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066年是英國歷史的轉折點。這一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去世。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就是由他下令修建的。愛德華沒有子嗣,因為他不肯同被迫娶的妻子同床。愛德華去世後,王后之兄哈羅德·戈德溫森(Harold Godwinson)成為英格蘭國王,他和來自法國北部的諾曼人對戰時不幸戰死疆場,他的情人伊迪絲(Edith Swanneck)在戰場上找回他的屍體。英格蘭進入諾曼底王朝時期。

在諾曼底王朝之後,開啟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二世,和托馬斯·貝克特(Thomas Becket)是好朋友。亨利非常欣賞貝克特,讓他擔任英國大法官兼上議院議長,以及後來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但是兩人後來就教會的稅收問題、神職人員的管理問題產生矛盾,貝克特被迫流亡。6年後,貝克特歸來和國王短暫和解。沒多久,國王又抱怨貝克特有奪權野心。四位武士聽到國王的吐槽,便在教堂刺死了貝克特,這就是著名的「坎特伯雷謀殺案」。

以上片段出自BBC出品的紀錄片《英國史》。這套15集的紀錄片由英國歷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教授西蒙·沙瑪(Simon Schama)爵士撰稿並擔任解說。紀錄片情節緊湊、跌宕起伏,沙瑪的解說深入淺出、抑揚頓挫。該片被譽為關於英國歷史的經典紀錄片,沙瑪也因此片獲得英國廣播新聞協會作家獎。

西蒙·沙瑪(Simon Schama)

沙瑪結合該紀錄片撰寫的圖書《英國史》(全三卷)於2018年下半年在中國出版。這套1500多頁的書,從全新視角,用通俗生動的語言,講述英國歷史上那些或被人熟知、或鮮為人知的故事。從羅馬入侵到諾曼征服,從黑死病到伊麗莎白的輝煌,從光榮革命到兩次世界大戰,沙瑪講述英國的形成、領土的變遷,也講述戰爭、饑荒、瘟疫的恐怖,以及英國如何對外擴張,成為強大的帝國。

《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 歷史 第2張

在《英國史》的序言中,沙瑪表示,最早點燃他對英國史激情的是丘吉爾的《英語民族史》。然而在今天,無論是《英語民族史》,還是一度被人熱捧的麥考萊的《英國史》都少有人問津。沙瑪反思:「在當今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不再閱讀這一類歷史是不是更好些?或者乾脆不讀任何不列顛歷史更好呢?」他認為並非如此,「這將是令人不寒而栗的自殘行為,即一次集體記憶的喪失。這種傷害造成的結果將應驗西塞羅早已發出的警告,沒有歷史的文化將自取滅亡」。沙瑪希望這套《英國史》紀錄片和圖書,能夠讓人們重新對英國史產生興趣。

《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 歷史 第3張

丘吉爾

2018年12月,騰訊文化在倫敦對沙瑪進行了採訪。因懸而未決的脫歐事件,英國正處於嚴峻的歷史關頭。採訪中,除了談論《英國史》,沙瑪也對英國脫歐前景表示擔憂。

就在兩天前,1月15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提出的脫歐方案遭到否決。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英國執政府在議會投票中最慘烈的一次失敗。

由於訪談篇幅較長,分兩次刊發。以下是訪談內容的第一部分。

0

1

最想穿越看《哈姆雷特》的首演

騰訊文化:三卷本的《英國史》涉及英國幾千年歷史,娓娓道來,你本人對英國歷史上哪一個一百年最著迷

西蒙·沙瑪:首先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是1750年到1850年這一百年。這個時期的文學和藝術是我所熟悉的,比如畫家威廉·布萊克和威廉·特納,詩人拜倫、雪萊和和濟慈等,都令我著迷。另一個原因是我也研究法國革命史,寫過一本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書,講的也是發生在這段時期的故事。在這一百年時間里,英格蘭轉變為工業社會。我對這一百年有一種心理上的熟悉感。

騰訊文化:如果請你選擇英國歷史上最令人著迷的一天,你會選擇哪一天?

西蒙·沙瑪:《哈姆雷特》首場演出的那一天。如果能夠穿越到那一天,我一定會感受到文化的震撼:觀看這部用可以想像出的最美麗的英文寫成的令人驚嘆的傑作,目睹語言不可阻擋的轉變。我認為這一天比英國歷史上任何一場革命或戰爭都更令我感動。如果非要我選一個特定的日子,我會想一些令人快樂的日子,比如1867年《第二次改革法案》通過的那一天。這個法案賦予更多家庭選舉權。那是一個偉大的時刻,你會覺得英國在那一天成為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1918年2月6日,英國女性獲得選舉投票權,也是振奮人心的一天。1945年5月8日的「二戰歐洲勝利日」(V.E.Day)意味著第三帝國的失敗,也是一個非凡的日子。

騰訊文化:寫《英國史》時,最令你動情的是哪一部分內容?

西蒙·沙瑪:寫作《英國史》的結尾部分《兩個溫斯頓》時。這部分是對英國歷史上所有事件、人物的挽歌。其中主要對比了丘吉爾和喬治·奧威爾兩人。我非常迷戀奧威爾,喜歡一遍遍去研究他。他對我、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影響很深。丘吉爾和奧威爾都很愛國,他們對英國、特別是英格蘭很有感情,但他們的思想並不狹隘。如果今天他們依然活著,他們一定會被英國脫歐的處境嚇壞。雖然他們在世時英國還沒有加入歐盟,但丘吉爾是「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最大贏家,若他在世,他一定不會開心。

《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 歷史 第4張

奧威爾和他的兒子理查德,1946年拍攝

騰訊文化:你如何看待「英國遲暮」的說法?

西蒙·沙瑪:自從2016年脫歐公投後,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顯然,現在的英國不再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讓我們拭目以待,一個國家的歷史經常是偶然發生的。

0

2

英國「議會民主制」面臨挑戰

騰訊文化: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英國歷史發展的獨特之處是什麼?

西蒙·沙瑪:顯然是1215年《大憲章》的誕生,《大憲章》對英國歷史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設想一下暴政者的行徑:他們將反對自己的人定為犯罪,讓對方消失。「人身保護權」起源於《大憲章》,意味著當權者不能任意逮捕某人,也無權奪走他人的財產。到了中世紀,國王不能自己制定法律,而必須通過議會來制定。

《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 歷史 第5張

《大憲章》

騰訊文化:歷史上,英國政權是否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

西蒙·沙瑪:並沒有,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說明英國「自成一格」。英國曾與荷蘭關係密切,部分原因是伊麗莎白女王曾向荷蘭派遣軍隊,幫助荷蘭捍衛其宗教。但荷蘭也獨具一格:它的政府非常本土化,並未受多少英國的影響。荷蘭國王和英國王室存在血緣關係(註:荷蘭國王的母親瑪麗公主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之女),這導致荷蘭國王威廉三世可以擁有雙重身份。1688年,英國時機成熟之際,威廉三世登陸英國,同時成為英國國王。除此之外,很難說英國對其他國家有多少影響。

騰訊文化:英國的議會、《大憲章》給其他國家有怎樣的啟發?

西蒙·沙瑪: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有著極大的崇拜。他的《論法的精神》深受英國影響。但是議會的自由主義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達法國,並且也主要受法國本土學說的影響。英國的《憲法》並沒有影響到法國大革命,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反的,因為法國大革命體現的是革命力量的集中,而非分散。英國《憲法》在美國的實踐也自相矛盾,盡管它影響了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特別是漢密爾頓,他是支持美國獨立的重要人物,但他在早期文章和演講中表明自己強烈支持君主立憲制,認為美國也應該採用這樣的政體。

不僅是《大憲章》,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新聞自由,以及對宗教的寬容政策等,在世界歷史上都很重要。目前,議會民主制在英國面臨挑戰,當你認為它最安全可靠時,它卻並非那麼安全。它正在歐洲某些地區消失,每一代人都必須再次為之奮鬥。

0

3

欽佩女王的隱忍和堅韌

騰訊文化:《英國史》中的一個重要主題是宗教紛爭,它是導致英國風雲變幻的因素之一,也在最近的脫歐問題中時常被人提及,你如何看待英國的宗教紛爭?

西蒙·沙瑪:英國的宗教紛爭在維多利亞時期達到相對穩定。然而,宗教戰爭在愛爾蘭依然繼續,持續到我成長的階段,即196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我們稱之為「北愛爾蘭問題」(The Toubles)。這個難題最終以談判的方式結束。1998年的《受難日協議》結束了長久的爭戰。最近,因為英國脫歐,有人建議在愛爾蘭設置一個「硬邊界」(hard border),這很有可能會導致「北愛爾蘭問題」重演。一件讓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是,20多年前,當我寫這本書時,我從未想到英國會再次面臨分裂的危險。如果能夠再寫一個額外的章節,我會寫現在發生的事情。在蘇格蘭,支持獨立的想法略有復蘇,並且,65%的蘇格蘭人支持留在歐盟,只有35%的蘇格蘭人支持離開歐盟。

騰訊文化:你如何看待「君主制」?最欣賞英國歷史上哪位君主?

西蒙·沙瑪:這完全取決於君主在相應國家所起的作用。在荷蘭,君主本質上是象徵性質的。當這個國家面臨分裂時,他們會圍繞君主這個點集結起來。荷蘭人喜歡荷蘭前女王貝婭特麗克絲(Beatrix),也喜歡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Willem Alexander)。很多時候,人們對君主的熱愛常常與君主能行使的權力成反比。

幾乎所有人都喜歡伊麗莎白一世,她在各個方面都很出色。她充滿魅力,任性、堅定。她度過了不起的一生。

《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 歷史 第6張

伊麗莎白一世肖像

騰訊文化:英國歷史經常成為影視劇的素材,你如何評價Netflix出品的英國歷史劇《王冠》?

西蒙·沙瑪:非常喜歡,我甚至很驚訝自己能夠如此喜歡這部劇。彼得·摩根(Peter Morgan)是一位偉大的作家。當然,除了遵循歷史,這部劇也有一定的發揮,比如關於瑪格麗特公主、肯尼迪總統的劇情等。

我在《英國史》中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君主需要具備兩個「身體」,一個真實的身體,即要有繼承人,一個是政治機構的代表,即抽象的身體。這一點貫穿於《王冠》始終。最終,女王的「政治身體」戰勝了她個人的情感。克萊爾·福伊(Claire Foy)的表演很出色,她演出女王內心的掙扎,她最終意識到自己必須放棄「自然的身體」,選擇「政治的身體」。

《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 歷史 第7張

《王冠》劇照

騰訊文化:那你如何評價現實生活中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西蒙·沙瑪:英國《金融時報》交給我一個尷尬的任務:等英國女王去世時,要我寫一篇大稿子紀念她。但我覺得,女王會在我死後繼續活很久,我可能永遠都不用寫這篇文章。

我見過女王幾次,有一次,女王和皇室成員在泰晤士河邊觀看帆船比賽,那天我也在現場。那天的天氣很糟糕,下著很冷的雨。我們在室內喝茶,甚至把威士忌倒進茶里禦寒,但是女王和她的丈夫愛丁堡公爵繼續呆在室外。雖然有華蓋為他們遮雨,但雨水從另一角度打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在那里站了幾個小時。果然第二天,愛丁堡公爵病重住院。我心想:哇,你們真的配得上在白金漢宮中的生活。我非常欽佩女王的隱忍和堅韌。

《英國史》作者西蒙•沙瑪:英國正在經歷「毫無必要的自我毀滅」 歷史 第8張

文化熱點 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