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一生的痛:母親給孩子愛裡,隱藏著六個元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倘若童年時一直不被看見,那麼他會很孤獨。他會緊張焦慮,會急於獲得認可。求而不得時,會充滿自我否定。

作者:皎潔的後青春時代


近期電視節目《十三邀》邀請了著名導演姜文。當主持人問他:「你的人生有什麼失敗?」姜文說:「有啊,我跟我媽的關係。我不知道怎麼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情高興,她老有一種不高興的樣子。」

考上中戲,興高采烈給母親看錄取通知單,母親也沒有表現得多高興,而是啪地扔到一邊,說:「你那衣服還沒有洗呢,別給我聊這個。」

成名後給母親買房,希望母親搬離有安全隱患的平房。但是母親沒有表現出多高興,還是不願意去,不喜歡住。

薑文一生的痛:母親給孩子愛裡,隱藏著六個元素

姜文說起往事時,語氣中透露出傷感與無奈。著名導演如日中天,內心卻依然住著一個小孩,在伸著雙手,向母親索要愛。可是母親始終沒能給他,這令他覺得所有的成功都失去了意義。

由此引發了思考:到底孩子需要母親給予什麼樣的愛?

說來簡單,跟物質無關,跟情感的給予有關。

母親的愛里應該包含六個元素。

接納

晚飯後,咚咚要求媽媽陪自己玩汽車遊戲,可媽媽需要把明天會議用餐的事情敲定好。咚咚聽了一邊哭一邊聲嘶力竭地喊道:「媽媽你討厭,你總是在工作!我不要你工作,要你陪著我。陪我!陪我……」

面對這種情況,你是寶媽,該如何處理?

講理?哄勸?喝止?吼叫?打?

這些負面情緒和語言,會讓孩子更加鬧騰。即使止住了哭鬧,孩子內心也會產生「媽媽不愛我,不願陪我」的想法,親子關係變成對抗疏離,孩子不再信任父母,父母慢慢從心理上失去了管教的天然優勢。孩子也會逐漸變得自卑和暴躁。

咚咚媽媽是這樣做的。她輕輕抱了抱咚咚,親親小臉,說:「媽媽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里呆了一天,就盼著回家跟媽媽一起玩是吧?媽媽喜歡咚咚,也想和你一起跟汽車寶寶們做遊戲。可是不巧,媽媽需要今天定好明天會議上的用餐。否則,明天大家都要餓肚子了。」見冬冬哭聲減弱,媽媽說:「這樣吧,我先陪你玩十分鐘,然後我工作,你自己玩。我忙完工作,我們再繼續每天遊戲半小時怎樣?」咚咚懂事地點頭,媽媽陪他玩了十分鐘,然後去處理自己工作了。

薑文一生的痛:母親給孩子愛裡,隱藏著六個元素

英國作家A.H.布拉夫曼在《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一書里說:「如果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理解,那他們就可能會通過身體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苦惱。孩子和父母都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變得越來越沮喪。」布拉夫曼博士相信,真正成熟的父母,不會只想著去處理孩子的問題,而是先去處理孩子的感受。

接納,就是遇事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同理孩子的感受,雙方接通連接之後,再分析解決問題。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滿滿的安全感和被愛被呵護的感情。

看見

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模式,往往來源於與父母的相處方式。倘若童年時,他一直不被看見,那麼他會很孤獨。孤獨意味著不被愛,不被理解。他會緊張,會焦慮,會急於獲得認可。求而不得時,會充滿自我否定。

姜文在取得中戲錄取通知書和送給媽媽房子時,滿心渴望媽媽看到他的努力,對他的成長表示滿意和喜歡。可是,如此簡單的心願,都得不到滿足,難怪姜文一生耿耿於懷,即使成為巨星,依然覺得自己人生很失敗。

薑文一生的痛:母親給孩子愛裡,隱藏著六個元素

認可

年幼的孩子對自己的認知,依賴父母對自己的認可。父母總是喜歡,認可,讚賞,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就會自信,樂觀,對世界充滿探索欲望。否則,就會自我價值感低,對這個世界很抵觸,很膽怯,習得性無助,一輩子窩囊沒出息。

尊重

加州有個中學對全校學生進行情商測試發現,父母尊重孩子的成長,孩子也會尊重他人。父母越愛打擾孩子,孩子越不容易看到他人真實的內心。尊重孩子,就是放下成年人思維方式,認同尊重孩子此刻的想法和做法,鼓勵他聽從內心聲音,去做自己。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不能成名成家,也會生活的安然自在,不會變成內心匱乏,行為扭曲的畸零人。

不打擾

孩子在專注玩積木,家長湊上去逗他抱他親他,和他說話。孩子在看繪本,走過去問他看不看得懂,給他解釋,或者說些其他的事情。甚至將孩子遊戲打斷進行糾正指導。

我們以為這是關心。殊不知,這是打擾。

薑文一生的痛:母親給孩子愛裡,隱藏著六個元素

當孩子安靜地專注地在做一件事情時,就是他的生命真正成長時。

他會建立內在的秩序感。

會張開全身感受力,去感知世界的紛繁有趣。

此時家長來打擾,會讓孩子的感受與自我斷裂開。家長的話語,動作,提出的要求會成為一種干涉,令孩子無法深入實踐,破壞他的覺察模式。

可孩子的感受力,才是重中之重。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研究,看什麼樣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領悟力更強。

結果發現,父母越「由著」孩子,孩子做事越不被打擾,孩子走向內心世界的探索,就越順利。

而父母越打擾孩子,孩子越容易精神渙散。

也就是說,注意力的破壞,是從父母對孩子專注度的破壞開始的。

薑文一生的痛:母親給孩子愛裡,隱藏著六個元素

不控制

中國家長對孩子畸形的愛,主要表現在控制。孩子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跟誰交朋友,報什麼班,考哪個學校,報什麼大學專業,甚至從事什麼職業,跟誰結婚等等,恨不能將孩子變成沒有靈魂的木偶,一切聽從父母指揮安排。否則就是不聽話,不乖,不孝。可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不是成為媽寶男,就是成為啃老女,沒有獨立見解,沒有處事能力,面對困難挫折除了退縮就是自戕。

太多的中國孩子在物質生活上是富翁巨胖,但在精神情感領域卻是貧瘠的乞丐。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撐起民族振興的重任嗎?

父母之愛的根本是尊重孩子,

你做到了嗎?


作者:教育達人,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