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後台有粉絲留言說:

「我們嘉興海鹽一般都在廿四送灶神,有南宋范成大《祭灶詞》和清顧祿《清嘉錄》所載為證。」

那麼,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呢?

圖文科普版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張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2張

簡單科普版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3張

其實,小年並不是專指某一天,各地風俗習慣不同,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一樣。小年又稱祭灶節、灶王節,在古代其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古時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向灶神祈福,求全家來年平安。

祭灶的傳統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俗稱為「送神」,據說每年年底,灶君、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灶君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惡是非,以此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所以人們大多在此時奉拜家中諸神與灶君,祭灶的傳統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在中國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說法。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或寺廟、道觀則是臘月二十五。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4張

古代的政治中心多在北方,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而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史料考證版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5張

「廿三」還是「廿四」?

回到古代找答案

小年是過年前的重要前奏,同時也是灶神上天的日子,灶神會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玉皇大帝想了解的事務。俗話說: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6張

中國的老百姓對灶王爺這次「上天」非常重視,會進行大掃除,還會在灶台上方貼上「灶王爺」掛圖。

為了不讓灶神說人間的「壞話」,這一天還流行吃麥芽糖,好讓灶神的嘴巴被糖給黏住而張不開,這也是剛才提到的北方民俗「廿三,糖瓜兒黏」的由來。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7張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廿四過小年的記載,所以臘月廿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最悠久的。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8張

那麼,什麼時候發生了變化呢?

這就要到清朝了。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廿三在坤寧宮祭祀神靈,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9張

以後王族、貝勒、官員隨之效仿,每年臘月廿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還有一種說法,跟大陸古時「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有關。古時過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即官家臘月廿三過小年,百姓臘月廿四過小年,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廿五過小年。

這一說法的形成有何典故已不得而知,但在中國古代社會,人們的等級觀念比較強,因此過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職業。

而南京地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這是因為在明代朱棣篡奪皇位後,實行了暴政。當時的百姓在永樂元年正月十五舉行燈會,心里紛紛懷念朱允炆時代的寬政,場面賽過過年。因此在南京地區,元宵成了小年。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0張

西南雲貴川地區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把正月初一作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有網友腦洞大開,為灶王爺畫了個回天庭的路線圖:

假設灶王爺的各個影分身在北方吃完了小雞燉蘑菇、烤羊腿,臘月23出發,當晚到達長江流域附近,再次開始享用美食,臘月24一早從南方啟程,去了哪不知道,反正臘月29必定出現在長三角地區吃小籠;臘月30接著去西南耍;正月15、16去南京、雲南……

基本上灶王就是這個線路↓↓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1張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5張

小年這一天有什麼

習俗?

祭灶神

「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灶神,本是因為萬物有靈觀念驅使以及對上古人發明火燒食之功的崇拜、感念而臆想出來的神。

《周禮》稱「顓頊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灶神在上古是指火神祝融氏,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才出現了人格化的灶神。

所謂「送灶」,就是把舊年的灶神神像取下來焚化,表示灶神已經「上天言好事」去了。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3張

祭灶的習俗表面看是人對神的敬畏,其實是人對發明火的先賢功德的感念。人們賦予灶君「司命」的職責,通過一送一迎的神聖祭祀儀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持家,從而達到弘揚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目的。

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是一首民歌,說的正是祭灶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4張

過去,祭灶時都會給灶王爺供奉糖瓜,糖瓜是一種麥芽糖做成的糖,非常甜,也是希望給灶王爺吃了以後,讓他嘴巴甜一點,上天給玉皇大帝做報告時多言好事。但是畢竟灶王爺不是人,它不會真正吃糖,糖瓜也就最後落在了小孩的嘴里。

貼灶神畫像

祭灶,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5張

掃塵土

過了小年,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6張

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多是為了過大年做準備,剪貼窗花也是其中一項。據介紹,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瀏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7張

放鞭炮

中國人過節都喜歡熱熱鬧鬧的。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於空氣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讓小年賣鞭炮、放鞭炮啦。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8張

吃餃子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19張

吃年糕

北方地區的節日幾乎被餃子一統天下了,但在南方地區,小年的美食還不少。

跟北方的糖瓜對應,南方這一天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為灶王爺準備的是年糕。蒸了糕,放上棗,蘸上糖給他甜住嘴,叫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說說民間的好事。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20張

吃廿四團

「廿四夜吃團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著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在蘇州,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做團子、送團子、吃團子是必備的一道年味。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21張

蘇州人祭灶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團子,過去叫做「廿四團」。「廿四團」用糯米粉製作,餡兒有鮮肉、豆沙、蘿蔔絲等多種。蒸制好的團子上都要點印子,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區別不同的餡兒。

吃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22張

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吃甘蔗

小年這天的甘蔗特別好賣。甘蔗因為「節節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備。甘蔗是灶王爺登天的梯子,一節一節向上攀登,而甘蔗帶尾梢有一種無止境的意思。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23張

相傳宋朝福州有個窮書生,祭灶日買不起供品,只好撿別人丟掉的甘蔗頭供奉灶公灶婆,還剪了個紙馬,寫道:「一匹烏騅一條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謂道文章不值錢!」那日,灶公上天把此事告訴玉帝,玉帝十分同情,讓書生中了狀元。

所以,在福州傳統的祭灶日里,至今還有吃甘蔗一定要完整保留甘蔗頭的講究,這樣才有「節節高」和「金榜題名」之意。

事實上,無論小年是哪天,大年都快來啦!祝大家豬年大吉~

(文章來源:民俗學論壇)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24張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25張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范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歷史 第26張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註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許瑋婧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