和追問這種錯誤的溝通方式,溝通只會越困難。在這一章裡,列出了正確和錯誤的親子溝通模式對比,父母們可以參考學習。
三、學習和成長
書中最後講到了一個關於養育蘭花的小故事。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日常花費許多時間精心栽種蘭花。但有一次他出外雲遊的時候,弟子們不小心打翻了蘭花架子,蘭花都被砸壞了。弟子們恐慌不已,怕禪師責罵,沒想到他回來以後並沒有生氣,只是淡然地說:「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這個關於種蘭花的小故事,令人感觸良多。養育孩子的過程與栽培珍貴蘭花的過程相似,十月懷胎的辛勞只是開始,勞心勞力的養育更見工夫。育兒路漫漫,需要父母們過關斬將。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這時候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其實是提出問題,應該自發去學習通關秘訣,讓孩子成為最好的合作夥伴,共同去解決問題,共同成長。
…
回顧一下,《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從父母的教育角度出發,從育兒如育己、讓孩子作主這兩個方面來分析,最終目的是達成育兒路上雙方和諧的合作關係,讓孩子成長為具備完善自我的「他自己」。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寫給父母看的育兒「教科書」,幾乎列出了所有父母與孩子日常相處中會遇到的問題。但關鍵在於,父母們應該形成一個基於合作而並非「強迫」的理念,讓孩子在成長中發揮充分的積極主動性,去探索成為「他自己」的一個方法,這才是真心爸媽最真切的期待和寫作本書的初衷。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裡說:「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願父母們共勉,共同清除育兒焦慮綜合症,不僅教育出更好的孩子,也成為更好的自己。
>與孩子合作,解救育兒焦慮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