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為大清續命|大象公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怎樣為大清續命|大象公會 歷史 第1張

晚清敘事中,往往強調「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帶來的負面後果。然而,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卻切切實實的給大清續了五十多年的命。

文|劉劼鑫

1850年,19歲的鹹豐皇帝從父親手中接過了一個危機四伏的帝國。耗費巨大的對外戰爭連續失利,社會問題積重難返,天朝上國感受到了真正的威脅。

怎樣為大清續命|大象公會 歷史 第2張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大清戶部銀庫的儲銀只有187萬兩,而僅僅一年後,一場規模空前的農民戰爭就將席卷半個中國。1851年太平天國之亂爆發,當年所花軍費就達1,800萬兩,到1853年6月,花費軍餉已達2963餘萬兩,而戶部存銀僅剩20餘萬兩。與此同時,大清最重要的稅源,江南富庶之地盡失。

鹹豐皇帝面對的內憂外患,有如當年崇禎皇帝面對的危局,隨時有丟掉祖宗江山的可能。

怎樣為大清續命|大象公會 歷史 第3張

然而大清不僅沒有亡,相反在鹹豐去世後,一度平定內憂外患,收復西北國土,開展洋務運動,締造了一支「遠東第一」的艦隊,打出了一波「同光中興」的高潮。

是什麼靈丹妙藥讓幾乎山窮水盡的大清起死回生?

外債下的「同光中興」

1861年鹹豐去世後,在兩宮太后和恭親王的主管下,大清國在短時間內一度做到復興。對內平定粵匪,收復新疆;對外編練新軍,組建水師,開展洋務運動,甚至在中法戰爭中取得局部勝利。

這一系列揚大陸威的壯舉背後,處處透露出燒錢的氣息。

據可能,從金田起義到1873年回亂平定,清政府的軍費開支約6.27億兩。對於剛經歷過太平天國浩劫,財政已經瀕臨崩潰的清政府而言,如何掏出這筆錢是個巨大的難題。

傳統農業帝國的收入主要依賴農業稅,而農業稅在短時間內缺乏彈性。在府庫沒有充足積蓄的情況下,意料外的大筆支出很容易引起財政突然崩潰,導致王朝猝死。

依靠短時間大額加稅的政策則很容易對社會經濟造成巨大破壞,激起民變。崇禎皇帝的自殺式的三餉加派殷鑒不遠,清廷必須另想其他辦法。

怎樣為大清續命|大象公會 歷史 第4張

這時候,一個中國歷朝歷代統治者都未曾見過的新鮮玩意兒出現在清政府眼前,那便是外債。同治中興以來清政府的種種豐功偉績,背後都有數不清的外債作為支持。

中國的首批外債,始自太平天國戰爭時期。由於無法負擔剿匪的巨額經費,清中央政府不得不向各地督撫下放權力,各省督撫在擁有就地籌餉權和捐輸權後,不但可以自行開征各類稅金,沿海省份還首次以海關收入作擔保向外商舉借外債。

中國政府獲得的第一筆外債,是1853年蘇淞太道吳健彰為鎮壓上海小刀會起義,雇募外國船炮,而向上海洋商借款十二萬餘兩庫平銀。

怎樣為大清續命|大象公會 歷史 第5張

· 小刀會本屬於白蓮教、天地會一類的普通民間結社反清組織,但因為地處上海,迎頭撞見了帝國主義勢力,而在1949年後的歷史敘事中得到特別優待

此後,各地官員為了鎮壓叛亂,先後向洋商借債12筆,總數約銀188萬兩。淮軍的船費,曾國藩、曾國荃所統率的湘軍軍餉,上海雇傭洋槍隊的部分餉銀,李泰國等在英國購置「阿思本艦隊」的費用,以及天京陷落後阻擊太平軍流竄的軍費,都是用這些錢來支付的。

大清借外債的第一次高峰則是今人眼中晚清最大的軍事亮點——左宗棠收復新疆。

這次西征耗資甚巨,從1875年到1881年,西征軍共耗餉約5,237萬兩。按當時的規定,軍費應由各省「協餉」解決,然而此時清廷的催解已毫無權威,各省紛紛推諉拖延。左宗棠不得不停軍待餉,連連上奏求援:

怎樣為大清續命|大象公會 歷史 第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