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生意”,媽媽慌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中了抖音的毒」

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殊不知,正值暑期,

不少孩子也「中毒頗深」,

讓家長都手足無措……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孩子模仿成年人裝扮

最近,多名家長讀者反映,自家孩子沉迷「抖音」,他們:

或是模仿短視頻里的誇張動作;

或是濃妝艷抹扭來扭去;

或是加數十個廣告群、兼職群等,每天樂此不疲地跟各種人互動,甚至還做起了「生意」;

或是為了漲粉無所不用其極……

為引人關注

9歲女孩濃妝艷,故作嬌柔

「看到她對著手機拋媚眼,扭來扭去,我都震驚了。」武漢漢口市民黃女士回想起前幾天的一幕,還有些不可思議。那天她下班早,回家時意外發現9歲女兒小雪(化名)化起濃妝,像變了一個人,對著手機故作扭捏。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黃女士仔細一問,原來小雪正在學抖音上一個視頻。她嘴巴上塗著口紅,蹺著蘭花指,跟著手機里略顯滄桑的男聲,不時做出舉杯飲酒或嬌弱行禮的動作。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小雪稱,這是最近比較火的一個短視頻,她苦練了整整一個下午。「那些成人化的動作,襯著稚嫩的臉龐,看起來特別違和。」黃女士說。

記者進入小雪的抖音號看到,她里面發布的自己幾十個視頻,並非都是這種風格。早期大多是在嘟嘴賣萌,畫面也很生活化,有時甚至就是穿著睡衣錄制; 後來就越來越注重形象,明顯在穿著打扮上更成熟。「雖然她平時就愛美,但是沒這麼誇張。」黃女士有些無奈地說。

類似小雪這樣小學生扮成熟的短視頻,記者在抖音里經常可見到,故作深沉的搞笑,掩蓋了屬於孩子的天真與可愛:

有的孩子學抹口紅畫眉毛,濃妝艷抹標新立異;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有的孩子扮可愛撒嬌,矯揉造作的聲音和表情,有著與稚嫩臉龐不符合的差異;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有的孩子配合著視頻里或悲傷或滄桑的歌詞對口型,一副為情所傷的樣子:「你有你的男朋友,我做我的單身狗,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想要」「我已經愛上你,渴望著在一起,可是我們的差距,有很大的距離……」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迷上了網聊

10歲女孩狂加30多個群

「無法想像,孩子每天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跟那麼多陌生人聊天。」最近,武昌水果湖劉女士無奈地向記者訴說。原來,暑假期間她發現,10歲女兒悅悅(化名)通過抖音等APP的導流,迷上了網聊,陸續進入30多個微信和QQ 的廣告群。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劉女士介紹,她發現女兒的不對勁,是從一個快遞開始。前不久,她突然收到一個快遞,里面是幾盒沒有任何包裝的彩色水晶泥。女兒稱是從微信好友那買的,還打算賣幾盒給同學賺零花錢。

劉女士翻看了女兒的微信,這才發現女兒加了30多個五花八門的群:紅包群、兼職群、打字群、唱歌聊天群……每個群少則二三十人,多則近百人。她從網友的名字和頭像分析,發現不少人年齡均和女兒相仿。

「她說是掃抖音視頻里的二維碼加的群,一開始只是為了和抖友多聯繫,方便互相關注和點讚。之後,又被一些抖友拉入了一些紅包群、兼職群等,對方說可以順便賺點零花錢。」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劉女士翻看了一些群里的聊天記錄,發現不少群在進入之前,要交一元到幾元不等的群費,進入後還要按規則發紅包。在一些兼職、打字群,一般都要求加入者在做任務前,先交幾十元左右的保證金。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氣憤之下,劉女士將這些群全部刪掉。哪知過了幾天,她發現女兒通過關注的抖友,又請人把她拉回了一些群。

購買小視頻後發布吸引粉絲

「史萊姆視頻0.1元一個、假吃0.5元一個、吃播0.5元一個、男生女生頭像各0.5元一個、壁紙0.5元一個、動態壁紙1元一個……要買的話可以加我或者合作夥伴可兒。」這是11歲女孩琪琪(化名)在抖音上發布的「廣告」,地理位置顯示她在武漢。

記者在琪琪的抖音號里看到,她發布了一百多個短視頻,大部分和水晶泥相關。有的是製作過程; 有的專門用來聽聲音,五顏六色的水晶泥等,在手的按、插、抓等動作下發出悶聲或脆響;有的視頻則是在大口吃東西,里面的主角大多是成年人,並非琪琪本人。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這是我找‘媽咪’(粉絲較多、願意收徒的一種抖友)買的。」琪琪玩抖音有大半年了,雖然也發了一些視頻上去,但是漲粉不多,點讚人數有限。她看到一些粉絲比她多的抖音號,聲稱可以收徒弟並能幫忙漲粉,她就掃進去加了。

一開始,琪琪加的「媽咪」叫可兒,推薦她買那種「6元快刷粉絲1000」的服務。後來嫌漲粉太慢,又建議她買一些「吃播」「彩泥製作」等小視頻,通過作品吸引粉絲。

視頻發出後,琪琪的粉絲每天都在漲,也獲得了一些點讚。「媽咪」又告訴她,可以發廣告賣這些小視頻,里面涉及的水晶泥等產品可以賣,每賣出去10元錢,就可以給她提成1元。之前,琪琪買視頻花了幾十元錢,為了把這些錢再賺回來,她被指點著建了一個免費視頻群,邀請抖友進入一起聊天交流,不時在里面發發廣告。

有人買嗎?「有,這個人就買了。」琪琪展示了一個聊天記錄,一個外地小女孩轉帳17元買一塊水晶泥,還發來家里的地址和手機號碼。

練手指舞錄視頻如同著了魔

剛從雲南旅遊歸來的李女士向記者吐槽,一路上只要有時間,10歲的女兒夢夢(化名)就在手舞足蹈,說是在練最近流行的一種手指舞,要錄成短視頻發到網上去。「就跟著了魔一樣,一聽到音樂就把兩只手舉起來,一會比個心形,一會雙手交叉。」

「有一套比槍射擊的動作,看著她手指錯來錯去,胳膊隨著節奏動,都怕她手指抽筋。」雖然知道這種手指舞的練習,可以讓十指更靈活,有利於大腦開發,但當這種練習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李女士還是感覺女兒太過於投入了。

除了在手機上跟著一些慢鏡頭學動作,夢夢有時在大街上聽到相關音樂,都會條件反射地做起動作。「她一玩起來就沒完沒了,眼看著暑假快要結束了,作業還只完成了一半。」李女士說。

而夢夢真正的關注點,顯然不在於手指舞本身。只要打開手機,她跟媽媽說得最多的就是:「我今天又多了20個粉絲」「哇,又有人給我留言了。」而當李女士試圖跟她溝通,加這麼多粉絲沒有用時,夢夢擺出了不合作的態度,認為她不能理解自己。

記者調查

未成年人紛紛成了他人下線

記者進入與抖音類似的多個短視頻APP發現,在用戶註冊時,大都有選填年齡的步驟,但並未設置年齡門檻。

用戶發布的短視頻顯示,不少用戶為6歲到十多歲的中小學生,其中女孩又明顯多於男孩。有的孩子發視頻的頻率非常高,最多的一天可以發十幾個。

有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他人的「下線」。記者看到,11歲女孩慧慧(化名)的抖音帳號下方,寫有「師傅」「媽咪」等字樣。慧慧得意地介紹,師傅收徒是有要求的,比如所有的視頻都要艾特對方,用戶名要改成「某某的徒弟」,這樣又能結交一些網友,共同提升粉絲數量。

記者通過慧慧的抖音號往上搜尋,發現師傅的上面還有師傅,搜了十幾層也找不到源頭。有的師傅有一二十個徒弟,徒弟都會按師傅的指引,購買各類視頻發在自己的抖音號上,在艾特他人的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二次傳播,也會吸納一些感興趣的同齡人加入和關注,最終建群固定銷售。

一些用戶還會將粉絲進行「導流」,讓他們掃二維碼加入微信群或QQ 群,群里不時發送打字、中獎等各種小廣告。記者試圖加入這些群時,發現有的群設置了一些非主流的問題,直接將一些成年人用戶拒之門外,有的則直接註明「只有00後才能入群」。

■對話孩子

他告訴了我他是哪里人

怎麼會是騙子

記者採訪中發現,這些孩子的世界都非常單純。他們待人真誠,想法直接,更無防人之心,甚至把網路對面的陌生人都當作朋友。他們很關注每天漲了多少粉,這是他們被認可的一種方式。以下是記者與10歲女孩悅悅(化名)的部分對話。

記者: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玩抖音的?為什麼會想方設法增粉?

悅悅:玩了1年了,班上很多同學都在玩,我們還會比誰的粉絲多。以前我自己拍的視頻,漲粉特別慢,也沒人點讚。後來通過一些短視頻留下的二維碼,我加入了一些群,他們都會關注我,成為我的粉絲。那些二維碼也很可愛,我給你看……

記者:你的抖音號現在有多少粉絲了?

悅悅:(得意)快3000人。我以前買過「6元快刷粉絲1000」,但到2000多人後又漲得很慢,我就在抖音上拜了「師傅」。我師傅可厲害了,她的粉絲有3.1萬個,教我怎麼做視頻,還會介紹粉絲給我。

記者:你的彩泥也是從師傅那買的?

悅悅:是的。我還賣了幾盒給同學,一盒10元,賣一盒可以賺1塊錢,我賺了3塊錢呢。

記者:媽媽給的零花錢不夠嗎?為什麼想賺錢?

悅悅:夠啊,但自己賺錢感覺不一樣。

記者:這些彩泥都是三無產品,你有沒有想過,同學用過也許會起疹子,而且還可能對身體健康有其它隱性影響?如果同學因此而生病了,你會愧疚嗎?

悅悅:……(沉默)真的嗎?那我以後不賣了。

記者:你為了增粉還加過哪些群?

悅悅:太多了。以前還加過一個賣眼影的群,只要花200元買一盒眼影,就可以和群主玩「石頭剪刀布」,贏了能得一部蘋果手機,或者折現。但我還沒來得及買,群就被媽媽刪掉了。

記者:你覺得這個遊戲是真的?會有人莫名其妙給你幾千元錢?

悅悅:當然是真的,群里有人就贏了,還得了現金獎勵,有截屏的畫面給我們看。

記者:你想過那些人都是騙子,是一夥的嗎?

悅悅:我們經常聊天,他還告訴我們他是哪里人,住哪里,怎麼會是騙子?

記者:玩這些軟件會不會影響你的學習,浪費你的時間?

悅悅:(點頭)浪費。但是我忍不住,里面真的很好玩,比寫作業好玩。

專家建議

家長應多陪伴並與孩子溝通

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磁共振基礎研究部主任雷皓,7年前就開始關注青少年網路成癮的問題。他介紹說,有研究表明,若對抖音等網路社交軟件使用不當,使用者可能像賭博一樣上癮。以抖音為例,使用者通過模仿練習和錄制發布視頻來吸粉,獲讚或紅包打賞,這些「獎賞」信號都能激活大腦中的獎賞中樞,釋放多巴胺,使人產生渴望、依賴,進而深陷其中。

湖北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武漢市婦聯心理援助團高級咨詢師潘蘭稱,孩子在成長期有很多心理需求,如被傾聽、被鼓勵等。一旦在現實世界得不到滿足,便會對網路世界中的滿足感形成依賴。

「近年來,類似的求助案例每年都在持續增長,我每天至少會接到3個這樣的個案。其實很多父母自己都斷不了網癮,更別提指導孩子正確地使用網路。」潘蘭說,許多孩子都有一個共性,即他們都沒被父母認真傾聽過。潘蘭建議,家長多和孩子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溝通,給建議而非直接干涉批評;同時幫孩子提高社會交往的技巧,在現實世界里尋找自尊、自信和成就感。

1

多少人的三觀,

敗給了網紅的五官

最近,抖音上一個網紅「溫婉」的停車場尬跳視頻火了。她的這段尬跳視頻,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走紅於網路。

點讚破千萬,漲粉千萬,評論數十萬條。已經超過了林允等明星的流量。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溫婉

視頻中的這個網紅臉美女,只有17歲。被爆出了一系列黑歷史。

高一就輟學,泡夜店,輪換富二代男朋友,讓別人給她買奢侈品,頻繁整容變臉。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一個17歲少女的生日會,充滿了奢侈品和人民幣的成熟味道。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小靜婉

看似別人的17歲,什麼都有了。美貌,青春,奢侈品,流量,關注,卻唯獨沒了最重要的東西,學歷。

一個讀到高一就輟學的姑娘,在生活里就是街頭的小太妹,是被別人家的父母暗戳戳指著教育自家孩子的反面教材,可是因為抖音,一個視頻封神,成了新晉女神,是許多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年輕人羨慕得不行的對象。

如果身邊那些十幾歲的年輕人,從青春期就開始崇拜網紅,想要賺錢整容坐豪車,混跡夜店,渴求各種奢侈品,再沒有人崇拜學霸,羨慕那些靠自己努力考進清華北大哈佛耶魯的人。這簡直比賣茶葉蛋的看不起造原子彈的還要可怕。

多少人的三觀,敗給了網紅的五官。

2

抖音是如何毀掉你的?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有個高票的答案是這樣的,「年輕人千萬不要碰的東西之一,便是能獲得短期快感的軟件。它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時間,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毀你向上的勇氣。」

抖音的本質,就是以算法為內核的娛樂APP。你感興趣的短視頻,會以信息流的形式成百上千地推到你的面前。每次短短幾十秒,你不停地刷,每一個都是你感興趣的,缺乏自制力的人,一刷幾個小時是常事。

朋友圈說的中了抖音的毒,一刷抖音三個小時,都是來源於此。當然,不止有抖音,還有今日頭條、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等以精確的算法為核心的娛樂APP。

一個15s的視頻,如何在最開始的幾秒內吸引住你?刺激,搞笑,具備這幾個關鍵詞就足夠。而為了吸引流量,能在15s內做出具備這些關鍵詞的視頻,除了能帶給你1秒鐘的快樂外,其他的所謂知識、觸動、溫暖,完全不可能有。

而可怕的是,在這些海量的視頻刺激下,你的G點越來越高,生活中能帶給你快樂和放鬆的方式越來越少,你就像是一個吸了精神鴉片的人,只戀上了那一款專為刺激你眼球而特別定制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味道。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刷了幾個小時抖音後,你的反應和大多數人是一樣的。空虛,無聊,什麼都沒得到,第二天,也許你會立一個flag,明天不刷抖音了,我要看書,健身,學習。

可是第二天,在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博弈中,你仍然首選了短期利益。今天這麼累,先刷個十分鐘抖音再說,然後你一刷就是3個小時,直到抱著手機入睡。

這就是算法賦予這個時代的淘汰機制,原本就有一大批意志力不那麼堅定的人,尚可以每天在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博弈中搖擺,可是在算法的推動下,就徹底淪陷了。

別人獲得的是流量和金錢,你獲得的,只是日復一日的虛擬滿足,和無盡的空虛。

3

別把生活拍成笑話!

今天逛商場終於看見了真實搭訕的一幕。

一個長的不錯的女孩嚯地一下跑到一對情侶面前,和男孩說了一句已經被說爛的梗:

「小哥哥小哥哥,我給你個東西你要嗎?」

男孩沒說話,反而是馬子一把拉過了男孩。

她直接板起臉對女孩說:你要不要臉?

女孩頓時臉紅,然後說了句不好意思,拉著朋友灰溜溜的走了。回頭一看剛才那對情侶,也沒了之前手拉手的甜蜜。

於是本來甜蜜的約會就被這樣的「突然打斷」給毀了。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這讓我想到我們越來越分享式的生活狀態。

什麼都要拍下來,生怕忘記了,或者無法記住,這本來是一件有儀式感的有意思的事,為什麼後來卻發展成強迫症和炫耀了呢?

抖音上有很多情侶秀恩愛,實在是太甜了,讓我們這些單身女孩在螢幕前全程姨母笑。

還有一些會活潑地曬男朋友禮物,評論里大多數都是祝福——「這樣的男朋友給我來一打!」。

可是總有些人會借此發揮,和自己的男朋友進行對比。

比如說紀念日的時候男朋友送了一根口紅,便會發生爭吵或者冷水一潑:人家男朋友都送全套禮盒,你為什麼不能送?

又或者為什麼別人男朋友能帶著去全國各地旅遊,你卻不能?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我覺得這樣思維模式沒什麼不對,但在提問的同時,你應該考慮一下男朋友的感受,畢竟你不是只為了錢在談戀愛。

這樣的」高讚笑話生活「真的有意思嗎?

多少女孩就像那個商場隨意搭訕的女孩一樣,只是為了抖音列表里的一顆小紅心而放下臉面做些以前從來不會做的事。

就像吃著火鍋拿筷子夾一根青菜,非要跑到隔壁桌正在正常就餐的一陌生人桌子那兒再夾塊肉回來。

娛樂性質可以理解,笑話表演可以理解,可如果真是和陌生人去拍一個陌生場景就不太好了吧。

不巧,今天還刷到一條。一個小姑娘去咖啡店,問店員,咖啡里可以加什麼呀?店員說,可以加糖加奶。

「那可以加你微信嗎?」店員笑笑說「可以呀」。

然後小姐姐出乎意料的說了聲活該,接著哈哈大笑的跑走了。

店員就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有毛病吧?有沒有這樣的?為了自己開心為了抖音多幾個讚幾個粉絲不惜拿別人開玩笑?

直播/短視頻,讓很多女孩找到了真實的自己,同時也讓更多的女孩迷失了自己。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住泳池酒店,全世界瀟灑,更多的人是坐在工位上敲著鍵盤,或者凌晨兩點趕一個還沒完結的項目。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生了一張好看的臉,要學著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當然,也總會出現一個人會發現你的特別和有趣。

不要以別人的生活為標桿,你擁有的很多東西可能也是別人在日夜期盼的。所以做自己就好,沒準你有一天就是下一個網紅。

來源:楚天都市報

此廣告位招商

縣城未婚男征婚 有房 脾氣蠻好 不吸煙不喝酒不打牌婚後開店 我不和你談理想 我只給你看行動和結果 給你一個美滿的家庭生活環境 不會讓你失望 有意請加微信或QQ:81879687

9歲女孩濃妝艷抹扭來扭去,加30多個群做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再點關注,每天上午(慈利大眾世界)準時出現,陪你開始新的美好一天,喜歡的請轉PO朋友圈吧,讓更多人共享快樂時光,慈利大眾世界微信公眾平台誠邀大家積極投稿,把更多的關於慈利的家鄉美圖、美文分享給更多慈利人,所得的一切讚賞金歸投稿原創所有,投稿聯繫方式:8187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