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涅槃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 ID:xdfjtjy
1
中國有句俗語,叫「養兒方知父母恩」,當自己有孩子後,才明白父母當年的不易,因為養孩子真的太難了。
這個難,以前主要集中在吃飽穿暖的物質層面,不讓孩子餓著冷著,就算是成功,但到了80、90後這一代父母,已經升級到身心的全面教育上來了。
50、60年代的父母管孩子大多很簡單,不聽話?打,不好好學習?打,不吃飯?不存在的,因為根本就吃不飽!
現在的成年人,小時候有幾個沒挨過打?可如今的小孩,如果還是簡單沿用打罵教育,很容易出現極端情況,先來看幾個真實案例:
成都一名8歲女童因為看電視與家人發生爭執,賭氣從21樓一躍而下;
一位父親在街上教訓責打15歲女兒時,遭女兒結交的社會青年毆打,十多個人拎著鐵棍追到了家門口……
這樣的例子現在真的是太多了,給人們的印象就是:
孩子是玻璃心,罵不得更打不得,吃不得一點苦;叛逆起來連父母都不認,視生命為兒戲,頭腦一發熱,什麼都可以不管不顧。
原本天真可愛,善良淳樸的孩子,儼然變成了一個炸藥包,而引線在哪里,父母們根本不知道!
問題的根源肯定是出在家庭教育上面,可翻開各種教育論著,有推崇懲戒式的,也有反對打罵,要溫柔相處的。
一路看下來,好像都很有道理,弄得父母一臉懵,最後還是按老套路來,問題依舊不斷。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
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
2
從小讓孩子有敬畏心
何為敬畏?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件事:
那這「畏」從哪來?自然是從懲戒的教育中來。
現在有些家庭對孩子太過溺愛,別說打了,幾句重話也不捨不得說,生怕嚇著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結果養出個「小霸王」。
孩子小時候犯錯,該打還是要打,不能一味放縱,但是要有方式方法,而不是亂揍一通,容易把孩子打壞。
首先是告之底線,也就是讓孩子清楚父母動手打人的邊界在哪,一旦越過邊界就要受罰了。劃出邊界之後,孩子就會自己掂量輕重,而父母也能避免一生氣就打孩子的衝動。
還有就是打的過程,要雷聲大,雨點小。
李玫瑾教授小時候犯了錯,她媽媽要揍她,李玫瑾撒腿就跑,媽媽在後面追了她半個操場,動靜鬧得很大,許多鄰居都出來圍觀,可是直到回家,媽媽一下也沒打過她。
打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怕,而絕不是為打而打,目地達到了,就不一定要真打,把「樣子」做足就行了。
如果真要打,也要避開孩子的重要部位,比如頭部、腹部,注意下手輕重,孩子認錯了,就及時收手。
3
立規則要趁早
女兒一歲多的時候我帶她逛超市,小家夥看到琳瑯滿目的美食兩眼放光,都想往購物車里放,如果我不同意的話,就坐在地上哭。
起初我不得不滿足她的要求,但後來我開始制定規則:每次買東西,只能二選一,要A就得捨棄B。
剛開始她還不樂意,我也不松口,後來次數多了,她也就接受了這個規則,現在出去買東西不會多要,也沒再出現撒潑打滾的情況。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太小不懂道理,其實小孩子是最講理的,只要你提前把規則告之,孩子都是願意遵守的。
像動畫片看多久、幾點睡覺、吃完飯自己收碗等等,都可以定出具體的規則。
定規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要說到做到,起表率作用,答應孩子的就一定要做到,不能騙人,否則孩子也會反過來騙你。
無論是懲戒教育還是立定規則,最好在「兒童叛逆期」之前進行,也就是8歲之前,為什麼越早越好?
李玫瑾教授提到了一個「脫敏教育」的概念:管教孩子要從小循序漸進,懲戒和規則都不要放鬆,孩子習慣這種教育方式後,遇事就不容易出現偏激行為。
如果不「脫敏」,小時候愛得不行,百依百順,等到初中高中了,面對升學壓力,父母突然變得異常嚴苛,孩子就很難適應,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這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少年派》和《小歡喜》這兩部劇中都展現了這個問題,平時不管不問,到了高考這一年,父母展開「批發式」的關愛和管制,導致親子矛盾不斷升級。
所以,8歲之前,對孩子適當行使懲戒教育,甚至打幾下都是可以的,讓其有敬畏心,遵守規則,也避免了「玻璃心」,這就是「鬥勇」,此時孩子小,適應快,也不會記仇。
4
父母也要示弱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要改變溝通方式,要學會示弱。
今年4月份,上海一位17歲男孩因為被母親批評了幾句,打開還在行駛的車門,從橋上一躍而下,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令人惋惜。
青春期(指12-18歲)的孩子自尊心較強,聽不得重話,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甚至做出不計後果的事。
所以,這個時候的父母們就不能再簡單沿用以前的方法了,而需學會「鬥智」,首先就是改變溝通的方式,話要少說,點到即止。
李玫瑾教授曾說:「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孩子越大為什麼越煩父母嘮叨?因為他覺得父母講的那些東西他都懂,聽十多年了,翻來覆去都是些老話,自然不想聽。
要學會「換位式」交流,先表示能體會孩子感受,然後再提出建議,全程沒有批評也不強迫。
比如孩子早戀,父母先誇孩子有喜歡的人或被人喜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接著說下自己當年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然後再給出建議,孩子自然容易接受。
同一個意思,換個說法,收效會大不同。
作家馬寧曾說:
推薦
專注家庭教育和家教智慧分享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介紹:提供各科學習資料,讓每位父母都能教出優秀的孩子。父母進步一點,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