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多倫多Dundas和Spadina街的那個十字路口,是唐人街最繁華的一角。但是我每次經過這個地方的時候,總是會心驚膽戰。
因為無論什麼時候,總有一群中年大爺大媽風雨無阻的守在路口,立著Booth,手里還拿著一打鮮艷的傳單。
每當你稍微靠近他們一點點,他們就會用充滿魅惑的眼神望著你,嘴里吐出三個字,退X嗎?
(橫幅由於過於那什麼,此處意會即可)
曾經有一天,我實在是閒的無聊,跟大媽們嘮了會兒嗑。
平時可能也很少有人理他們,稍微聊了一會兒,大媽們就打開了話匣子:
我說,你們自己真的信這玩意兒嗎?
她們說,其實也就是賺個生活而已。
我說,站一天多少錢?
她說,一天40刀吧,你要是需要我也可以幫你們站,不還價。
最近的加拿大,埋葬在了漫天無際的大雪之中,號稱真實版「流浪地球」,而真正令萬千中華學子心寒的,是這樣一則事:
藏D分子其美拉姆(Chemi Lhamo)當選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學生會主席。
得知此事後,她身著傳統服飾,雙手合十,自信滿滿地把照片放在自己Instagram的主頁上:
事件始末都不必贅述。早在競選前關於她支持藏d、分裂中國的言論就已經轉得滿朋友圈都是。
一面求著同胞給她投票,一面在自己的主頁上發布藏d言論——或許其美拉姆自己也知道,這樣大張旗鼓的宣傳會讓自己落選,於是刪除了幾條言辭激烈的狀態。
然而,盡管中國學生們做出了極大的抗議,但她還是當選了。並且,在她的主頁上,還是赫然地留著「Free Tibet」的字樣,冷不丁地打了我們所有人一記耳光。
同樣讓我們憤憤不平的,還有2月11日在麥大舉行的東突反華講座。
這個講座由麥克馬斯特穆斯林和平正義組織,主要的Topic是所謂的「維吾爾族種族滅絕」,還請到了一位大屠殺幸存者來做Guest Speaker。
在這個講座中,Speaker描述了在中國新疆有超過一百萬的維吾爾族穆斯林人被扣留在「再教育集中營」中,並遭遇中國政府對其的種族屠殺。
而在所謂的」屠殺「中,這位叫Rukiye Turdush的幸存者在本次活動中向觀眾分享她的經歷,並介紹新疆的現狀。
而這位Rukiye Turdush,到底是誰呢???
一位出生在東突(東突未被國際承認),曾經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學習過的高材生。
麥克馬斯特眾多華人社團對此活動,立刻發表了聯合聲明。
除此之外,還有每年一度的春節多倫多的輪子大遊行,多倫多唐人街和領事館常年的輪子Booth,這個我們就不提了。
農歷新年還沒有過去,本是辭舊迎新的日子——但看到這些戾氣滿滿還裝作一臉「正義」的人,真像是一碗好粥里飛進了一只蒼蠅。
01
領事館門前舉橫幅的:
反中國反社會?不好意思,我們只是「托」
就讀於多倫多大學的Jane,每天步行去學校。在狹長的St. George St.上,總能路過領事館,隔三差五地總是能看見零零散散的幾個人,在領事館門前舉橫幅。
橫幅的內容有多莫名其妙,從小受體制內教育的Jane根本不屑一顧。
甚至,這些人還總喜歡往她手里塞傳單——Jane都說了不要,還硬是要往她的手心里狠狠地塞。
後來Jane知道,原來這些人,都是輪子學員派來的。
某一天下午,當Jane上完了一天的課,從圖書館走回家,路上又遇見了一波在領事館門口舉橫幅的人。
這些人,在她早上去上學的時候,就已經看見了。快整整半天了,他們還在那里。
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可能是覺得好奇,Jane突然上前去仔細看,才發現雲雲亞洲面孔中竟然有一個白人。
「你知道這塊牌子上寫的是什麼嗎?」
經過了些許的交談過後,Jane才發現,原來這些在領事館門口舉橫幅的人,並不是真正的輪子學員。
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加拿大根本沒有身份,甚至根本不知道牌子上到底寫了什麼——大多遊手好閒,什麼也不會幹,拿著一天20-40刀的錢,就被反華分子拉來舉橫幅了。
知道真相後的Jane沒有過多的表情。
她突然覺得,一個人的信仰,原來可以如此廉價。
02 某大學東亞研究課教授: 是中國占領了西藏,它們本身就是兩種文化
於美國某TOP50大學就讀的Eddie,因為興趣選擇了學校開設的東亞研究課,沒曾想到,這門課最後讓他毫無興趣。
根據Eddie的敘述,在教學的Agenda里,關於「中國文化與歷史」和「西藏文化與歷史」是分開的。
緒論課上介紹Agenda的時候,Eddie就覺得哪里有點膈應,但還是因為對東亞歷史文化的熱愛,每周都去上了這門課。
然而,在講到西藏這部分的內容時,教授卻毫不吝嗇地分享了他的觀點:
他認為是中國占領、侵略(invade)了西藏,並最終把西藏獨一無二的藝術與文化瑰寶占為己有。
台下頓時鴉雀無聲。
因為上這門課的中國學生不多,Eddie立刻將手高高舉起,卻遭到了教授的「選擇性忽視」。
一場注定勝利的據理力爭,最終還是死在了教授的無視之下。
課堂結束前,教授還列出了一些Example Questions,說是可能會在考試中出現的例題。其中就一道題目,附上了一張圖,詢問圖中服飾源於哪個地區的文化。
在僅有的四個選項中,「C. China」緊緊地跟在了「B.Tibet」之後,在昏暗的教室里,顯得那麼刺眼。
Eddie背上書包,走出了門,毫不猶豫地點開了學校的教學系統,Drop了這門課。
03 安省留學生Abby: 中國地圖沒有台灣,「我來自中國」有三個選項
在討論到「反華」這一嚴肅而又沉重的話題時,每一個留學生似乎都有著自己的見聞。高中就在安省讀書的Abby,很早便有了這種難以言說的「脫離感」。
「高中歷史課上,我發現教科書上給的中國地圖,是沒有台灣的。」
在東亞中心一片粉紅的板塊旁邊,是一小塊無人注意的灰,上面清晰地寫著「Taiwan」。
(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原以為教科書也是人寫的,遇到這樣的問題,難免有Bug。然而,直到上了大學,Abby才發現,高中教材上的謬誤,根本不是個例。
甚至在學校系統里填寫國籍的時候,她卡了好久,怎麼也找不到「China」這一個選項——後來她發現,學校系統中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三個選項:Mainland of PRC, Hong Kong, Taiwan。完全沒有任何關於「China」的註釋。
這種事遇到了太多,留學生們似乎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來自不同種族、背景的同學總能相處的很愉快。在留學圈里,也很少人會「慷慨激昂」地談論政治問題。
遇到了小組Project, 但凡長著一張黃皮膚的亞洲臉,中國人往往總能聚在一起——從來不會有人考慮「你來自哪里,是香港台灣還是大陸」的問題。
還記得我認識的那個來自香港的同學,是個大腹便便的宅男。每次跟他聊天,他總是能繪聲繪色地跟我描述香港美食的多樣——一邊流著哈喇子,一邊介紹著自家門口茶餐廳的叉燒包與厚多士。
還有那個來自台灣的同學,是一個亭亭玉立梳著馬尾的美少女,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那甜美柔軟的娃娃音。即便是Project結束,組員們還總是以模仿她的聲音為樂。
一塊披薩,大家一起吃;有可樂,大家一起喝——哪有那麼多無中生有的事端?
然而,這些問題,到了另外一些同學眼里,就完全轉移了重點。
也不知道是純粹出於好奇,還是滿懷著惡意,我們同班的一位來自美國的同學似乎總是對中國的政治問題抱著濃厚的興趣。
有一天上課,他正好坐在我旁邊。可能是正好看到了一條關於蔡英文的新聞,轉頭冷不丁地就給我來了一句: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吧,你認為呢?」
我都懶得翻白眼,回頭就給他來了一句:「你知道嗎,中國收復台灣的時候,你老美還沒有建國呢!」
身在異鄉,「中華」一直在我們心里
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中華?教課書上給的定義似乎總是籠統而又晦澀難懂的。
然而,對於留學生來說,「中華」的概念就像是一顆種子,一直埋藏在心底。
它是一種不可言說的信仰,是一種回家的執念,是故鄉的一縷輕音。
遠離家鄉,當我們心中那個神聖不可侵犯的「中華」不再受到保護,在反華分裂勢力下,我們只能自己團結起來,拿起各種武器,與他們做鬥爭。
與此同時,在留學的漫漫旅途當中,無數對於中國的誤解,曲解,謾罵,歧視會接踵而來。我們曾面對疾風,我們曾面對驟雨,但是我們卻從不退縮。
其實你知道嗎,遠在異鄉的留學生們,是最愛國的一批人。
為什麼?
因為即便是面對各種各樣的反華妖魔鬼怪,我們依舊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那個,一點都不能少的中國。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
孜循Edu. 專注出國群體,為留學生提供最獨到的原創觀點,最走心的活動,最實用的留學乾貨,做最好的留學知識經驗庫。雖然未曾見面,但是我們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