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些坐月子的坑,你踩過幾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前段時間,明星陳意涵的一段微博內容走紅網路:史上最多天沒洗頭,頭油到有點時尚~這個情人節,我跟我的小情人持續睡眠不足但快樂的體驗著,更正,睡眠不足應該只有我本人,所以我希望你們都可以吃飽喝足睡滿8小時,沒有情人的話,自己生一個(話說沒情人要跟誰生)?

原來明星和常人一樣,也遵守著坐月子的種種「禁忌」。這個微博一經流出,坐月子界的難題「坐月子究竟能不能洗頭」又上了熱搜。

在講究坐月子的中國,想必有很多新手媽媽,除了坐月子不能洗頭以外,還有很多被家人勒令過「坐月子不能做」的悲慘經歷吧?

產後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些坐月子的坑,你踩過幾個?

那麼我們先來聊一聊,坐月子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前段時間媽媽群里就聊到過這個問題,有一部分媽媽持支持思想,認為這是我們老輩子流傳下來的規矩,自然是有其傳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且不是老話說得好嗎,坐不好月子如果落下病來,一輩子都治不好。

還有一部分媽媽思想比較新派,支持不坐月子理論,理由是歐美國家的女人都不坐月子啊,你看人家凱特王妃,生完孩子就出門了,而且還穿高跟鞋呢。

坐月子是中國民間的傳統說法,指的是產婦在分娩後調理身體的一個過程,現代婦產科學研究表明,分娩之後子宮回縮至產前大小一般需要 6 周,胎盤附著部位的子宮內膜完全修復也需要 6 周。

我記得自己生老大的時候,得了輕微的產後抑鬱症日夜睡不好,照顧孩子時餵奶姿勢也不對,再加上生孩子時剖腹產,那時候打的止痛針是打在腰上,種種原因導致後來腰疼了好久,孩子都兩歲了,我站立還不能超十分鐘,超過十分鐘腰就像要斷了一樣的疼。

後來老大三歲時我又懷了老二,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打止痛針是打在手臂上,而且我也糾正了之前錯誤的餵奶姿勢,再加上認真休養,月子結束後我竟然沒有再腰疼過了。

所以,科學坐月子還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出了月子,也不可大意,因為一個月的時間不足以讓身體回到產前的狀態。

產後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些坐月子的坑,你踩過幾個?

既然是這樣,為什麼外國人不需要坐月子呢?

中醫認為,坐月子適合中國女性體質。

其實,外國人(主要指歐美國家的媽媽)之所以不像中國媽媽們一樣需要坐月子,除了文化上的差異以外(人家國家就沒這個說法),還跟體質有很大的關係。首先一點,歐美媽媽們的飲食習慣就和我們非常不同,通俗的說她們比咱們吃了更多的肉,喝了更多的奶,而咱們則更多的是攝取一些植物蛋白,這就決定了中國的媽媽們生產後會更容易比洋媽媽們缺乏營養,尤其是鈣質!

中國人與西方人體質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用西方人的生活觀點套用在中國人身上。這個時候,如果你還不老實的坐月子,好吃好喝的補著身體,很有可能就會真的落下「病根」哦!

可是,坐過月子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家里有長輩在的時候,會讓你遵守坐月子的諸多規矩,這不能做,那個不能做,那麼我們來細數一下,在那個備受煎熬的月子里,哪些是有科學依據,哪些又是坑呢?

產後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些坐月子的坑,你踩過幾個?

錯誤一:捂月子

按老一輩人的觀點,產婦都是怕風的,坐月子就得把門窗緊閉,長衣褲、襪子、棉拖鞋全副武裝起來,即便是在夏天,也是不能吹風扇、不能開空調的!

記得前年夏天,網路上曾經一度被一則名為「一產婦坐月子中暑身亡」的新聞刷了屏。原來,在2017年夏天,淄博一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家人為了不讓她落下月子病,家里不開風扇、空調,讓產婦穿著長袖長褲,還蓋著被子,最終導致產婦中暑。送醫時,產婦體溫高達 40 多度,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損傷,是中暑最嚴重的狀態:熱射病。遺憾的是,經醫院全力搶救,產婦最終還是不治身亡。

但事實時,產婦身體較虛弱,易出汗,若室溫過高,體內餘熱不能及時散發,會引起中樞性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尤其是在夏天,會造成產褥期中暑,出現惡心嘔吐、高熱、意識喪失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當然了,產婦怕風也不無道理,因為產婦免疫系統尚未恢復,體內激素水平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溫度變化敏感,容易感冒,的確應該注意休息,避免吹風,但絕不是傳統意義上說的「捂月子」。

室內溫度太高非但不利於產婦產後恢復,反而還會影響產婦的休息和情緒,如果確實天氣炎熱,大可開著空調,只要溫度不要過低,而且不直接對著產婦吹風就沒有問題。

產後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些坐月子的坑,你踩過幾個?

錯誤二:月子里不能洗澡、洗頭

昨天是一朋友生完孩子的第25天,在群里聊天時我們問她月子情況怎麼樣,她說了一句:「再過五天就滿月了,就可以痛痛快快洗個澡了,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感覺全身都發臭了,但我媽說月子里洗澡骨頭縫里會灌進風,全身疼,洗頭的話過後會落下偏頭疼的病根,為了自己好,我再忍五天。」

很多人聽完很驚訝,原本以為現代社會網路的普及的年代,人們對科學坐月子的概念會越來越明確,但是竟然真的還有很多人月子里一個月不洗澡洗頭。

其實,女人產後汗腺很活躍,容易大量出汗,乳房脹還要淌奶水,下身還有惡露,。如果身上的衛生狀況很差,就非常容易生病,這時其實會要求產婦比平常更需要多注意衛生,多洗澡、洗頭、洗腳。

從科學道理上講,產後完合可以洗澡、洗頭、洗腳。只有及時洗澡、洗頭、洗腳,才可使身上清潔和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保持汗腺孔通暢,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由汗液排出,還可以調解植物神經,恢復體力,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

我那時候坐月子的時候我媽也跟我說不能洗澡洗頭,但我連一個星期不洗澡都忍受不了,更別說是一個月了,所以我還是堅持按照正常時的節奏來,但是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那就是一般產後1周可以洗澡、洗頭,但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臟水灌人生殖道而引起感染。洗澡時水溫要保持在45℃左右。浴後要立即擦乾身體,穿好衣服,防止受涼。

說白了就是只要不用盆浴,注意不要著涼,洗完及時保暖,及時用吹風機把頭髮吹幹就行了。到現在我家老大八歲了,老二三歲半,我一點都沒有出現過別人提到的全身疼、偏頭疼的情況。

產後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些坐月子的坑,你踩過幾個?

錯誤三:月子里不能刷牙

有句老話叫「生一個娃,掉一顆牙」,有人說,坐月子期間刷牙的話,以後牙齒就會酸痛、松動甚至脫落。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刷牙的目的是減少口腔內細菌的數量,減少可供細菌滋生的營養物質,減少可被細菌利用來發酵、或產生有害物質的原料,減少已經形成的有害物質,從而達到提高口腔健康的強度,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

產婦由於體內激素水平並未完全恢復正常,加上懷孕期間營養充分,運動減少,口腔易充血,如果不清潔,更易發生牙齦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現代醫學認為,月子期間的新媽媽一定要堅持刷牙、漱口,否則牙齒更容易被損害。只要體力允許,產後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了,最遲不要超過產後第3天。

產後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些坐月子的坑,你踩過幾個?

錯誤四:產後多喝「下奶湯」

我生孩子的時候由於早產,孩子生了就沒奶,婆婆為了催我下奶,生產第二天就給我燉了鯽魚湯讓我喝,還真的是管用,只是奶太來勢洶洶,竟然堵奶了。後來接連幾天婆婆又給我帶來了各種湯,我喝了之後,堵得更加嚴重,竟然出現硬塊,一按就疼得不得了。後來咨詢了醫生才知道,對於剛生產不久的產婦來說,催乳這種事不能急功近利。

由古至今口口相傳的」下奶湯「,其實是有自身使用環境因素影響的,絕大多數的下奶湯脂肪含量都很高,例如物質缺乏的七八十年代,坐月時能有點雞湯、豬腳湯之類進補,對媽媽或寶寶的營養攝取都大有助益。

但現代人肉類食品已是再常見不過的食物,並不缺少營養;盲目的喝湯極易改變乳汁中的脂肪結構,導致乳汁過於黏稠,就像含沙量高的黃河,不及時的疏導河流就淤積堵塞了,所以,在產後1-2周的下奶高峰期,新手媽媽清淡均衡的飲食,多讓寶寶吸允乳頭,才是最適合的下奶方法。

產後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些坐月子的坑,你踩過幾個?

我以過來人的身份提醒各位新手媽媽,傳統遺留下來的很多東西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現代社會信息發達,大門不出也有很多學習的管道,我們只有選擇正確的坐月子方式,才能幫助自己順利度過月子期,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帳號:陪寶寶寫日記,共同探討育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