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歷史長篇小說《大秦帝國》
出版界今年出了不少關於秦始皇的書籍,其中有歷史挖掘與學術研究的《始皇帝》和《生死秦始皇》,也有從日常視角解讀的《邂逅秦始皇》,還是重新修訂的史詩級的歷史長篇小說《大秦帝國》等等,均為讀者發現與了解秦王朝以及秦始皇本人有了更多的視角。本文整理了這些書的一些亮點部分,籠統的為大家做個介紹,也希望能幫助您更好地閱讀。同時感謝中信出版社《始皇帝》一書提供的精彩內容。
探求秦始皇的真實形象
生活在距今兩千二百多年的古代中國的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公元前247—前210年在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通過閱讀司馬遷(約公元前145—約前86年)編纂的《史記》,我們可以了解秦始皇近五十年的人生。秦始皇,也就是秦王政,出生在遠離秦國的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即位為秦王,三十九歲統一天下做了皇帝,十一年後突然病死,他一手建立的秦帝國也在其逝後三年多便土崩瓦解。盡管這是一個僅存續了十五年的短命帝國,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哪一位皇帝像秦始皇這樣引發過巨大爭議。這是因為,雖然秦始皇已經死了兩千多年,但他的權威一直延續到今天,對中國歷史產生著巨大影響。如果要了解現在的中國,則必須追溯至秦始皇時代。我們很難用「專制獨裁者」或者「雄才大略的君主」來簡單地評價秦始皇,這是一個能夠引起人們強烈興趣的人物。
司馬遷把秦始皇描述成第一個統一了中國的皇帝——而且注定會成為「皇帝」。我們在《史記》中見到的秦始皇形象,是生活在秦始皇死後一百多年的司馬遷塑造的,和秦始皇的真實形象已經有了一定距離。司馬遷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西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統治時期,可以說他是為了記錄漢武帝及其時代才編纂《史記》的,即司馬遷撰寫《史記·秦始皇本紀》的目的並不是記錄秦始皇時代本身。在司馬遷眼中,當今皇帝漢武帝和秦始皇的形象是有所重疊的。
▼秦始皇
▲司馬遷
兩個帝王的行為之所以十分相似,是因為漢武帝本人十分仰慕秦始皇。可以說,漢武帝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發動北擊匈奴、南伐南越(秦滅亡後不久,秦人趙佗自立為王建立的越人國家)的大規模戰爭,修建萬里長城,在泰山舉行封禪等國家祭祀,巡行天下進行全國範圍的山川祭祀等——都是在重現秦始皇的功業。漢武帝歷時近五十四年的統治,是在繼承秦始皇遺產的同時,試圖擺脫其「魔咒」的歷程。
因此,要想接近秦始皇近五十年生涯的真相,必須對《史記》持謹慎態度。這並不是說要無視《史記》的記載,而是要逐一核實、驗證《史記》中有關秦始皇記載的史料根據。幸運的是,司馬遷並沒有杜撰秦始皇的歷史,他編寫的秦始皇大事記基本上都是照錄原始材料,從中取舍選擇的。因此,把收錄在《史記》中的原始素材從漢武帝時代剝離開來重塑的工作是可行的。做這項工作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積極、靈活地運用秦始皇時期的考古資料和文字資料。但是在1974年以前,採用這一方法本身就很困難。
《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時代》
(日)鶴間和幸 著
楊振紅 單印飛 譯
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
2019年7月
來自地下的信息
1974年3月,在秦始皇陵東1.5千米的地方偶然發現了兵馬俑坑。兵馬俑的「俑」字在孔子的語錄(語錄指《論語》)中出現過。俑是仿照人的樣子製作的埋在墓里的人偶,孔子曾批評用俑殉葬。兵馬俑坑中出土的秦始皇時期的士兵和戰馬都是原物大小,栩栩如生。隨後在翌年即1975年,又從湖北省雲夢縣一個秦朝地方官吏的墓中出土了1155枚秦始皇時期的竹簡——睡虎地秦簡(竹簡是把竹子曬幹後,做成細長的札,在上面可以用墨水書寫文字)。沉眠地下兩千多年的這兩大考古發現,將秦始皇時代原原本本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此後秦始皇陵周圍的發掘和秦代竹簡文字史料的發現一直沒有中斷過。
進入21世紀後,2002年在湖南省一座古城的古井中發現了36000多枚秦代簡牘——里耶秦簡(簡是札,牘是板),其圖版和釋文計劃分五卷出版,2012年1月出版了第一卷。2007年,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從香港購買了一批被盜掘的秦代簡牘,加上捐贈的,共有2176枚簡。嶽麓書院對其進行整理(嶽麓秦簡),2010年12月出版了第一卷的圖版、釋文,計劃出版四卷。此外,流失到海外的762枚秦代竹簡和3300餘枚漢代竹簡,分別於2010年和2009年被捐贈給北京大學(北大秦簡和北大漢簡),2012年12月出版了漢代竹簡圖版與釋文第一卷,計劃共出版七卷。
秦始皇兵馬俑
這些資料都是秦始皇時期的第一手資料,而且信息量遠遠超過了司馬遷的記載。現在已經不能忽視從古井和地方官吏墓等地下出土的珍貴史料了,可以說,2010年以後,秦始皇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嶽麓秦簡和北大秦簡、漢簡均不是正式發掘出土的,而是從偽造簡橫行的古董市場上流出的,因此,必須注意簡牘的年代測定、文字形態、文意是否合理等,需要慎重對待。)
在這些簡牘中發現了一些和《史記》記載不同的秦始皇故事。例如,北大漢簡中有一份講述秦始皇事跡、 自題為《趙正書》的竹簡文書。 文書寫在50枚竹簡上,約1500字,「趙正」就是《史記》中所記的秦始皇趙政。此前我們完全不知道還有這樣一份關於秦始皇的漢代文獻,屬於全新的發現。全文目前尚未公布,據說書寫年代比成書於漢武帝統治後期的《史記》稍早一些。《史記》記載秦始皇叫嬴政,也叫趙政。傳說秦的祖先在五帝之一的舜帝時被賜予「嬴」姓,其子孫被封於趙城,因此也以趙為氏。《趙正書》的內容令人震驚。它除了將秦始皇稱作「趙正」外,還不承認秦始皇為皇帝,而稱他為「秦王」。它還記載秦王是在白(柏)人這個地方病倒的,這和《史記》中「病於平原津」的記載矛盾。此外,《史記》記載,秦始皇在沙丘駕崩後,胡亥、趙高、李斯三人立即陰謀發動叛亂,毀掉了秦始皇囑托長子扶蘇繼位的遺詔。但是《趙正書》卻記載,在秦始皇的主持下召開了立胡亥為正統繼承人的會議,秦始皇同意由胡亥來繼位。這與《史記》的記載明顯存在齟齬。進而,2013年在湖南省益陽市古井中發現了一批最新的秦代竹簡(益陽秦簡),簡文上記述了剛剛繼位的二世皇帝在父親去世後所立的誓言:「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而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的遺詔被趙高等人毀掉了,他們通過偽造新的遺詔讓秦二世即位做了皇帝。史實到底是怎樣的?這就需要對有關秦始皇的最重要史料——《史記》進行重新考察。
凡人·秦始皇
關於秦始皇是暴君還是才能卓著的君主,人們至今爭論不決。若從燒毀儒家典籍、坑埋儒生的焚書坑儒,以及修建萬里長城等大興土木工程時殘酷役使民眾等行為來看,他應當被視為暴君;但另一方面,若從他結束了戰國分裂時代做到統一,統一文字、度量衡,以及推行郡縣制、構建了中國歷代王朝基本政治體制這些來看,我們應當把他看作是一位有才能的君主。在這些傳統認識之外, 新髮現的秦始皇時代的史料還揭示了一個與以前通常所說的鎮壓儒家的暴君形象不同的皇帝形象。同時,相對於「通過強權做到統一事業」的皇帝形象,一個作為普通人的秦始皇形象也開始浮出水面:他一邊進行征服六國的戰爭,一邊卻對東方(六國之地)的地域文化心存敬畏。
在中國歷代皇帝中,沒有哪一位皇帝的生涯像秦始皇這樣跌宕起伏、波瀾壯闊。正因為如此,聚焦作為「人」的秦始皇,而不是作為皇帝的秦始皇,通過追溯一個人的生涯來回望這段歷史,應當是有意義的。
大秦帝國存活時沒有「始皇」這個稱號
同樣注重作為「人」的秦始皇,辛德勇的《生死秦始皇》從一系列常人習焉不察的「小問題」入手,秦王朝波瀾壯闊又眾說紛紜的興亡大歷史隨之露出真容。除了注重「始皇」是人的形象外,《生死秦始皇》也更在意對史實的挖掘和論證。
《生死秦始皇》
辛德勇 著
中華書局
2019年7月
與《始皇帝》的切入點相同,辛德勇也從《趙正書》入手,他不僅論證《史記》等傳世文獻的信實性,還從另一方面則揭示了《趙正書》作為小說的性質,進而重新定義了漢代及其以前的「小說家」。與此同時,本書展現了以「焚書坑儒」而留下千古罵名的秦始皇,其重視儒生與儒學的一個側面,梳理了這天下第一位皇帝的姓、氏與名,破解了某種程度上決定秦朝命運的宦官趙高的身份之謎……
其實在秦朝時,並沒有「秦始皇」這個名稱。「秦」是「秦朝」的「秦」,也是「秦國」的「秦」。我們一般說「秦朝」,是不包括秦兼並天下之前那一時期的,而「秦國」,則可以兼該秦作為周天子賜封的諸侯國時期和野蠻征服關東各地後直至其覆亡這個整個歷史階段的。
有意思的是,秦始皇既不是生在舊諸侯國秦國的疆界內,也不是死在這個秦國的故土上。他出生在邯鄲,那里是趙國的國都;死在沙丘平台,這里過去也是屬於趙國的地界(《史記·秦始皇本紀》)。生和死,都同秦人故國沾不上一點邊兒。
秦朝疆域
「秦始皇」一詞,是指秦朝的「始皇」,可是在大秦帝國還存活在世間的時候,從來也沒有「秦始皇」這麼個說法。當時人一般不這樣帶著朝代的名稱為稱呼本朝的君主,這一點很好理解。但辛德勇還強調了一點是,當時甚至連「始皇」也沒人叫過,因為根本就沒有「始皇」這個名詞。
在所謂秦始皇二十六年,更準確地說是秦王政二十六年,也就是贏政登上秦國王位之後的第二十六個年頭,沉浸在一統天下的巨大興奮和喜悅當中的這位秦王,詔命群臣雲: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就是說,如果還沿用舊稱,呼之曰「王」,是不能與他「興兵誅暴亂」的功績相匹配的,因而需要重新擬定一個「帝號」,以和他的新身份相稱。
「帝」是對上古神聖君主的稱謂,然而這些神君聖主離開我們太遠了,當時的情況,並沒有留下確切的文字記錄,所以,雖然人們在追溯往古歷史時都把它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卻頗有「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的味道。在大秦帝國開國的時候,就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事兒。
39個全新視角解開謎團
同一時期還出了一本《邂逅秦始皇》的書,這是中信·大方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聯合出品的一本全面展現秦始皇其人其事的通俗讀物。
秦始皇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秦始皇,他是千古一帝還是暴君?抑可能有更多不為人所知的一面?
全書共分為六個部分,從39個視角重新認識秦始皇:從秦始皇的身世謎團說起,正說秦始皇功績、澄清秦始皇背的千年黑鍋、認真回應八卦,再到秦始皇的朋友圈。最後拜見秦始皇,從秦陵考古的視角來看秦始皇生死觀的轉變。
這本書的可觀之處,便是各家言論薈萃,讓讀者從不同角度了解秦王朝以及秦始皇這個人物。比如說到秦文化的實用原則時,本書就引用了蘇軾的見解。
《邂逅秦始皇》
中信出版·大方 編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7月
蘇軾《秦始皇帝論》寫道,秦始皇的政治表現有對「禮」的傳統的鄙視和破除:「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敢破,至秦有天下,始皇帝以詐力而並諸侯,自以為智術之有馀,而禹湯文武之不知出此也。」於是有多種舉措,「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於便利,而不恥於無禮,決壞聖人之藩牆,而以利器明示天下。故自秦以來,天下惟知所以求生避死之具,而以禮者為無用贅疣炎物」。他毫不顧忌「無禮」,只是「一切出於便利」。秦文化重禮實用的原則,在秦始皇時代得到更突出的顯現。秦文化得視實用的原則,在秦始皇時代得到更突出的顯現。秦始皇焚書,醫學、數術之學以及農學等有實用價值的著作不在禁毀之列。所以,是否「便利」,可否「施用」,是秦始皇文化判斷和政策選擇的得要標尺。
我們僅以一個側面就能窺見秦始皇時代及其本人的性格,本書中這樣的細節和側面有很多,包括贏政或趙正的起源之說、生父之謎、軍事價值、傳承基因等等,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立體多樣的始皇樣貌,從而也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大秦帝國的民生與政治生態。
《大秦帝國》的史詩再造
在歷史小說類書籍中,依然以孫皓暉的《大秦帝國》為最。今年出了兩個版本的修訂版。一是世紀文景出的經典6部11卷本,二是今年中信·大方的《黑色裂變》《陽謀春秋》《國命縱橫》《金戈鐵馬》《帝國烽煙》和《鐵血文明》六本。
同樣是最新修訂版,它們有何不同之處呢?
《大秦帝國》(全新插圖珍藏版)
孫皓暉 著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5月
文景版是由國畫名家戴敦邦、戴紅倩父子傾力題繪,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插圖的版本,繪制了三十餘幅精美圖片,還原當時的經典場景。據說,本書還是作者在2012年基礎上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修訂,參考近十年新的考古和歷史學研究成果,匯集各家學說,對當時的國家與家族觀念、政治與司法制度、文化生活與時代風尚等各個方面反復推敲斟酌,確認修訂逾百處,以求更加精準地再現戰國至秦代的社會風貌。
而中信版本也同樣做了這些修訂工作,作者還作序6篇,全新升級50餘張插圖,極好地再現史詩般的戲劇衝突。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
《大秦帝國·國命縱橫》
《大秦帝國·金戈鐵馬》
《大秦帝國·陽謀春秋》
《大秦帝國·鐵血文明》
《大秦帝國·帝國烽煙》
無論哪個版面,孫皓暉的《大秦帝國》都描寫了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戰國末年,面臨亡國之禍的秦國於列強環伺之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的故事。從秦孝公開始,篳路藍縷、徹底變革、崇尚法制、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偉大的帝國革命,掃六合而一統天下,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
讀者可以通過閱讀以上書籍,全面了解大秦帝國的興衰和秦始皇謎一樣的人生。
整理 | 伍 嶺
編輯 | 鄧曉偲
實習生 | 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