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儀式可以代表春節?貼春聯、守歲、壓歲錢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儀式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新春佳節,在中國這樣一個素來注重儀式風俗的國家,存在很多標誌性的儀式,有的一拿出來,就能成為新年的代名詞。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貼春聯

中國古代自古就有對聯這一著名的文學表現形式。寫於紙上,對仗工整,稱之為楹聯;用於緬懷逝者,稱之為挽聯;那麼用於應屆春節的,自然是「春聯」了。在每年二十九或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會將宅子里外門戶裝點一新,貼上春聯。貼春聯的儀式起源已經不可考,在宋朝甚至之前就已經有這樣的形式,但真正普及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過年之時,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春聯最早寫在桃木板上,因為桃木的顏色是紅色,紅色即可以辟邪,又含有吉祥之意。後來,當春聯寫在紙上的時候,也延承了這一傳統。目前,已成為春節最重要的儀式之一。

哪些儀式可以代表春節?貼春聯、守歲、壓歲錢 歷史 第1張

鞭炮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的時候,古代人用火燒竹子,讓竹子爆裂發出聲響,以驅趕瘟神,因此也被稱之為爆竹。這一習俗相傳跟春節的來源——年獸有關,因此,放爆竹也成為了春節最重要的習俗和儀式之一。在現代,華人在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上都會燃放爆竹,尤其是在春節期間。但是隨著近些年環境污染的惡化,各地也逐漸禁放煙花爆竹,只能期待有朝一日無毒無害的無煙鞭炮能被研發出來,讓這一儀式保留下去。

哪些儀式可以代表春節?貼春聯、守歲、壓歲錢 歷史 第2張

守歲是中國民間在除夕夜特有的儀式。守歲主要是在除夕夜之時,燈火保持通宵不滅,取「燃燈照歲」之意。守歲的年俗,據記載在兩晉時期就已經盛行了。西晉周處所著《風土記》就記載了「饋歲」、「別歲」「分歲」和「守歲」的民俗,即今天的「守歲」、「年夜飯」、「祭祀祖先」等民俗。燈火保持通宵不滅,寓意是當燈照過之後,來年加重財富充實。但同時,守歲也寓意全家人團圓,共迎新年。

哪些儀式可以代表春節?貼春聯、守歲、壓歲錢 歷史 第3張

過年吃的餃子,即「交子」之意,指「更歲交子」,子即子時,一年的更迭之際,吃上一份餃子,寓意「喜慶團圓」、「吉祥如意」。餃子在三國時期就出現了,到南北朝時期,已經有了「形如偃月」的餃子,即今天餃子的形狀。但那個時候,餃子的吃飯與現在餛飩的吃法很像。唐朝時期,餃子出現了現在的吃法。

哪些儀式可以代表春節?貼春聯、守歲、壓歲錢 歷史 第4張

壓歲錢

對於孩子來說,壓歲錢是最能代表春節的儀式了。壓歲錢的習俗也很久遠,早在唐代之前就已經有這一習俗。在宋朝之時,壓歲錢已經非常盛行。壓歲錢最初用於驅邪鎮惡,即人們認為小孩子容易受到小鬼的侵害,因此通過壓歲錢的形式,驅逐邪靈。後來,壓歲錢演變成春節的重要習俗,家中長輩在年夜飯後或初一日晨,會將壓歲錢分給晚輩,晚輩得到壓歲錢的寓意是,這一歲平安。

哪些儀式可以代表春節?貼春聯、守歲、壓歲錢 歷史 第5張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很多東西都寄托著古人對於未來的美好期望和祝願。在廣袤無垠的神州大地上,各地民俗豐富多彩,各自不同,因此春節的民俗也顯得多樣。但不變的,永遠是春節期間家人們表達的「闔家團圓」「幸福美滿」,也是人們對於未來的「殷殷期盼」和對於新的一年的「衷心祝願」。那麼,你家那里又有怎樣的民俗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