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漢朝軍隊的胡人騎兵依賴症?
在西漢軍隊的序列里,一直有從北方草原上規劃的外籍隊伍–屬國胡騎。他們幫助漢朝做到了知己知彼,並取得了多次戰役的勝利。這背後的時代精神和經濟因素都是值得深刻挖掘。
保塞蠻夷
先秦時期的秦軍就喜歡使用義渠騎兵
在擁有濃厚戎狄色彩的秦國文獻中,多次出現了屬邦、臣邦的名稱。這些所謂的屬邦,就是後來漢朝屬國的前生,包括了長期生活在西北沿線的婁煩、義渠和林胡等部族勢力。作為泛斯基泰遊牧文化的東亞前鋒,他們的騎馬文化與騎兵技術,都是依然沉迷車戰的七雄軍隊所欠缺的弱項。
到了西漢早期,包括部分匈奴在內,有更多婁煩、林胡的殘部開始轉為漢朝效力。在文景之治時期,匈奴集團的右賢王入居河南地,侵盜上郡保塞蠻夷,對些外族蠻夷自身也構成了威脅。所以,除了加入新的草原帝國之外,向南投靠長安宮廷也是非常常見的選擇。而且相比在北方,這些人的特殊技能在漢朝軍隊中的地位無疑更加突出。
匈奴崛起的前後 草原地區也面臨著新的洗牌
在漢高祖劉邦征戰的時代,善於騎射的婁煩人就出現在漢軍序列中。從趙國滅亡到秦末諸侯混戰的動亂時期,各路諸侯軍隊都需要這些北方流亡者的騎兵幫助。當時留下的以騎兵掩護戰車做法,無疑對成建制的騎馬部隊有了更高需求。但破敗的中原很難大批量提供此類部隊,自然就以拿來主義的方式從北方直接索取。
到了漢初,歷經了秦末混戰的重創和白登之圍的有驚無險,漢朝被迫承認當時匈奴所具有的軍事優勢。所以到漢武帝當政前,婁煩、義渠等邊境上的保塞蠻夷,就是漢朝的車騎部隊的主力成員。
早期的漢軍就大量招募胡人作為騎兵
當時的漢軍施行征兵制度,規定男子一生中需要服役2年,其中1年在家鄉訓練,1年在京師或者邊疆駐守。除了人之常情的思鄉之苦,這些人剛剛熟悉邊境的戰鬥環境,就要按律返回家鄉。在這樣的情況下,戍邊的重任注定只有交給邊境之人和保塞蠻夷來擔任主力。
然而,由於漢軍依然墨守先秦成規,所以在具體戰術層面顯得異常保守。包括名將晁錯在內的業內人士,都堅持將胡人騎兵與戰車混編,造成兵源質量的大大浪費。
漢朝前期的軍事體系與先秦時代沒有顯著差別
屬國胡騎的出現
漢朝在邊境上的精銳部隊數量很少
武帝時代,漢朝開始更加主動的向北方展開進攻。通過關市伏擊戰、河南地之戰和收復河西之戰的陸續展開,逐漸積累起了一批匈奴戰俘和投誠人士。他們被安置到之前蒙恬北伐匈奴後確立的邊境故塞上,與自己同族或者血緣相近的部落浴血廝殺。
很快,有很多胡人將直接加入了漢軍的主力部隊。以霍去病為例,在他從右北平和代郡出擊,就依靠胡人騎兵的幫助而取得輝煌戰果。在戰後的封賞名單里,出現了兩位投降漢朝的匈奴小王名字。在此之前的河西走廊之戰中,其手下的校尉仆多也因為戰功被封為侯爵。從姓名來看,這人屬於典型的匈奴來源。
漢朝賜予投誠匈奴貴族的印章
此後,為了安置數目日益增加的匈奴降兵和部眾,漢朝在西部邊疆設置了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張掖和金城這7個屬國。這些屬國在行政級別上低於郡縣,受到中央機構的統一管理。但在內部可以保持舊俗自治,所以兵民比比例保持較高的1:3-1:5水準,甚於內地的兵民結構。單個屬國的兵力維持在2000人左右,方便漢廷的統一管轄。
其實類似的制度在秦國時就有出現,只不過因漢武帝的戰爭需求而被重啟。相比同時代不斷出現的推恩令等削藩政策,這種重新建立屬國的做法,無疑反應出胡人騎兵對漢朝軍隊的重要性。
重視削藩的漢武帝 開始在邊境設置胡人屬國
優勢的源頭
具有重要劃分意義的 400mm降水線
事實上,只要稍加對比就會發現,匈奴人更適應在400毫米降水線附近作戰。在這條自然邊界線附近,是由燕山-陰山-賀蘭山組成的一系列山地地形。其中有著山地-河谷-溪流-地陷的複雜戰場,遠非一馬平川的空曠平原。所以只有具備地區生活經驗的胡人可以從容應付。
相比之下,漢人的優勢則來源於農耕文明帶來的財富存量積累。一旦進入邊塞的複雜地形區,就會因為行動速度不一致、地形切割而導致前後脫節,出現類似於白登之圍的情況。失敗的馬邑之圍和後來的關市出擊作戰,則是希望在山間低地伏擊匈奴主力。可見,漢軍原有的作戰體系很不適應新的戰區環境。這就是為什麼匈奴人在騷擾後也可以全身而退,漢軍追擊不是撲空就是遭到伏擊反殺的原因。
匈奴人的騎兵體系 已不是先秦戰爭藝術所能應付
其次,由於客軍不適應本地戰場,在後勤消耗方面也就更加嚴重。遠征線路超過一定距離,就會導致後勤體系的全部崩壞,運輸人力消耗的糧食會超出軍糧量額。所以,更能適應牧區生活環境的胡人騎兵,就成為了漢軍減輕後勤壓力的一種手段。倒是漢軍的優勢並非根植於生活習慣,軍事技藝與戰爭技巧都源自後天的強制訓練,在成本上更加高出一籌。這反過來也更堅定了漢軍大量使用胡人作戰的決心。
最後,在農耕地區牧養良馬的成本頗高。所以漢地馬匹數量難以支撐持久的騎兵作戰,質量也沒法同牧區的良馬相比。漢武帝時就曾出台政策,對那些不願出征的五大夫級別的持爵人,允許以提供馬匹的方式代替遠征。因為單匹良馬的維護費用,遠高於普通大頭兵的一年夥食花銷。如果戰爭時間拉長,那麼騎兵的維持開支就會進一步上漲。於是,直接使用外族騎士就是更加經濟便利的選擇。
單個漢朝步兵的口糧花費遠少於養馬成本
在外敵爭相入侵、且漢兵傷亡慘重的情況之下,屬國胡騎部隊甚至成為了前鋒的突擊部隊。當李廣利部隊在夫羊句山和匈奴相遇,就以手下的2000名來自五原屬國胡人騎兵出戰。結果在匈奴人雷電帶領下,這些屬國兵擊潰了與自己採用類似作戰模式的敵人。可見此時的屬國胡騎可能已具有雇傭兵或者職業軍人色彩,不認族群出身的隊伍,而是更認可自己所效忠的勢力。後來李廣利遠征大宛,也將類似模式搬到西域,調動不少當地的綠洲土著武裝。
到了西漢末的混戰階段,屬國胡騎還會成為各軍閥的自保利器。遠在在河西走廊的竇融,就敏銳的意識到本地兵源對政權的延續作用。正是因為張掖屬國有萬餘羌胡精騎,所以才被竇融看準是可以作為家族自保的根據地。後來他選擇與劉秀合作,帶著麾下精兵參與了東漢王朝的建立進程。
正在追逐匈奴的漢朝屬國胡騎
後記
屬國胡騎的重要性一直持續到漢朝滅亡後
東漢的政權穩固後,由於王朝建立在關東豪族的支持之上,所以有著濃烈的地方偏向色彩。這些大族往往以詮釋儒家經典為鬥爭武器,通過私藏人口的方式,抵制戶口和土地清查。所以,他們集體在對外作戰方面並不積極,邊關防務的重任就進一步落到了隴西、代北、北地等14郡屬國人身上。
中央宮廷的弱集權模式,依托關東豪族為統治基本盤,直接造成了帝國邊防的萎縮。此時漢軍國胡騎,也不僅有南匈奴部族,還有來自西羌、鮮卑和烏桓的更多人馬。在使用原則上,漢朝也很少拘泥於族群出身和血統定論,本著實用原則索取各種邊防資源。
與胡騎關係密切的關西大族在東漢不受重視
但是隨著東漢崇尚儒教文治,並縱容關東豪傑對於關西大族壓制,中原地區的政治生態也勢必發生巨大轉變。等到三國時期的混戰結束,漢人反而成為了那些邊疆屬國的屬國。這一轉換過程無疑非常令人感慨和深思。
點
推薦閱讀
雖遠必誅的極限:西漢時期的李廣利遠征大宛之戰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加入冷炮的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