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沒燒故宮?”著名演員的天真一問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4月2日,@演員趙立新 發問「日本人占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里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一時引發巨大爭議。對此,今天凌晨趙立 新髮文致歉。

據了解,趙立新的一系列舉動還「驚動」了@紫光閣、@共青團中央、@中國反邪教 ,後者批評稱相關言論「觀點太天真」、「對本國以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趙立新,1968年出生於河南鄭州,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俄羅斯全蘇國立電影大學,曾擔任瑞典國家話劇院導演、演員,國籍為瑞典,目前在中國內地發展。因集演員、導演和編劇於一身,加上精通四國語言,被圈內譽為「全能型人才」,「演員中的學霸」。

3月31日,@演員趙立新 發了一條微博,提問「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並在網友「得不到就毀滅」的評論下回復,「那紫禁城呢,是忘了還是沒帶打火石?

接著,他在4月2日突然在微博發問:「日本人占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里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

網友評論說這是因為日本人「準備占領並統治,而不是掠奪」,結果趙立新卻回復道,如果是掠奪,為什麼「投降前」也沒燒。他還認為故宮文物被轉移的說法「不太信服」。

言論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的聲討。批評其「美化侵略」,在給日本人「洗地」,而且不了解文物被迫南遷的慘痛歷史。

受到網友質疑後,趙立新立即分享了一篇題為《為什麼日本不敢用火燒故宮?原來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的文章,並稱「謝謝」。

在他分享的這篇文章中,日本在南京燒殺搶奪的罪行被描述成是因為「攻占南京打了很久,導致日軍上下當時普遍很暴躁」,不燒故宮是因為「攻占北平戰事順利」,「兵不血刃,自然不會有什麼報復心理」。

這下,爭論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對趙立新的批評的聲音也越來越多。隨後,趙立新刪除了這幾條微博。

但這事並沒有結束,@中國反邪教 在2日中午12時轉發了趙立新的微博截圖(趙立新的名字被打了碼)並稱:「這種觀點太天真了」。實際上,「為了免遭日寇破壞,1933年,故宮決定把一部分文物南遷」,這部分文物被運往上海和南京,之後,又分批西遷。「故宮文物部分轉移後,來不及運走的文物損失慘重!!!」

隨後,@紫光閣 轉發了@中國反邪教 並評論道,「任何一國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共青團中央 也在之後轉發了這條微博。

確實,當年「文物南遷」的那段歷史,是每個中國人都需要銘記的一段苦痛的文化保護故事。

2016年,《北京晨報》曾發表題為《抗戰時的北京文物大浩劫:日軍將長城損毀拉走城牆磚》的文章介紹道,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淪陷,不少文化機關進駐了日本顧問,但故宮博物院卻沒有來過日本人。這一方面是由於社會名流的暗中保護和留守人員的盡力抵制,另一方面故宮中重要文物已南遷,故日本人所得無幾。

2017年,《國家寶藏》節目還推出了一期《兩代故宮人,講述文物南遷的那些事兒》,向觀眾介紹了從1933年開始,歷經16年,一萬三千多箱故宮文物輾轉上萬里,途經大半個中國,「經歷了轟炸、流寇、車禍、火災卻無一丟失」的艱辛歷史。

《北京晨報》的文章中還指出,雖然已經有部分故宮文物南遷,但來不及運走的文物遭遇浩劫,故宮損失明代銅缸54件以及2尊銅炮,後日軍又從故宮劫走銅燈亭91個和銅炮一尊,統統用來煉銅,以補軍用不足。經過統計,故宮古文物館損失191箱、文獻館損失1734箱、前秘書處損失826箱、頤和園損失89箱、古物陳列所損失113箱,總計損失2953箱

這樣苦痛的歷史,不應該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質疑。同時,不僅要銘記,我們更應該對歷史存有溫情與敬意。

今天(3日)凌晨00:02,趙立新在微博發文公開致歉,表示「對於今天早上在微博上不夠嚴謹的措辭,導致出現的巨大爭議與不愉快,對所有人致以最為真誠的歉意,同樣我也深深地為語境偏差所帶來的輿論風暴而自責和悔恨。」全文如下: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3日在微博上發文表示,看了趙立新之前的微博截圖,很難認為批評趙立新的公眾誤讀了他的博文,但個人願意接受趙立新的道歉。胡錫進還提醒所有演藝界人士以及商界人士:盡量專注於自己的本業,在輿論場上談敏感政治話題要非常謹慎,盡量不要主動往前湊。

大家都在看

30名涼山救火英雄名單公布!有人卻惡意詆毀

觸目驚心!豪華「活人墓」為何仍屢禁不絕?

「老司機」掏出手繪「駕駛證」!場面一度尷尬

責編:張葳 | 編輯:王先進

來源:觀察者網、環球時報、北京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