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愛心媽媽」李利娟受審 愛心村孩子10人找到怙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6月19日上午8時30分,河北武安「愛心媽媽」李利娟涉嫌犯罪一案開庭審理。

李利娟現用名叫李艷霞,又被稱為「四霞子」。她曾因收養了一百多個棄嬰,成為武安市的公益明星。2006年,她被評為「感動河北十大人物」。

2018年6月8日,李利娟因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敲詐勒索罪,被武安市公安局逮捕。

此次庭審,除了「愛心媽媽」李利娟,她的男朋友及其合夥人等16人的名字也在被告人名單上。在檢方出具的起訴書中,他們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偽造印章、敲詐勒索、詐騙、職務侵占、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幫助藏匿等七條罪名,其中李利娟被指控犯有五宗罪。

庭審預計將持續三天時間。

2019年5月22日,愛心村的黑色柵欄門已經上了鎖。去年5月,李利娟收養的74個孩子搬離愛心村,被送往武安市社會福利院。這一年間,她的家人和收養的孩子再也沒回過愛心村。

6月19日,武安市福利院的副院長靳笑然說,這一年間,有10個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家人,現在還有70個孩子住在福利院。他們改了姓氏,重新辦了戶口,恢復了正常生活。

河北「愛心媽媽」李利娟受審 愛心村孩子10人找到怙恃 親子 第1張

5月22日,愛心村後門的路已經被土堵住,牌坊破舊不堪。新京報記者王翀鵬程攝

敲詐勒索

庭審中,公訴人提到了李利娟、呂軍生等被告人涉嫌敲詐勒索罪的事實,其中就有賀進鎮南街村2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

2018年5月,南街村村支書楊占山告訴新京報記者,2014年,政府想招商引資,在南街村馬鞍山引入2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當時,呂軍生承包了山南坡,在坡上開了一家永峰白灰粉加工廠(下稱「永峰加工廠」)。其後永峰加工廠因為多次發生安全事故被鎮安監部門關停取締。

呂軍生不願關廠,找鎮上談判。談到第四五次時,李利娟出現了。她自稱在永峰加工廠投資了1800萬元,是大股東,還拿出一份臨時占地合同的復印件。合同顯示,永峰加工廠以一萬元租下了賀進鎮南街村100萬平米的山場,折合1500畝。但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武安市臨時用地批准書」顯示,永峰加工廠的占地面積為2.56(畝)。「整個馬鞍山才350畝。」楊占山說。

展開全文

隨後,李利娟派人把守施工現場,阻止車輛通行。項目無法推進,只能重新選址,重新修路。直到2014年11月1日,光伏電站項目才破土動工。之後,李利娟又說,她在山上種了10萬棵樹,被項目部砍了1.3萬棵,找鎮政府索賠2000萬元。呂軍生也曾告訴新京報記者,她的樹確實被砍了不少。

但時任賀進鎮黨委書記的石書軍否認了砍樹的說法。「賀進鎮的常務副鎮長跑去‘查樹’,圍著山頭轉了半天,只找到不到30棵野生小樹苗。」

公訴人在庭上稱,項目負責人最終被迫無奈還是掏了錢。他們向李利娟提供的金融卡分兩次打入70萬元人民幣。2015年,李利娟及其男友許琪用這筆錢購買了一輛賓士汽車。

除此之外,李利娟向大同鎮六家企業索要錢財的事情也被檢察院認定為敲詐勒索犯罪的事實。

公訴人稱,2016年3月,武安市大同鎮的六家鑄造企業為了貨物運輸方便,對鎮上賈里店村河道的道路進行了平整拓寬。但被告李海軍等人說,鑄造企業占用了他們承包的河道,他們以此為理由阻攔施工。

後來,李海軍通過另一名被告人找到李利娟和許琪,和她簽訂了虛假的入股協議,由她出面向六家企業索要每年28000元。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連續三年支付錢款,共計84000元。李利娟從中分得56400元。

檢察院認為,李利娟等十二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採用威脅、要挾的方法,強行索取他人財物,犯罪數額巨大,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一次指出李利娟有敲詐勒索行為的,是2018年5月發布在武安市委宣傳部指定權威信息平台 「新武安」微信公號上的一篇文章。

文中提到,一次,李利娟在某賓館乘坐電梯,以電梯不穩造成其腰部損傷為由,向賓館索要17萬多元;她從賓館出來住進醫院,又以藥物過敏為由,要求醫院賠償12萬多元。另一次,李利娟從某企業門口路過時,她以路面坑窪剮蹭車底盤為由,訛詐該企業一輛新邁騰。經公安機關查證,上述事件均可能涉嫌敲詐勒索。

2018年,李利娟的家人曾告訴新京報記者,李利娟當時確實受傷了,賠償金均由此而來。但本次庭審的起訴書中並未提及此事。

另四宗罪

在檢方出具的起訴書中,李利娟被控罪名還有四條,其中一條就是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

公訴機關指控稱,2017年12月22日至2018年4月2日,李利娟及其男友許琪,以格力武安園區高壓線路遷建工程影響他們在白家莊村北的探礦權為由,指使多名被告人組織愛心村兒童阻攔施工。他們到現場威脅施工人員,還躺入施工基坑,致使工程無法正常施工。經過資產評估公司評估,由於材料損毀和工人停工,投資企業損失了近11萬元。

武安市檢察院認為,李利娟等多名被告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正常工作、生活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應當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檢方還指控李利娟涉嫌偽造印章。2018年5月,武安市公安局對李利娟相關處所進行了依法搜查,在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二樓辦公室里找到了八枚印章。經邯鄲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鑒定,其中四枚是偽造的,分別刻有「武安市午汲鎮上泉村村民委員會」、「北京醫院診斷專用章(2)」、「安康精神康復專科醫院病案專用章」和「峰峰礦區峰四勘探註漿有限責任公司」字樣。

庭審中,公訴機關提到,2011年,李利娟使用「峰峰礦區峰四勘探註漿有限責任公司」字樣的偽造印章,非法保留了白家莊鐵礦的探礦權。

2018年10月,李利娟名下鑫森鐵礦所提交的地質報告被發現存在鑽孔資料造假問題,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經查明後,依法撤銷了《河北省武安市白家莊村北鐵礦詳查地質報告》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

檢察院認為,李利娟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印章,侵犯了對方的正常活動和聲譽,侵犯了社會公共秩序,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除此之外,李利娟還被控犯有詐騙罪和職務侵占罪。

起訴書中顯示,李利娟在2014年至2018年間,作為民建福利愛心村的負責人,向武安市民政局、武安市武安鎮政府隱瞞事實,提供了23名與事實不符的申請低保人員信息。此外,李利娟還隱瞞了三名享受低保人員已經死亡的消息,騙取城鎮低保金。經過司法會計中心鑒定,李利娟以愛心村26名人員名義騙取國家城鎮低保補助資金,共計56萬餘元。

而有關職務侵占罪的起訴,檢方認為,愛心村是民政局註冊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從2014年起的四年間,李利娟作為愛心村的負責人,利用管理愛心村公共帳戶的便利,將公用帳戶資金轉到個人名下帳戶,並使用該帳戶資金購買了汽車、紅木傢俱等物品,個人消費共計61萬元。

河北「愛心媽媽」李利娟受審 愛心村孩子10人找到怙恃 親子 第2張

5月22日,愛心村大門緊鎖。被查封前,李利娟和孩子們就住在這棟紅頂的黃樓里。 新京報記者王翀鵬程 攝

愛心村的孩子都改姓「武」

李利娟被逮捕後,愛心村的74個孩子也搬離了愛心村,被送往武安市社會福利院安置。6月19日,武安市民政局局長冀彥軍介紹,當時他們一共接收了80個孩子,除了現場的孩子,當時還有幾個孩子在北京和縣醫院治療,之後也被送到福利院。

武安市福利院分為三層,一層是幼兒園,分為大、中、小三個班級;二、三層是孩子們的住宿區和活動區。

「現在福利院里有91個孩子,愛心村過來的孩子占了八九成。」 武安市福利院副院長靳笑然介紹。

河北「愛心媽媽」李利娟受審 愛心村孩子10人找到怙恃 親子 第3張

愛心村的孩子們在做遊戲。新京報記者王翀鵬程 攝

福利院中的生活非常規律。孩子們每天6:00起床,6:30吃早飯。7:00,上小學的孩子由專車接送去上學,幼兒園的孩子在一樓上課,年紀特別小的孩子則留在住宿區玩耍。每周四,有特教老師過來對有智力或身體殘疾的孩子進行康復治療。

「70個孩子中,只有20多個健康兒童,剩下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 靳笑然說。福利院根據孩子的殘疾程度為其配備護工,有些孩子配備了單獨的護工;而對於正常的孩子,每個護工監護三到五個孩子。

這一年間,也有一些人來福利院找孩子。冀彥軍就見到過一個老人,他稱自己家的一對雙胞胎就在愛心村里。按照規定,發現孤兒之後必須首先采集數據,輸入公安系統的打拐庫進行比對,確認孩子是不是被拐賣兒童。

經過DNA比對,老人確實是孩子的親人。老人告訴冀彥軍,孩子剛出生時個頭小,家里人擔心養不大。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兩個孩子流落到愛心村。目前,已經有10個孩子找到了親人,回歸家庭。

此前曾有傳聞,愛心村的孩子有被拐賣的兒童。但冀彥軍說,剩下的70個孩子中,暫未發現被拐賣兒童。

靳笑然說,這一年間,孩子們的變化很大。她說,去年5月,孩子們的衛生狀況很差,幾乎每個人頭上都有虱子,他們不懂禮貌,每次開門都要弄出很大的動靜,看到長輩也不會尊稱叔叔阿姨。有些孩子還有暴力傾向,他們會互相擰耳朵,打架。為此,民政部門專門從教育局請來了心理老師進行輔導。

經過一年的學習,現在孩子們已經能和別人融洽相處。走進幼兒園小班,孩子們會主動和大家打招呼。

去年,民政部門和公安部門對孩子們的戶口進行了重新整理。靳笑然解釋稱,因為原來愛心村的戶口非常亂,信息不清晰。這次整理,政府給孩子們改了姓氏,現在愛心村的孩子們都姓武。「改姓的問題,之前去鄭州福利院學習過,那邊的男孩姓鄭,女孩姓周。代表了一個意義。」靳笑然解釋。

此前,李利娟的兒子韓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福利院不讓他們接觸孩子,他們已經一年沒見到這些弟弟妹妹了。對此,冀彥軍否認了這個說法,他回應稱,從來沒有禁止家屬探望孩子,也沒接到過親屬的探望要求。他說,幾個已經上大學的孩子每次過年、放假都會回來探望弟弟妹妹。「他們來看了這里的環境,覺得挺滿意,還說弟弟妹妹們懂事多了。」

新京報記者 王鵬翀程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