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猛:居家社區養老發展如何做到新跨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馮文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調研員、研究員

馮文猛:居家社區養老發展如何做到新跨越 家居 第1張

馮文猛:居家社區養老發展如何做到新跨越 家居 第2張

國研網:2017年12月,「居家社區養老」入選2017年民生熱詞榜。您能否簡要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居家社區養老」?為什麼要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

馮文猛:居家社區養老,是相對機構養老提出的一種養老方式,指的是人進入老年階段後,居住在自己家中或所在社區,獲得社會化、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完成其需要的吃、住、行、玩、樂、養六方面的活動。

大陸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需要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既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要求。在宏觀方面,無論是中國老年人口規模,還是國際發展實踐經驗,亦或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狀況,都決定了機構不可能成為中國未來養老的主要承擔者。在微觀方面,無論是傳統文化觀念,還是生活習慣,老年人都更傾向於選擇在自己家中進行養老。在上述背景下,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是順應老年人需求選擇、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中國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的客觀選擇。

國研網:您認為大陸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

馮文猛:自2015年開始,大陸進入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的快車道。一些省市紛紛出台了《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對當地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和發展模式做出詳細規定,助推居家社區養老發展。同時,政府的相關資金投入,也從之前更多支持養老機構床位建設,轉為大力扶持街道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驛站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設上來。經過近幾年發展,大陸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設做到了從無到有的質的飛躍。

當前,在服務範圍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已涵蓋了用餐、家政、日間照料、醫療衛生、家庭護理、緊急救援、精神慰藉、文體活動、適老化改造等多項內容。在服務可及性上,各類專業機構和養老驛站的設立,已經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能夠享受居家養老服務帶來的便利。同時,在服務模式上,依托可穿戴設備、信息技術等支撐,居家社區養老的智慧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使用更為便捷。在供應主體上,一批具有服務特色和核心技術的企業、機構正在出現,並逐步探索出盈利模式,開展了跨區域的品牌化和連鎖化經營。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有上述發展,但整體而言,大陸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依然面臨著三方面問題。一是同巨大的養老需求相比,當前居家社區養老整體發展依然不足。二是發展存在著巨大的不平衡性,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以及服務內容之間的發展都存在著不平衡。三是發展水平總體依然偏低。

國研網:您認為當前大陸大力推行居家社區養老存在哪些問題和難點?

馮文猛:大陸居家社區養老發展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當前依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難點:

一是提供的服務供給同需求之間不完全匹配。當前很多居民有需要的服務,尚沒有出現供給,或者供給質量達不到居民要求,導致需求無法釋放。

二是部分老年居民購買能力不足。購買能力不足,既有部分老年居民收入依然偏低的影響,也有當前老年人崇尚節約不願消費的原因。

三是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特性認識有待深化。近些年不少進入居家養老服務領域的企業和機構都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是對這一行業的發展特性認識不足,簡單套用其他行業發展模式的結果。

四是醫養結合有待落實。當前居家社區養老的老年人各類需求中,最亟待發展的服務是醫療類護理照料。相比機構提供醫療照料,居家社區養老需要的醫療照料牽涉的因素更多,也更為複雜,這也導致了當前雖需求巨大但供給遠不發達的現狀。

五是農村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薄弱。當前,絕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還沒有發展起來,亟待破題。

國研網:那麼,這些問題如何破解?您對大陸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何建議?

馮文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是解決未來中國絕大多數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的最主要手段。作為一項剛剛完成初始布局的行業,未來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需要在來自個人、家庭、政府、企業、社區各方的合力推動下,進行擴量提質,做到向 新髮展階段的跨越。

第一,政府需要繼續加大支持、引導和規範,做好各項配套工作。鑒於養老服務的特殊性質,在對行業特性認識尚且不足,絕大多數居民收入尚且不高,市場發育尚不健全的背景下,政府的支持至關重要。具體來說,這一時期政府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承擔保基本職責,對其中的特殊困難群體進行兜底;進一步出台促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的支持措施,促進社會力量充分發展;強化行業監管和規則制定,為企業和機構發揮主體作用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信息建設等基礎工作,同時在城市規劃、推進社區和城市環境適老化改造等基礎工作方面承擔主要職責。

第二,提升作為服務主體的企業、機構的自身發展能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社會化服務,針對目前服務供給主體發展中存在的多、小、散、亂,人力資本儲備不足,缺少品牌等問題,需要從企業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入手,提升企業、機構的發展能力。

第三,是充分發揮社區的基礎性作用。在實踐中,社區成為鏈接老年人和服務提供企業、機構間的重要紐帶,不僅整合了需求和供給,也對供給質量和供需行為進行了有效監督。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未來發展,需要繼續發揮社區的平台作用,並重點推進社區層面的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結合,推進醫養結合的具體落實。

第四,個人和家庭的養老責任也不可忽視。一方面,鼓勵老年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最大限度延長個人自理時間。另一方面,鼓勵家庭成員在可能的情況下,更多履行贍養老人的責任和義務。與此同時,還需要探索從多管道增加個人和家庭養老經濟負擔能力的辦法。

(編輯:畢慧敏)

來源:國研網,2018年12月28日

https://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iafdjy39

END

馮文猛:居家社區養老發展如何做到新跨越 家居 第3張

薈萃智庫思想

推動智庫合作

提升智庫成就

中國智庫網

馮文猛:居家社區養老發展如何做到新跨越 家居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