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女兒派 鹵蛋媽
來源:女兒派 ID:nverpai
01
深夜,一個媽媽po文求助:我是混蛋嗎?
事情是這樣的。
因為兒子熬夜玩遊戲早上賴床不起,媽媽一怒之下,刪除孩子玩了一年的遊戲,並取消了下個月玩電腦的權利。
這款遊戲叫「當個創世神」,根據媽媽的敘述:
「我兒子在「當個創世神」裡建造了一座雄偉的城堡,他非常自豪地向我展示過。」
刪除遊戲,無異於兒子的「世界」瞬間垮塌:
「他現在整天都在哭,而且拒絕吃任何東西了。」
這位媽媽本想尋求諒解和寬慰,結果評論裡卻翻了車:
你知道在「當個創世神」建一座城堡有多災嗎?這可能是孩子的命根子;
看哭了,沒有比這更混蛋的父母了;
這是赤裸裸的報復性懲罰,默默心疼孩子。
不想論過錯,只是覺得悲哀,有千千萬萬個小孩,曾經有過這樣痛苦的經歷。
又有多少父母,狠狠傷害了孩子,卻完全不自知。
02
當父母變成敵人
還能指望孩子愛你嗎?
想培養一個王子,卻殘忍毀掉他的城堡。
媽媽給的理由也很簡單:誰讓你不聽話!
樊登老師說:
「有些懲罰,不是教育,只是報復。報復什麼呢,就是:你把我氣成這樣,我要報復一下。」
小龍女卓林曾多次公開表示對媽媽的抗議:
做錯事,要舉著《辭海》罰站兩個小時,稍有放松,媽媽就用皮帶抽大腿和屁股。
有一回晚上11點不睡覺,媽媽吳綺莉一怒之下,罰她整夜不準睡覺。
還要拿厚厚一沓紙,一直不停寫「我不睡,我不睡」,只要停下來就被打。
成年後,小龍女多次報警,聲稱受到了母親的言語恐嚇和暴力虐待。
吳綺莉曾說,如果女兒不乖,「就去和她拼了」。
報復性懲罰,是一種變態的施壓:
想玩手機嗎?好,那就一直玩到死,今天不準吃飯。
不寫作業是吧?那就把你作業本撕掉!
愛睡懶覺?那就關小黑屋,一直睡到天昏地暗。
報復性懲罰,父母把自己置於孩子的對立面,家的港灣淪為戰場,拼個你死我活。
某知名育兒博主曾在網上大肆宣揚自己的育兒之道:
因為孩子沒寫完作業,她將年僅6歲的女兒獨自留在家裡,自己和其他家人外出度假。
女兒哭著抱大腿懇求,這位媽媽依舊不為所動,冷靜地教女兒如何燒水燒粉絲。
阿姨和鄰居十分擔心,提出想過去幫忙,她直接無情拒絕。
「這次給小米的教訓,算是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在洋洋自得之時,卻被網友啪啪打臉:讓未滿8周歲的孩子處於無人監護的狀態,已是違法行為。
目的也確實達到了,大孩子對媽媽的評價也很冷酷——真狠。
父母在行動上報復孩子,孩子回饋以心理上的報復:
此刻,你不是我的父母,你是殘忍的敵人。
《少年說》的節目中,有一個小男孩控訴爸爸半夜偷偷給自己剃了光頭。
爸爸雲淡風輕地解釋:考試沒考好,想懲罰你一下。
魯迅說:
真正的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
報復性懲罰,將孩子的尊嚴肆意踐踏,撕碎了一個個孩子純真的心、無邪的夢,甚至整個人生。
報復性懲罰已經不能稱之為教育,它只是垃圾父母的一種瘋狂泄憤。
03
報復性懲罰:
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誰讓你不聽話」,報復性懲罰的借口永遠只有一個。
潛伏在這種高壓下的聽話,不斷滋生著恨和怯,往往導致一場悲劇。
2019年,南京一個9歲男孩,因為撞碎學校玻璃擔心父母懲罰,選擇跳樓自殺。
遺書上用稚嫩的筆跡寫著:我知道要懲罰,所以跳樓了。
不去死,就可能被打死。
9歲,連懲罰兩個字都要用拼音代替的年紀,卻因為父母的報復性懲罰教育,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同樣是去年,永寧6歲女孩玩耍時摔倒昏迷,12歲的親戚因為擔心受罰,用木板敲打女孩頭部將其活活打死。
案發後,男孩父親稱: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力賠償,以後好好管教孩子。
我們無從想像,究竟是怎樣的「管教」,讓孩子覺得比殺人還嚴重?
電影「狗十三」有這樣一段臺詞: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報復性懲罰,讓恐懼的種子深深根植在孩子心中,極端的恐懼能摧毀一切。
最近頻發的大學生虐貓虐狗事件觸目驚心。
就在前不久,山東一名大四學生范源慶因為虐貓事件向網友道歉。
剝皮、掏腸、火燒、電擊……兩個月致80隻流浪貓死亡,並且拍攝視訊博眼球,手段慘無人道。
尹建莉老師說:
「兒童天性都是溫柔善良的,如果說一個孩子表現出冷酷和殘忍,一定是他在生活中體會了大多的冷酷無情。
追究一些惡性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的成長史,幾乎全部可以看到他們童年時代極端嚴厲的家庭教育。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極端殘忍者,都有一個精神或肉體嚴重受虐的童年。」
這種童年的痛苦積壓於心,不斷放大,最後選擇通過虐待弱小可憐的動物,來報復童年時候的無力感和挫敗感。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即便孩子天生就具備同理心的萌芽,但是只有在親身體驗過同理心的行動之後,孩子的同理能力才能順利發展。」
當你報復性毀了孩子最珍愛的東西:玩具、尊嚴、自由……
孩子也會在這種極端恐懼的心理下,埋怨、漠視、仇恨,輕易去毀掉別人最珍愛的東西,甚至是生命。
你的玩具不值得一提。
哦,那別人的生命也不值得一提。
04
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該打還得打,人在成長過程中,會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之外,還要有敬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
很多父母奉之神論。
卻忽視了同場嘉賓竇文濤的故事:
父親對他的懲罰,雷聲大雨點小,打是真打,但有度,更多的是溫柔。
教育學專家傅維利說:
「懲罰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是一種危險的、高難度的教育技巧。而秘訣是真愛,讓愛產生教育的智慧。」
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
懲罰教育的底色永遠都是愛。
懲罰可以有,蜻蜓點水,威懾即可,報復性懲罰卻是:刀光劍影、魚死網破。
前不久,山東鄒平,一母親因嫌6歲女兒吃飯慢,用鐵管將其毆打致死,近期判決下來:一審被判15年。
報復性懲罰,失控成殺人。
在這場對立之戰中,沒有真正的贏家。
05
絕望的種子,會生根發芽
樊登老師曾分析:
這種過於嚴厲的懲罰將會帶來的4R結果:
憤恨(Resentment)、報復(Revenge)、反叛(Rebellion)、退縮(Retreat)。
毀掉孩子遊戲的媽媽,以為孩子「只是鬧鬧小情緒,過兩天就會好」,但這種傷害,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媽媽眼中毫無價值的破爛玩意兒,在孩子眼中,是花了整整一年時間精心設計的「當個創世神」。
你拿著孩子引以為豪的珍寶,反過來威脅他,最後報復性毀掉它。
從今以後,孩子再有任何喜歡的東西,絕對藏得嚴嚴實實,再也不會讓你知道。
因為,他害怕再次被你報復性毀掉。
另一個回帖的網友心酸說起自己的經歷:
每次父母毀掉自己的玩具,他都會偷偷毀掉父母的一件東西。
「就是要讓他們也嘗嘗那種失去的滋味。」
還有網友跟帖:
「成年後恐婚恐育,我害怕成為我父母那樣的人。」
一輩子的陰影,不是一句「哄哄就好了」就能解決的。
他們可能會忘記你如何寵他愛他,卻會一輩子記得你高高揚起來的那雙手:
「誰讓你不聽話!!!」
關於作者 *來源:本文系女兒派原創。我家有女兒,有女萬事足。百萬父母關註的育兒平臺。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來源於女兒派(ID: nverpai),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這裡都懂;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 ▲長按QRCode「識別」關註
喜歡,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