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們必經的15種「患難」,挺曩昔就成長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為了能夠順利留學,相信你已經調查了千百次「出國留學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一定要帶好證件、一定要註冊郵箱、一定要準備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亦或是一定要打好疫苗、一定要和招生官聯繫、一定要多交朋友等等……但這些都是可以提前準備的情況。可有些事,是必須經歷過的人才能告訴你;有些事,是必須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會發生;有些事,是就算提前知道也無法改變的。聽聽那些正在經歷的學長、學姐們,他們是怎麼說的呢?

留學生們必經的15種「患難」,挺曩昔就成長了 留學 第1張

  >>>有關出國留學,你想了解哪些事宜?歡迎免費咨詢~

  留學落地篇

  1. 倒時差

  留學的頭等大事兒,先把自己的時差倒過來,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可能說的就是小留學生們吧。

  一個個兒晚上特精神,早上起來蔫了吧唧課也聽不進去,話也不想說,只想讓額頭和課桌有個約會。

  「什麼?幾點了現在?我好困!」

  2. 出門不知道帶哪個身份證

  好不容易有出去逛逛的機會,然而碰上需要證明個人身份地方時總是有些尷尬,只好每次都踹一兜卡出去。

  「ID card?身份證?還是什麼?要不您看看我學生證還是簽證算了……」

  3. 十個宅,九個路癡

  好不容易天氣正好有了機會可以出去,然而想想「錯綜複雜」的路和各種指示牌,除非有小夥伴,否則當個宿舍宅挺好。

  「你能幫我帶點兒東西回來嗎?我不認識路……」

  留學學習篇

  4. 心理落差

  在沒有真正了解到某個事物、或得到某個結果之前永遠不要下定論,這一點留學生肯定們深有體會。

  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活動不是那麼好做、老師和同學並不是那麼好相處、學校可能沒有那麼高大上…….經歷了太多不盡人意的事,慢慢的也就看開了。

  「無論水怎麼樣,魚都是要生存的。改變不了環境,就變成更好的自己。」

  5. 學會休息

  美本生活說忙也忙,可有時坐在宿舍卻也會覺得無所事事。作業不想寫、活動不想去、話也不想說,不知道該幹什麼,一時間很焦慮。

  後來想想,這可能是身體在告訴說「我累了」。不要逼自己,看看小說、聽聽音樂、去學一學曾經想要掌握的技能,就算是大睡一覺也沒關係。

  「短暫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呀。」

  6. 不得不知的體育活動

  早就知道美國熱愛體育運動,本是為了培養同學配合力、主管力、堅韌意志的好方式,但是對於本不愛運動的留學生們來說就變成了「地獄」。

  在一群為了體育而狂熱的同學之間,不參加就算了,但實在是不好意思說自己對體育運動一無所知,只好在重大比賽的前一天偷偷Google,為了第二天有話可說……

  「雖然我不會動,但是我還不會說嗎!」

  留學感情篇

  7. 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和性格開朗真的沒什麼關係,對自己熟悉的人100%開朗,但是要我去主動結識新的夥伴,主動去參與集體活動真的比登天還難….

  「Hi….Can I ….」

  「?」

  「NONONONONO….sorry…(訕笑溜走)」

  8. 要睡覺了但是各地的朋友都醒著

  時差真的是個可惡的限制,看到了什麼或者發生了什麼想要跟國內的小夥伴分享,發出去遲遲沒有回復才想起來國內是半夜,等到他們回復,自己的新鮮勁兒也過去了。

  等她們開始回復了,自己卻開始困得要死…..

  「我也不知道當時為什麼這麼開心,現在想不起來了。」

  9. 習慣在朋友圈看別人的全家福

  母親節到了。看到朋友圈里大家都曬和父母的合影,打開自己手機也想發一張。貓的、狗的、同學的、吃飯的、唱歌的、就是沒有和父母的,原來也沒想著留一張,OK,fine。

  「你看我這貓,多白!」

  10. 自己一個人過年一個人生活

  不只是各種節日,過年也是。看著視頻中家里熱火朝天的和父母一起插科打諢,關上手機背後只有安靜的宿舍。一會兒去看看食堂還有餃子買嗎,怎麼的,也得給自己過個年吧。

  「什麼餃子沒了??那給我來個包子吧,也是皮兒包餡兒。」

  11. 青春期的那些小秘密

  花一樣的年紀,誰的青春期還沒有點兒小心動或小秘密?身體的變化、思想的變化、行為的變化,想說又不知如何開口,想傾訴卻有一絲絲的難為情,只好把關於自己一點一點悄悄地埋在心里,偷偷地看一看,查一查如何收拾好自己青春期的小懵懂。

  但這時候,果然還是找可靠的朋友一起商量比較好,因為你永遠不是一個人在煩惱呀。

  「嘿,我給你說哦…..」 「哦!我懂得,我懂得!!」

  留學生活篇

  12. 看不起病的時候,多喝熱水

  出門在外,有個頭疼腦熱的很正常。早就聽說美國昂貴的醫療價格,可即便是買了保險,帳單上的那些數字對於留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棘手的存在。

  除了小災小病挺一挺,去學校自己的醫務室問問校醫的意見也是可行的。當然也有避免高額醫療的捷徑——好好休息好好運動,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媽,我想回家拔牙….美國的一顆牙都夠我鑲滿嘴的了!」

  13. 把所有價格從美元換成人民幣

  初來乍到,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社交外出,凡是涉及到花錢的東西都要下意識的換算成人民幣在心里「掂掂分量」,哦!原來我吃了/用了/消費了這麼貴的東西!

  「4美元……. 咋這麼貴啊這個,20好幾塊了都!」

  14. 討厭的叮囑與想念的嘮叨

  終於「逃離」了父母的「掌控」,留學生們就像一只只放飛的小鳥開始「解放天性」,對於大洋彼岸家人的叮囑自然是不在意的,畢竟山高皇帝遠不是?

  然而當最開始的新鮮勁兒一過,又開始懷念起家人們的念叨,尤其是過年時候,恨不得視頻的時間再長一點兒,再長一點兒。

  「哎呀我知道啦!我又不小了!」 「哎,媽,你們在幹什麼呢?嗷我回家也想吃那道菜!」

  15. 省吃儉用、成熟與思考

  出國留學其實是個十分考驗家庭經濟的事,為了送孩子出國留學而幾近掏光家底兒的不是少數。懂事兒的孩子早早地知道父母的不易,所以即便出了國到了一個周圍同學都比較富裕、消費水平相對較高的地方,依然省吃儉用,不追不趕。

  他們知道,比起物質上的高人一等,精神和能力上的富足能讓他們走的更遠,也更能讓父母感到欣慰。

  「多少都拿上吧,窮家富路。」

  「恩……媽,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相關閱讀:

  出國留學這些APP必不可少,學習生活都方便!

  留學前輩的肺腑之言:留下這些遺憾,你將追悔莫及!

  出國留學能給你帶來這些好處!還不快行動!

  >>>一鍵輸入GPA(2.0-4.0),雅思成績,快速匹配你適合申請哪所國外院校

留學生們必經的15種「患難」,挺曩昔就成長了 留學 第2張

  點擊更多,前往官網原文

>留學生們必經的15種「磨難」,挺過去就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