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隔代撫養:誰才是孩子真正的媽媽?(點擊)
1.
舍不得孩子走彎路的家長,都怎麼樣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張非常氣憤的圖片,男孩蹺著二郎腿玩手機,他的媽媽在地上跪著看他。
這孩子覺得很有趣,還給媽媽拍照上傳朋友圈,並且配文字:開心每一天。
原來,為了勸兒子回到學校上學,這位媽媽已經在地上跪了一個小時。孩子的爸爸也一直在旁邊站著,夫妻倆苦口婆心勸孩子,孩子卻無動於衷。
養出這樣的孩子,是父母的痛,也是教育的悲哀。
父母為什麼要「求著」孩子去上學?可能是因為怕孩子不去上學不接受教育會沒出息,孩子將來沒出息會怪他們,也不忍心孩子去吃社會的苦走了人生的彎路……
原因可能有很多,歸根結底,是想讓孩子走一條相對好走的路,怕孩子未來坎坷。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我比你知道什麼是對的」;
「你現在恨我,將來會感激我了」;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這些話,我們是聽著長大的,現在又傳給了我們的孩子。
為人父母之後,我們變得柔和慈悲,不忍心孩子受一點委屈,走一點彎路。
可是,從來沒有不走彎路的人生,被父母攙扶太久的孩子,慢慢會忘了如何走路。
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有的路或許是曲折的,但是一定要自己走後,才能知道哪條路是適合的。
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有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我們有義務跟孩子言明利害。可是選擇還是他們自己,不管直路彎路,他們自己走了才知道合不合適。
2.
沒經歷過風霜的成長,是一種殘忍
有一個寓言故事叫做《臨江之麋》,說的是臨江有一個人打獵時撿到了一個麋鹿,就把它抱回了家。
起初的時候,家裡的獵狗都對麋鹿虎視眈眈,垂涎三尺。主人非常憤怒,呵斥它們之後,它們才老實。
主人還經常讓麋鹿和獵狗一起玩,慢慢地麋鹿以為自己和狗是好朋友,狗狗也對麋鹿友善了起來。
直到有一天,麋鹿走出家門看到很多狗,便想上前和它們嬉戲。結果「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這個故事很殘忍,也很現實。這和我們的教育多麼相似,我們總是覺得把孩子保護好,不讓挫折傷害他們,他們就能過得幸福順遂。
可總有一天,他們要走出我們的懷抱,走入社會的叢林。
沒有辨別能力,沒有經歷過風雨的他們,又會經歷什麼呢?
聽再多的道理,也不一定過好此生。只有真真正正體驗過,才能懂得那些道理。
孩子從一出生,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誇大自我」。他們覺得世界是以自己為圓心向外延展的,有的孩子這個過程甚至要持續到10歲。
從「誇大自我」到「真實自我」的轉變,就是成長的過程。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規則被重新打破,學著去適應社會的法則。
他們內心的童話世界,變成真實的現實世界。曾經想要什麼就去拿,想吃什麼就往嘴裡塞,後來發現那樣會受到懲罰,會被禁止。
「誇大自我」慢慢消退,靠的更多的是孩子自己去體驗,去碰壁。
在品嘗中,他們知道不是事事都會隨自己的心意,在碰壁中,他們認識世界的殘酷必須要修煉出一身鎧甲。
如果父母一直給孩子設計前路,攙扶著孩子走好每一步,那會阻止孩子形成「真實自我」。
3.
到底是孩子的事,還是父母的事
這世上只有三種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
孩子的事,本質上也是他人的事。可是父母總是把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是一種和孩子共生融合的狀態。
而父母之所以把這些都當成自己的事,大多是因為恐懼。
我們害怕孩子將來一敗塗地,我們害怕孩子的人生吃太多苦頭,我們害怕自己經歷過的遺憾孩子再去經歷,我們害怕孩子失敗後我們無法接盤。
出於恐懼,我們把擔心投射到孩子身上。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給他們制造壓力,改變他們的行為和想法,來緩解自己的恐懼。
《少年說》上有一位國防班男孩羅萬豪,他走上屋頂表演了一套詠春拳,掌中帶風,颯爽英姿。
可是這位小男子漢,沖著父母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令人震動,他說:爸爸媽媽,你們能再給我一次長遠的目標嗎?
原來是羅萬豪的父母從小就給他制定了一套屬於他的獎懲機制,那套獎懲機制一直「拉」著他前行。
達到父母指定的目標後,他就能得到一定的獎勵,否則就會受到一些懲罰,比如減少玩樂時間。
為了那些獎勵和小目標,他一步步向前走,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可是,到了高中以後,父母不再給他制定目標,覺得他應該有能力自己走了,可是他卻開始迷茫。
習慣了被拉著走路,自己就失去了走路的能力。
他沖著父母大喊:爸爸媽媽,你們能不能再給我一次長遠的目標?
看著這個男孩,覺得心裡酸酸的。
按理說,培養出這麼一個優秀的孩子,是父母教育有方。他的未來可能是考入排名靠前的國防大學,然後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再然後呢,結婚,生子……
一步步被牽著走,那這一生到底是他的一生,還是父母的一生?
像羅萬豪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父母為了孩子能走得好,學得好而帶著孩子一路小跑,走所謂的「捷徑」趕超同齡人。
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我不管他,他怎麼知道往哪走?
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很簡單又很難做的問題——信任。你信不信任你的孩子,是懂得是非對錯的,你信不信任你的孩子,最差也不過是大器晚成?如果你都不信任他,那他自己還相信自己嗎?
小的挫折不妨讓他們自己去經歷,大的方向我們可以做一些指引。父母有義務指導孩子,但是指導不是指指點點。相信孩子可以的,他們就真的可以。
4.
「主動」的人生,不是催出來的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一書中提到:孩子主動做什麼,只能聽從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
我們催促孩子也好,給孩子設計好路途也好,即使是孩子自己在踐行,即使孩子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可那畢竟不是孩子的主觀意願。
家長都希望孩子擁有主動性,可是,「希望別人擁有主動性」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如果孩子主動去學習,那就是順從了父母的意願,那就不算主動。如何孩子不主動學習,那必然也是沒有主動性的表現。
真正的主動,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改變。
作家劉同曾經也因成就不好,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他覺得自己的存在,就是為了襯托那些學習好的同學的。至於考大學,他根本不知道那是為了什麼。
高三的時候,他在同學的鼓動下,去參加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系面試。沒有基礎的他,沒有任何懸念初試就被刷了下來。
可是就是在大學待的那幾天,徹底改變了他。他看到了大學生的豐富多彩,看到了大學生的意氣風發,看到了自己小城市的局限性。
他意識到,自己不是不想考大學,而是討厭那些在他耳邊嘮叨讓他好好學習的人,那些聲音仿佛在唱衰,告訴他考不上大學一輩子就完了。
而自己親眼見過大學之後才知道,那是一種自由,一種寬廣。從那天開始,他好好學習,把曾經的懈怠全部補上。
我們跟孩子說過多少句好好學習,報過多少沖刺班、輔導班,但是真正能改變他們的,恰好是他們自己碰壁後的感悟。
至於什麼樣的彎路是可以走,什麼樣的彎路是不可以走的,李玫瑾教授提出過一個「三不慣兩不管」:不懂得尊重不能慣,沒有底線不能慣,毫無責任感不能慣,能獨立完成的事不管,能自己承受的挫折不管。
人生沒有回頭路,每一步都是成長,做錯了一步,後面還有新的路途,試一下又何妨?
別人說得再多也沒用,只有自己經歷過,才算是成長。
孩子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多撞幾次也就知道路在何方。我們做父母的,不是一遍遍提醒他們,不要去撞那堵牆。
而是忍住自己的心疼,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支持你嘗試,成功或者失敗,我們都一直愛你。我們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你要不辜負自己的選擇就好。
作者:妙黛 中科院心理學研究生,一手抱娃,一手工作,還有一顆心寫作的職場媽媽,一個集正經與笨蛋,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90後姑娘。
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及妙黛(作者名)
往深處想,在淺處活——專註精神分析的教育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