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這個人,本身就是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杜月笙這個人,本身就是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 歷史 第1張

杜月笙

有本事,沒脾氣。

杜月笙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01

1888年農歷七月十五,杜月笙出生於上海。他三歲喪母、五歲喪父,家境貧寒,僅僅上過5個月的學。

十四歲到上海水果行當學徒,跟大多數赤腳進城的鄉下少年一樣,他眼界狹窄、易沾惡習。因為好賭成狂,竟挪用水果店的貨款,輸得精光之後不辭而別。

但水果店老板王國生卻原諒了他,並在他饑寒交迫走投無路時又把他接回店里。從小見慣了各色勢利眼的杜月笙,發現在惡惡相報的社會常態之外,還有另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大多數人慣有的對人對事的方式,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這很可能是他一生「會做人」的由來。

02

杜月笙初到黃金榮府上,黃金榮對他並沒有什麼印象:不過一個恭順的低級門徒而已。這樣的人,在黃府要多少有多少。

一個毛賊卻改變了杜月笙的一生。一名門徒趁黃金榮外出,拐走了一麻袋煙土,執行家法的打手們全都不在,上下束手無策。

杜月笙向老板娘林桂生請纓去追回這批煙土。他腦筋清楚:拐走煙土的人不敢去黃金榮的地盤法租界,入夜後也進不了上海城,他只能去英租界。很快,他憑借林桂生臨時給他的一把槍,單槍匹馬把煙土追了回來。

這讓林桂生對其刮目相看。她帶杜月笙去賭場,贏回兩千多大洋,全給了他作為獎賞。

在當時的上海,兩千大洋足以買一棟豪宅。林桂生要看看:一個窮小子在突然之間手握巨款時會怎麼處理。如果是買房置地,那可靠但不可大用;如果是花天酒地吃喝嫖賭,那就既不可靠也不可用。

杜月笙用這筆錢還清了早年的欠債,其餘的大都散給了從前一起混街頭的朋友。林桂生因此知道杜月笙不貪財善交友,才堪大用。因此一力舉薦其進入了黃金榮勢力的核心圈。

杜月笙這個人,本身就是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 歷史 第3張

03

黃金榮送給杜月笙的第一份產業,是坐落於法租界的公興俱樂部,一家賭場。在臨近的英租界內,有另一家黑道人物嚴老九經營的賭場,每天門庭若市,給公興的經營造成很大壓力。

杜月笙的一個門生精於賭技,對此頗為不忿,擅自闖到嚴老九那里去找碴踢館。嚴老九暴怒之下,揚言關門停業。說是停業,其實就是要火拼。

如果是古惑仔里的洪興,陳浩南和山雞肯定已經殺得血流成河了。但杜月笙卻帶上大筆現金,以及唾面自乾的笑臉,親自上門給嚴老九道歉。不但把一場劍拔弩張的血雨腥風輕易化於無形,還把嚴老九變成了自己的朋友而非對頭。

黃金榮對此給了他四個字的評價:絕頂聰明。

04

但杜月笙也不是撂不來狠話的主。人在江湖飄,既要讓人愛你,也得讓人怕你。

1923年,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因權鬥失敗被迫下台,到上海黃金榮家暫避。負責安保工作的,正是杜月笙。他親率屬下日夜巡邏,將安保工作做得無可挑剔。

為表示感謝,黎元洪的秘書長饒漢祥送杜月笙一副楹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把杜月笙同戰國時的春申君相提並論,杜月笙在上海的榮耀一時無兩。

8年後,張學良因「九一八事變」中的「不抵抗命令」備受各方責難,躲到上海避風頭,也是由杜月笙提供住處及保護。當時著名殺手王亞樵揚言,要張學良小心自己的腦袋。杜月笙對此不惜撕破臉皮,對王亞樵撂下狠話:敢動我的客人,我一定會將你和你的手下全部趕盡殺絕。

05

但杜月笙極少以如此猙獰的形象示人。他雖然出身黑道,但舉止儒雅、言辭謙和,不管對上對下都以誠相待、禮敬有加。

北伐成功後,吳開先擔任國民黨上海黨部負責人。杜月笙多次托人請他吃飯,但吳看不起杜的出身,屢屢拒絕,乃至答應後無故爽約。即便如此,杜月笙依然三天兩頭請他,終於有一次,吳開先決定去會會這位上海灘有名的杜先生。

吳開先如約出現在杜宅大門時,杜家總管萬墨林正在畢恭畢敬地等候;進得大門來,又有杜的法律顧問、上海名律師秦聯奎在畢恭畢敬地迎候;進得內廳,杜月笙一身長衫,滿面春風地出來迎接。開口第一句話就是:

「老早想約吳先生過來坐坐,因為我這里一天到晚人來人往不得空隙,所以拖到今天,還望海涵。」

言辭誠摯,絕無譏刺,似乎多次邀約遭吳拒絕的事情從未發生過。心里含愧的吳開先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只好含混地說:「豈敢豈敢。」

這一頓飯吃完,吳開先和杜月笙由此成為生死之交。

杜月笙會交朋友,當時的名流如章士釗、黃炎培、虞洽卿、蔣廷黻、梅蘭芳都是他的座上客。

06

杜月笙一生都在努力洗白自己的江湖氣。他知道想擺脫黑社會的形象,僅憑外表儒雅是不夠的,內心也必須改變。

他沒有上過學,識字水平雖然可以勉強看報,但完全理解還是有困難。他便設專職讀報秘書,每天聽報,不懂之處詳加追問直到弄懂為止。

他不懂歷史,就聽評書。從春秋起,經秦、漢、唐、宋、元、明、清,把兩千年的歷史聽了個遍,從中找經驗、常識和啟示。

有一次,他應邀出席一個上海名流的聚會,座中高冠峨服、霓裳艷影。杜月笙仔細觀察,那些出身世家、地位優渥的名流,沒有一個人戴他手上那種閃閃發亮的大鑽戒。

杜月笙立時自慚形穢,在桌下不動聲色地把戒指取下,緊緊握在掌中。回家後,直接扔進了保險箱。並從此日日長衫、風紀嚴謹。

如今的江湖人物,再難有杜月笙這樣的悟性了。

杜月笙這個人,本身就是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 歷史 第4張

07

在當時的上海灘,只要跟杜月笙有來往,就沒人敢說從沒接受過他的錢物饋贈。而且杜月笙贈以錢物時,絕不讓第三者在場,充分顧及了受贈人的面子。

他知道自己的錢來路備受詬病,因此做起善事來幾乎是不遺餘力。他給家鄉修了23座石橋,修的醫院和學校全免費。抗戰前浦東二百餘戶貧困人家,每月都在杜府支領生活費。上海如果有人去世無錢裝殮,杜家也會施送棺材壽衣。光從1935到1937年,杜月笙就捐款150萬元。

他賺得多,但花得也多。1932年杜月笙徹底退出暴利的煙賭兩行之後,收入銳減。來錢的管道變窄了,花錢的管道卻沒有變窄,這曾經一度讓杜月笙急得跳腳。

杜月笙深受貧寒之苦,是以發跡之後仍然自奉簡約不尚奢靡。他在吃的方面毫不講究,山珍海味可以吃,一碗鹹泡飯也能吃得津津有味。衣著方面就是常年一襲長衫而已。

到杜月笙病危時,他燒掉了所有朋友欠錢的借條,其中一張就是數十根大金條。生前揮金如土的杜月笙,臨終前只有十萬美金,而且要分給4房太太和4兒3女。所以一向清高如孟小冬也會忍不住當場脫口而出:「這麼一點錢,怎麼活?」

杜月笙這個人,本身就是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 歷史 第5張

08

改朝換代之際,杜月笙沒有像黃金榮一樣留在上海,他去了香港。1951年即因氣喘去世,臨終遺言是:

「好!好!大家有希望!」

杜月笙的門生董浩雲,其子董建華後來任香港首任特首。

另一門生徐大統,從上海一直追隨其到香港,後來其女范徐麗泰任香港立法會主席。

杜月笙的最後一個門生吳紹麟,其子吳光正任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兼九龍倉集團主席。

如今香港政商大腕的父輩們,多出自杜月笙門下。

09

後人歸納杜月笙的成就,原因有四:

1 天賦智能極高。

2 魄力雄渾,格局開闊。

3 虛懷若谷,對人從無驕矜之態。名聲越大,態度越謙。

4 目光如炬,知人善任。

杜月笙曾經對朋友說過:「看看我們今朝的排場,像煞鯉魚跳過龍門,身價百倍了。但是你要曉得,我跳龍門比你難得多。你好比是條鯉魚,修滿500年道行就可以跳,我是河濱里的一條泥鰍,先要修1000年才能化身為鯉,再修500年才有跳龍門的資格。因此之故,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只可成功,不許失敗的。譬如說我們兩個同時垮下來,你不過還你鯉魚之身,我呢,卻又要變回一條泥鰍了。」

死後蓋棺定論,台灣《傳記文學》發行人劉紹唐這樣評價杜月笙:「名聞天下,對民國政治有影響,有貢獻,但究屬黑社會人物起家,借煙賭發跡,受其惠者甚多,受其害者也並非沒有。可以說有譽有毀,有恩有怨。」

他起自寒微,自成名起做人做事不敢有絲毫懈怠,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修橋鋪路的好事做過不少,殺人放火的壞事也脫不了幹系。很多人都瞧不起他,然而他們都遠遠不如杜月笙這樣的人中之龍。

杜月笙終其一生,做到的不過是六個字而已:

有本事,沒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