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古代的纏足風俗?
堪稱糟粕傑出代表的纏足,最早起源於五代十國,在南宋時期開始大範圍流行。到清朝建立時,雖有統治者嘗試禁止,但終究被士大夫們死保下來。以至於真正的清楚工作,還要等到19世紀中期的太平軍來執行。
然而,太平天國當局的做法並不完全美好。其反對和禁止纏足的初衷,更多是在為自身事業服務,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解放。以至於我們不得不去撥開那些後世褒獎,才能通過政策導向窺探其真實想法。
頑固的野蠻風俗
《孔雀東南飛》就有表達對女性小腳的審美傾向
纏足在明清盛行並非偶然,因為從文化底蘊來看,這種變態行為也稱得上是源遠流長。早在東漢末年詩文中,就表達著女性小腳的審美傾向。比如著名的《孔雀東南飛》就盛讚「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唐朝詩人韓偓也在《屐子》中讚美小腳是「方寸膚圓光致致」。
很快,真正使小腳審美成為病態行為的南唐後主登場。李煜本人的軍政水平雖然不行,卻可以在江南的宮廷里為所欲為。為了欣賞曼妙的舞姿,他就下令宮人用帛纏足。等到趙匡胤的汴梁禁軍南下,這種野蠻風尚又被完整的保留下令。除了純粹的審美需求,纏足對女性的人生束縛也為士大夫階層所看重。基於內卷化的禮教觀點,婦女被認為應當足不出戶,而纏足無疑能大大降低婦女的出行便利。於是,這樣的陋習又在南宋被再次發揚光大。
南唐後主李煜 也是小腳審美的死忠粉
關於纏足的風靡程度,歷代文人都有過相關記錄。例如在元明兩朝,不僅士大夫家庭會嚴格執行纏足,連底層的編戶小民都有爭相模仿。滿期的征服者在入關後也發現,除了京師、粵、吳、皖、雲、貴等省市有相當多的人不遵從,其餘各省漢民莫不纏足。更要命都是,文化對立也使纏足的象徵意義得到加強,成為士大夫堅守儒家傳統的政治符號。至於孔孟先賢是否知道纏足,董仲舒這樣的成功者能否嚴格執行,反倒是不重要的事情。
清朝早期的順治和康熙皇帝,都因看不慣纏足而嚴禁滿人和官員家屬效仿,違反者甚至會被判處流放。但行政命令的效果始終有限,且統治者本身也不敢激起更多衝突,便逐漸放鬆了纏足禁令。這種默認民間風俗繼續發展的後果,就是在清末造就出遍地纏足、難以禁止的亂象。
纏足最後成為士大夫對沖滿清的文化符號
失敗的放足令
天平天國從開始就反對婦女纏足
終於,事情在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後也有了轉機。由於其早期成員都來自廣西客家聚集地,又以歪解的基督教作為外衣,使其對纏足行為有著相當抵觸。在由其散發的《天理要論》中,明確提到身體是上帝的傑作,顯然與隨意摧殘身體的纏足思維存在巨大對立。
此外,傳統思想也為反對纏足提供了更多理論支持。這是由於南方的地形非常破碎,讓客家婦女只能和男性一起承擔辛苦的勞作或打獵活動,自然不會為追求風雅而去無聊到纏足。
方足令 一度推廣到天國治下的許多地方
於是在兩種思想的影響下,太平天國開始在各解放區實行放足政策。1853年3月,當他們攻陷江寧城後,就開始禁止當地婦女繼續纏足。到這年6月,更是頒布出正式的放足令。此後,類似的風潮也迅速擴展至湖北、安慶、鎮江和揚州等地。基本上是太平軍打到哪里,放足令就被推廣到那里。一度也讓堅守腐朽文化的士大夫們如喪考妣。
然而,放足令的執行始終無法堅決而果斷。即便是在最為嚴厲的初期,擅長女紅的繡錦營也可免於放足。到了天國勢力衰微的1856年,區分兩性的男女館制度解體,導致大量成員逃亡。迫於現實壓力,天京當局不得不解除女館對治下婦女的管束。同時,主政的東王楊秀清也越來越傾向於聯合江南士大夫階層,導致對纏足的徹底松懈下來。
楊秀清是天國上層中最注意籠絡人心的管事人
楊秀清的這種曖昧態度,無疑和太平天國的猛烈作風有不少出入,以至於產生誇張的坊間傳聞。汪堃在《盾鼻隨聞錄》就說,東王喜歡將童男閹割後再換上女裝和纏,以此滿足自己的特殊癖好。雖然實情難辨,但是也從側面說明了楊秀清的與眾不同。
1857年,太平天國對纏足的禁令便不了了之。作為精神領袖的天王洪秀全,曾在《天父詩》中帶頭反對纏足,推廣範圍卻只有自己的深宮宮大內。因此到1859年時,殘存的天國勢力都不再有空負責禁止纏足。
軍事壓力 迫使天國在後期不再有空管理纏足
真正的動機
太平天國治下的城市婦女
或許有人會很好奇,為何防止肉體遭摧殘的放足令會堅持下去?這就要從太平天國的政策動機來分析。後人那些置身其外的美好願望,往往無法理解當時的很多具體情況。包括放足令在內的諸多條文,大都以煽動和製造對抗理念為初衷,以便動員更多人力去為自己作戰。
在具體實施層面,非常機械的一刀切模式也容易引起民間抵觸。執行者絲毫沒有考慮過對方感受,無論年老年幼和纏足與否,都要在放足令頒布後就立刻去掉裹腳布。但對於那些已經纏足多年的老嫗來說,已經無法恢復原本的自然肢體,裹腳布反而是她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最後尊嚴與精神寄托。如此粗暴的要求立刻改變,自然不能獲得大力支持,反而容易在其治下釀成新的文化衝突。
清朝後期的纏足婦女形象
同時,太平天國為盡可能的挖掘動員潛力,經常以兩性平等的口號迫使婦女們參軍或服勞役。所以,如此大力度的推行放足,為的就是讓婦女們可以被驅使勞力,而不能以纏足為理由逃避。結果不僅是讓已經纏足的婦女非常痛苦,他們的男性家屬也對此更為不爽。甚至於還沒有纏足的青年女子,都會對纏足本身形成幻想。許多占領區內的家庭,都按照天國制度被強行拆散,隨即分配到男女兩館的隊伍中服役。這就讓堅持纏足有了非常現實的動力,遠超文化象徵本身所具備的基層屬性。
結果,在放足令頒布的1853年,僅金陵女館就在數月內逃亡了20000多人。那些不便逃跑的已纏足婦女,便以尋死對抗,甚至出現了10天內有千人自殺的淒慘情景。
太平軍的最終目的 是為自己動員足夠人力
大量的逃亡和反抗,顯然不利於組織穩定。迫使楊秀清放開對女館的約束,讓婦女們能夠回歸家庭生活。沒有了約束監督和驅使勞役,放足令的執行自然也就變得鬆弛。因此,放足令在太平天國的起伏,完全基於統治者驅使和奴役他人的需求。
後世有不少人對放足令的失敗感到惋惜,認為這是女性解放運動的重大失敗。但只要對歷史稍有思考就不難看出,縱使太平天國最終取代清朝,也不可能讓婦女群體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放。
真正的禁止纏足法令 還得從1912年算起
至於纏足這種野蠻風俗的最終退散,還是進入20世紀後才有的事情。首先是清末新政中的廢科舉改革,將原本能掌握基層話語權的士大夫們打下神壇。接著到1912年3月,孫中山下令各省禁止纏足。
此後,隨著各地逐步踏入現代社會,纏足之風才徹底消亡。雖然總有人會想著復興此類傳統糟粕,但至今都沒有一個能真正成功過。
點
推薦閱讀
進步還是落後?太平天國時期的「西式」婚姻!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加入冷炮的知識星球